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3. 让幼儿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感而不是挫折 4. 保持规则的灵活性 5. 降低游戏的竞争性 6. 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 7. 幼儿参与游戏必须基于自愿原则,允许个别幼儿
在集体游戏时间独自游戏。
Thank you!
和执法的能力,有助于他们的责任感社会感、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 2.规则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 • 规则游戏有利于幼儿身体运动的发展也能激发他们积极的心智活动。 • 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所有的游戏都在促进幼儿身体积 极活动的同时刺激着幼儿的心智活动。
(二) 要不要交给幼儿游戏的策略
• 成熟的规则游戏的特点是策略游戏,游戏 的结果胜负往往蕴含着游戏者的心智与技 能的较量
教师应当认识到,策略的主动建构和运用是幼儿心 智发展与进步的表现,这种进步需要时间,不是在一朝 一夕就可以通过训练来教会的、就可以使它成熟起来的。 游戏的过程正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心智机能的“练 习”的过程。教师应当学会“等待”幼儿的成长,而并 不是去“拔苗助长”或代替幼儿的成长。
②丢手帕(一选一 )
③老鹰抓小鸡(一 对多,有保护)
个人或小组能 够动作协调,顺 利完成任务,最 快的为胜利
在游戏规则下 抓到一人或所有 人为胜利
②为幼儿获得多方面的学习经验提供机会 ③促进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①促进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②促进幼儿发展空间推理的能力
游戏类型
典型游戏名称
游戏规则
作用
规则是规则游戏的主要手段。具有“约定”的性质 ,既可以来自于参与游戏的儿童自己的“约定”,也可以 来自于承认或年长儿童的“传递”。一般是由成人事先制 定的,也可以是故事情节要求的,还可以使儿童自己规定 的。
1.规则游戏具有竞争性。但在母子之间和年幼伙伴之 间发生的规则游戏往往不具有竞争性。
2.规则游戏具有文化的传承性特点。由于在规则游戏 的传播过程中,往往发生自觉不自觉的改造,因此造成规 则游戏的文化变异。例:南北方麻将 • 皮亚杰认为规则游戏具有以下两个标准: ①至少有两个人参与、具有竞赛性质 ②游戏者必须依据代代相传的游戏规则或事先所达成的规 则协议进行游戏。
6.口令游戏
①鼻子鼻子眼 ②反口令游戏
根据口令做出适 当的动作
①有助于幼儿的去“自我中心” ②锻炼幼儿思维和反应的敏捷性
四、规则游戏的指导
规则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具有自身独特 的价值和意义。(一)规则游戏Fra bibliotek年龄适宜性问题
• 规则游戏出现在前运算阶段的晚期儿童规则游戏在前 运算阶段的晚期(6~7岁),成熟于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并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数量增多,是儿童 游戏发展的高级阶段的形式。游戏的过程正是幼儿认 知和社会性能力发展的过程。
(二)规则游戏的分类
• 1.以对游戏者之间关系的分析为依据的分类 把规则游戏分为:互补性规则游戏和平行性规则游戏(例: 追逐游戏)
• 2.以对游戏动作的归类为依据的分类 凯米和狄佛瑞斯根据游戏的动作把规则游戏分为八类:瞄准 游戏、赛跑游戏、追逐游戏、躲藏游戏、猜测游戏、口令游 戏、纸牌游戏、盘面游戏。
游戏者拿东西 用不同的方法来 瞄准目标然后打 击或投掷
①发展幼儿的空间概念
②有助于幼儿获得皮亚杰所谓“物理和数理逻辑 经验”(如物体如何移动的经验、如何把握投掷 的方向等等) ①促进幼儿的身体和动作的发展
2.赛跑游戏 3.追逐游戏
②跑(动作与动作 结果之间的关系)
③二人三足跑(合 作与协调)
①抓人游戏(一对 多)
(4)规则协调阶段(11~12岁)。是规则的汇集和系统化阶段。 • 2.规则意识的发展
(1)“动即快乐”阶段。“机能快乐”成为驱使儿童游戏的动机。 (2)规则“神圣不可侵犯”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注意到游戏的规则并 模仿别人的规则行动。 (3)“可变的”规则阶段:幼儿已经能够认识到规则来源于“讨论和协商” ,是“社会同意”的结果。 • 规则游戏在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成人应当鼓 励儿童玩规则游戏。
(三) 教师不是幼儿的裁判
• 规则游戏的核心是“规则”。游戏规则的制定和 执行的过程蕴含着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可能性 。
•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幼儿是他们自己游戏的主人 。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支 持者”,在必要的时候给幼儿适当的帮助。
• 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幼儿去记住规则,或不断地提 醒幼儿遵守规则。当游戏中出现冲突时,教师如 果鼓励幼儿独立自主地区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
三、规则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
(一)规则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规则游戏在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 规则游戏不仅能增进幼儿在社会、道德和认知方面的进步,而且也能
