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史课件隋-唐-美-术
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史课件隋-唐-美-术
• 唐代的美术理论、美术史更加成熟。
第二节 绘画
• 唐代绘画取得丰硕的成果,除壁画外,卷轴画开 始独立飞速发展,首先在人物画方面,出现了吴 道子这样的大师级画家,以及阎立本《历代帝王 图》。仕女画兴起,张萱、周昉的仕女已独树一 帜,创造了仕女画的高峰。唐代的人物画在中国 美术史上成为一个高峰。
• 山水画到隋唐开始成熟,出现了隋代展子虔的 《游春图》。唐代的山水画已出现了李思训、李 昭道父子的青绿山水画,成为所谓北宗的代表, 以王维、张璪为代表的水墨山水画已开始兴起, 并成为后来宋元明清的主要走向。
游春图 隋 展子虔 绢本设色 纵43厘米,横80.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游春图(局部)
一、唐朝人物画
• 唐代人物画在前代基础上得到很快的发展, 盛唐时期尤为兴盛,肖像画、仕女画尤为 突出。杰出的人物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 张萱、周昉等。其中以吴道子的成就最为 突出。
• 阎立本 阎立本(?—673年)雍州万年(陕西临潼东北) 人,贵族出身。
步辇图卷 唐 阎立本,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帝王图卷(局部) 唐 绢本设色 纵51.3厘米 横531厘米 美国波斯顿美术馆藏
舞乐屏风 唐 绢本设色 纵46厘米 横22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色 纵15.7厘米 新疆吐鲁蕃阿斯塔那古墓出土
伏羲女娲图 唐 绢本设色 纵144.3厘米 横101.7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伏羲女娲图(部分) 唐 绢本设色 纵220厘米 横80.9—116.5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弈棋仕女图(部分) 唐 绢本设色 纵63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 张萱(宋摹本) 绢本设色 纵52厘米 横14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美术理论
• 唐代美术理论更加成熟,美术史研究也取得突破 性成果。
• 唐太宗时的僧人,沙门彦悰作《后画录》,举二 十七人,进行品第。
• 画论还有窦蒙《画拾遗》、李嗣真《画后品》、 张怀瓘《画断》、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以及 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的评画诗等。
• 另有李嗣真《书后品》、欧阳询、虞世南、李世 民、怀素、孙过庭等人的书论书评。
• 大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庶、强大和具 有高度文明的大国。南北统一,疆域广阔, 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各民族接触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首都长安、东都洛阳在政治、经济、文化 及国际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东南的扬州、 西北的敦煌也都十分繁荣。城市的繁荣,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精神生活与审美都 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创 造了唐代辉煌的艺术。
• 唐代花鸟画作为一个新的画种也开始兴起,出现 了边鸾、薛稷等花鸟画家。还出现了韩幹、韦偃 等鞍马画家,画科更加齐全。
• 唐代已出现了诗书画结合的文人画趣向。王维既 是诗人也是画家,被宋代苏轼称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吴道子学书法于张旭,其绘画用笔 自成一格。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也都和画家 关系密切,写出不少咏画诗。诗书画的结合,成 为中国绘画的一大民族特点。
• 李思训 唐朝宗室(651-718年),右武卫大将军, 人称大李将军。他画山水树石突破了单纯的勾勒 填色的传统画法,而以青绿重彩、富丽堂皇见长, 显示盛唐艺术的辉煌气象,被后世奉为青绿山水 画的典范和南宗之祖。作品有:《江帆楼阁图》。 其子李昭道,人称小李将军,代表作有《明皇幸 蜀图》
• 隋唐之际发明了雕版印刷,为传播文明做出贡献, 开拓了版画艺术的新领域。
• 佛教、道教在隋唐之际仍为统治阶级所提倡,寺 观建筑和石窟造像都有巨大的规模,宗教美术在 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更为成熟。 在塑造形象和描绘宏伟场景等方面都展现了较高 的艺术水平。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审美趣味的 变化,宗教美术中日益显示出世俗化倾向,菩萨 变得妩媚丰腴,罗汉富有人情味,体现了现实因 素的增长。
《历代帝王图》,描绘从西汉至隋朝十三个皇帝 的形象。画家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 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如汉光武帝“威武英明”,体现了“王者气度” 和“伟丽仪范”。至于昏庸或亡国之君,如隋炀 帝则画的“萎靡不振”。
《步辇图》描绘贞观十四年(640年)十月,吐蕃 (西藏)派遣使者禄东赞到长安请婚事。图中李 世民威严平和,另有宫女为其撑伞、张扇。画中 左边站立三人,红衣虬鬓者为宫中的礼宾官员。 其后身着藏服者为吐蕃使者禄东赞,最后着白袍 者为内宫。
捣练图卷(局部)唐 张萱 (宋摹本)绢本设色 纵37厘米 横147厘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挥扇仕女图(局部) 唐 周昉 绢本设色 纵33.7厘米 横204.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簪花仕女图(局部) 唐 周昉 绢本设色 纵46厘米 横18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二、山水、花鸟和鞍马画
• 山水画经过南北朝和隋代,到唐代已经开始繁荣, 不同风格竞相出现。既有李思训为代表的青绿山 水,也有以王维为代表的水墨渲淡。杰出的山水 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王维、张璪、毕宏、郑虔、 王洽、卢鸿、项容、吴道子等。山水画在唐代已 蔚成大观。
第 五 章:隋 唐 美 术
第一节 概述
公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并于589年 灭掉南朝的陈,结束了三国两晋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局 面,实现统一。隋文帝杨坚注意恢复社会生产,改革政 治,曾一度出现号称“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公元 618年,李渊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唐朝,又用近10 年时间消灭国内割据势力而使国家重新得到统一。唐朝 建国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对人民采取让步政策,缓 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为巩固政权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从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到唐玄宗的开元年间,唐代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长足的进步,出现了繁荣昌盛的 局面。
张萱周昉的仕女画
• 唐以前表现表现妇女的绘画,一般是贞妇 烈女。列女图的目的是鉴戒贤愚。唐代兴 起的妇女画则纯粹为上层社会妇女生活的 表现,不带鉴戒的目的。表现贵族妇女 “绮罗人物”,扩大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秋千、扑蝶、吹箫等。“丰肌厚体、艳 姿丽态”。这种仕女画从张萱发展到周昉, 乃臻于成熟。而丰肌厚体成为后世仕女画 的制作楷模、范本。画中的丰肌厚体与唐 代对妇女的审美风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