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干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标准

主干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标准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专业主干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标准学校名称:___________项目编号:___________项目日期:___________专业主干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标准1.专业概况1.1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代码: 6104031.2培养目标和就业领域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印刷、出版、广告、设计等企事业单位,在生产与管理第一线能从事印前设计与制作、数字影像的获取处理及输出、计算机直接制版、数码印刷以及色彩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1.3专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专业方向:文图制作工对应职业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文图制作工”职业。

专业代码: 6104031.4学制年限及职业资格等级初中生源学制3年,获中级工职业资格。

2.职业能力2.1通用职业素质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有不断学习和了解图文信息处理领域内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材料并进行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熟悉作业内容及工作流程;工作中善于沟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工作严谨、细致,严格遵守企业工作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安排,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

2.2专业能力1.掌握从事图文信息处理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与图文信息处理相关的美术基础知识;文化系示范校建设3.具有良好的美术技能表现手法;4.具有一定的策划能力;5.能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查阅图文信息处理资料,具有一定的信息调查能力;6.能具备专业软件操作与应用能力、电子图像处理能力、印前工艺设计与管理能力和项目设计综合能力等;7.能按照岗位工作要求,执行交接、验收等业务流程;8.能与客户、领导、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文化系示范校建设档案33.1主干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标准《美术设计造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标准【课程名称】美术设计造型【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是学生学习印刷(图文信息处理)、计算机广告制作的专门化方向的基础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造型的基础知识和图形的表现技法,并为学习美术设计专业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技能准备。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设计思路,以美术设计专业的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通过项目任务引领来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围绕美术设计所需的造型能力为主线设计的。

通过赏析、临摹名家名作、参观艺术展览、物像写生训练、图形的想象设计、命题创作等步骤递进的任务组织教学。

使学生在实训中学会正确的造型方法与步骤,培养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的选取围绕工作任务的要求循序渐进,以满足美术设计专业需要。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是以培养造型能力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与实践来设计教学,实现做学一体化。

并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参观写生,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训机会。

本课程建议教学课时为216课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造型、图形绘制、命题创作等学习中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掌握正确的图形绘制的观察方法和绘制步骤;●能使用不同工具绘制单色和彩色的图形;文化系示范校建设●能进行图形的造型设计;●能进行专题性图形的设计与制作。

文化系示范校建设档案53、实践教学主要环节文化系示范校建设《美术设计构成》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标准【课程名称】美术设计构成【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是学生学习印刷(图文信息处理)、计算机广告制作的专门化方向的基础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充分了解构成在美术设计专业的作用,探索形式美的构成表现规律,为后续美术设计专业专门化方向的学习奠定基础。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设计思路,采用以美术设计构成中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任务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来设计该课程。

本课程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美术设计构成中所涉及到的形态、色彩、立体空间为主线来划分和设计的。

通过图形组合处理、图形色彩处理、空间形态组合等逐步递进的任务,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掌握美术设计构成的形式法则。

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特点,采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手法,完成本课程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线,从而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力及创新设计能力。

本课程建议教学课时为216课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识形式美的构成原理,掌握构成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引导学生将构成的观念、方法运用到美术设计的各项活动中,提高审美、创新、动手及制作能力,启迪设计灵感。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能按照构成的形式法则,完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能运用色彩配色原理和技法进行色彩设计;●能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形态的组合能力。

文化系示范校建设档案73、实践教学主要环节文化系示范校建设文化系示范校建设档案9(2)掌握色彩象征的表现方法3空间形态组合1、走出平面(1)了解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与方法(2)能运用平面图形的突起、平面(一刀切)切割、平面(图形)切割、裁剪折叠、支撑折叠等原理,完成从平面到半立体到立体的形态构成,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2、组合空间形态(1)能运用连续线材、框架构造、垒积构造、桁架构造、线层构造等构成原理,进行线材的空间组合。

(2)能运用可展开的立体构造、面群构造、积聚构造等构成原理,进行面材的空间组合。

(3)能运用变形、分割、群组等构成原理,进行块材的空间组合。

(4)能进行点、线、面、体的综合构成。

3、运用构成原理进行综合空间形态组合能将形态空间组合的形式原理,应用与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中。

11 1、DM 广告设计将纸张进行折叠、切割等加工,制作DM 广告的结构设计。

2、雕塑设计收集不同的线质材料,按照各种组合方式,完成模拟城市环境的现代雕塑设计。

3、灯罩设计在一张纸上进行直线或曲线切割、折曲或压曲等加工法,围合成柱式灯罩形态。

4、展台设计 将一块材进行分割并重组,完成模拟展台设计。

72《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标准【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是学生学习印刷(图文信息处理)、计算机广告制作的专门化方向的基础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具备美术设计专业所必需的计算图形设计和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为学习美术设计专业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准备。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设计思路,采用以美术设计业务流程中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单项工作任务和复合工作任务来加载整合相关知识、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美术设计所需要的计算机图形操作基本技能作为主线来划分和设计的。

将美术设计需要的计算机图形应用操作基本技能对应到软件安装与应用、图形设计和图像处理等三个逐步递进的项目任务中,通过完成具体项目任务掌握这门核心课程的操作流程。

课程内容与要求是依据本专业的印刷(图文信息处理)、计算机广告制作的专门化方向的基础课程。

专门化方向,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项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

鉴于本课程是该专业开设的新课程,学生对计算机图形应用还不甚了解,教学活动设计多采用案例分析、仿真模拟、情景再现和制作现场参观实地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

课程基本原则是:基础性、应用性、拓展性、逻辑性、系统性相结合。

本课程建议教学课时为216课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系统安装与维护,软、硬件安装与应用,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掌握计算机辅助美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达到美术设计(美工)岗位初、中级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和富有爱心的思想品质,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能正确安装与熟练操作输入、输出设备文化系示范校建设●能正确安装和注册软件●能处理位图和矢量图图像●能上传和下载文档、图形、图像●能设计制作简单多媒体作品●图形图像软件的熟练运用文化系示范校建设档案113、实践教学主要环节文化系示范校建设《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标准【课程名称】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1 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美术设计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流程和制作要求,并为学习《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实训课程奠定扎实基础。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

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模式。

课程结构以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为线索,包括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基础部分设计、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应用部分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制作等学习任务。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递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融合印刷(图文信息处理)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和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并通过校内实训、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更好的掌握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各项技能。

本课程建议教学课时为144课时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流程和技能要求,掌握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印刷(图文信息处理)的初级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思想品质,树立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文化系示范校建设档案13职业能力目标:●能设计标志、标识;●能设计标准字体;●能设计标准色;●能够将基础部分的设计运用于不同的载体;●熟练操作相关设计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能按照印刷工艺的要求制作稿件;●能输出设计作品;●能进行完稿制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