增进政治与情感的发展。 • 规则游戏对幼儿来说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 • 规则的制定,需要参与者的协商、讨论和决策。 •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有遵守和执行游戏规则的责任,可以发展儿童立法
• 3.以对游戏动作的性质分析为依据的分类 (1)竞技性游戏。例踢毽子 (2)智力游戏。例益智图
• 4.以对规则游戏的竞争性分析为依据的分类 (1)以个体为单位的竞争性游戏。例:扑克牌 (2)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性游戏。例:拔河 (3)“个体”对“全体”的竞争性游戏。例:老狼老狼几点
啦
二、规则游戏的发展和年龄特点
4.躲藏游戏 5.猜测游戏
①捉迷藏(藏人)
②纽扣在哪里(藏物)
①神秘的口袋(触觉为 线索)
②请你猜猜我是谁(听 觉为线索)
③猜领袖(视觉为线索 )
④谁丢了(以语言为线 索)
游戏者找到躲藏 的人或物为胜利
利用有限的线索 猜出正确答案
①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去“自我中心” ②帮助幼儿发展空间概念
①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 ②提高幼儿的思维辨别能力 ③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 教师应当采取让幼儿以独立自主的方式进行游戏 ,那么规则游戏就能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并 且也有利于幼儿认知、社会、政治、道德和情感 等方面的整体发展。
(四) 如何看待游戏的竞争性
• 竞争性是规则游戏的特点之一。 • 无论是淡化竞争性还是强化竞争性的培养实际上都混淆了
规则游戏中的竞争与实际生活中的竞争的区别。 • 游戏中的竞争既不同于成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竞争,也
不同于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竞争。成人是为了获得某些“ 东西”或物资利益,而幼儿是为了更好的游戏而竞争。 • 对于幼儿来说,意识到竞争或“输赢”,本身就标志着认 知和社会性发展上的进步。
• “耍赖行为” 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是幼儿学习如何正 确对待输赢和竞争的很好的机会。 • 总之,游戏中的竞争对幼儿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
(二)不同类型规则游戏的发展 价值
凯米和狄佛瑞斯根据游戏的动作把规 则游戏分为八类:瞄准游戏、赛跑游戏、 追逐游戏、躲藏游戏、猜测游戏、口令游 戏、纸牌游戏、盘面游戏。
(二)不同类型规则游戏的发展 价值
游戏类型 1.瞄准游戏
典型游戏名称
游戏规则
作用
①套环(丢)
②打弹球(滚) ③给驴子添尾巴( 蒙眼瞄准) ①抢椅子
• 规则游戏一般被认为是儿童游戏发展的高级形式。尼克泊 罗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假想游戏逐渐让位于规 则游戏。
• 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规则游戏出现在前运算阶段的晚期 (6~7岁),成熟于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并随儿童 年龄的增长而数量增多。
• 规则游戏的个体发展路径是:从非竞争性到竞争性;从与 成人的合作游戏到与伙伴的合作游戏。
• 早期的亲子游戏为伙伴游戏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一)早期亲子游戏的特点与意义
• 1.代代相传的民间游戏是早期的亲子游戏的主要形式 被母亲们描述为游戏的大多是从父母或者祖父母那里习得的游戏, 这些游戏通常伴有动作与歌谣。例:拉钩钩你出手,我出手,小拇指 头拉钩钩。拉钩钩,拉钩钩,咱们都是好朋友。
• 2.早期亲子游戏的动作的结构 ①单一动作的游戏。②无序多重动作的游戏。③有序无逻辑动作的游 戏。④有序有逻辑动作的游戏。
第四节
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1
规则游戏的特点和分类
2
规则游戏的发展和年龄特点
3
规则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
4
规则游戏的指导
一、规则游戏的特点和分类
• 规则游戏是指至少有两人参与的、按 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 规则游戏具有“规则性”与“竞赛性” 和“文化传承性”等特征。
(一)规则游戏的特点
• 3.早期亲子游戏的特点 早期亲子游戏包括:①身体接触。②视线交流。③微笑;④谈话;
⑤简单重复的歌谣;⑥仪式化的重复动作;⑦速度中等、有节奏感的 动作的等。 • 虽然有些游戏本身具有竞争性的结构因素,但是母子之间并不以竞争 的方式来玩这种游戏。 • 4.早期亲子游戏的价值 ①快乐、有趣; ②可以使婴儿高兴、不哭; ③可以帮助婴儿熟悉家庭成员; ④促进婴儿的社会化。 • 在母婴游戏中婴儿学会了最初的合作,这种合作以“元交际”为基础 以后迁移到伙伴游戏中去并不断成熟起来。
的,与成人或者教师如何对待和处理游戏中的竞争和输 赢有密切的关系。
(五) 规则游戏的指导要点
1. 尽可能选择可以让大多数幼儿能够参与而不是旁 观、等待的游戏。
2. 游戏如果需要分组的话,最好采用随机分组的方 式帮助幼儿分组而不要让幼儿因性别、能力、性 格等而体验来自同伴的“忽视”或“拒绝”的压 力。
(二)伙伴规则游戏的发展阶段
• 1.规则实践行为的发展 皮亚杰发现,儿童的规则实践行为的发展需要经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以动作为中心的万物阶段(3岁左右)。游戏方式主要是独自游戏。 (2)以自我为中心的游戏阶段(3~5岁) 这一阶段,幼儿在一起各玩各的,规则还不是交互的、可以交流的。 他们不在乎 输赢,游戏中没有竞争,没有互相控制。 (3)初步的合作阶段(5~7、8岁) 大约从5~6岁开始,幼儿开始能顾及他人,并注意与他人的关系。开始 会与他人比较,并协调自己和玩伴的不同意见。但这一阶段的儿童依然具有 自我中心的特点,因此,经常在一起玩的游戏者对于同一游戏可能有不同的 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