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安凯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Abstract: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s the enlightenment phase of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eriod to gener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As a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to c 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adopt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select nature of effective Stra tegies and Methods in English Teaching,in order to Improve classroom effect.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教学理念Keyword:p 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effect teaching philosophy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教育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对小学英语也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在传承优良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引入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现在多数孩子对英语学习还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恐惧甚至厌恶心理,如何有效改变这种状况,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培育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进他们学习英语的效率,是摆在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主要问题,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依赖于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变课堂、学生控制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合作者等,这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以重视。
其次,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
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我们要热爱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英语的兴趣,点燃学生对英语的热爱火花,并且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对英语的热爱火花形成燎原之势。
再次,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地位不存在高低之分,我们应尊重学生,静下心来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师生沟通的绿色通道,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中互学互帮、乐学善学。
最后,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
学生不可能不犯错,即便是优秀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也会犯错,教师应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学会谅解学生,并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及时改正错误,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这样,做到上述几点,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敢于发言、提问,课堂活跃了,就能实现有效教学。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保持长久,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巧妙设计导入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使学生乐学、爱学,积极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因此,教师要巧设开头,先声夺人,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如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悬念式导入、复习式导入等,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
2、精心设计游戏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游戏教学符合学生的这一特点。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融入新课,兴致盎然地学习新知识。
3、有效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栩栩如生的情境,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这不仅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避免对学生提出过高或过低的要求这个道理每个老师都明白,但是要真正做到位并不容易。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有着深入的了解,然后教师要摆正心态,正确对待每次考试和学生取得的成绩。
如是否愿意花时间去教给学生考试内容当中不会出现的英语知识?是否能够做到以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来激励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接下来,我来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做法: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学知识,以坚实的理论基础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学有所获,能力超群。
可是如果教师急于求成,不考虑自己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而任意去拔高教材内容,拓展一些难度很多的知识,使学生始终在紧张学习的状态下,不仅学不到这些知识,反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连一些基本的学习目标都做不到。
如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每节课可以接受8个新单词的学习要求,教师也可以拓展一两个课外的单词来辅助教学,但是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超出学生的能力一次性增加很多的新词汇和课外知识,会导致不但达不到拓展学生英语视野的目的,反而会为学生的学习增加阻力。
当然,如果教师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学生提出过低的学习要求,这样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学而无获。
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掌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多变的。
所以,教师要下功夫勤钻研,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来实施有效教学。
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来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最终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最后,教师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的浮动变化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针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以人为本,备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重视课堂导入环节。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课程开始阶段,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学生在形成了主动探究的心理环境下就更容易走进教学内容的学习当中。
其次,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努力获得取得成功的满足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注意,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进行当中适时加入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避免他们对学习的出现厌倦情绪。
再次,重视课堂小结工作。
记忆与遗忘总是相互依存的,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复习和巩固一些本堂课所学知识,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小结,通过最后的小结让学生有时间去整理和归纳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为长时记忆打下基础。
最后,准备合适的练习题,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题海战术是不科学的,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工作中做好练习题的筛选,选取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来让学生应用和巩固本课所学,并由此总结出一些英语知识点和英语规律。
同时,教师要注意布置作业要分层次,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有信心去完成这些作业。
五、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成员一起学习、探索、讨论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纷纷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但效果却不太理想。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小组合作的内涵,把握小组合作的实质,表面看来是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实际上仍是以自己为主体进行教学,导致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呢?1、合理分组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为了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有所发展,组与组之间能够公平竞争,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
这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
2、明确职责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有学生无所事事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教师在分好组的同时,就应根据学生自身能力,为他们分配适合的角色,如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选择口语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担任汇报员等,以确保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促使学生共同发展。
3、布置任务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目的明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将所有问题都设计成合作学习任务,应从中提炼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需要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让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分析、讨论,以得出结论。
4、及时点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既不能控制学生的言行,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而应参与到学生当中,共同体验,在学生思维受阻、讨论主题偏离正确方向时,及时加以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正确的思路,经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得出答案。
六、合理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利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来满堂灌,既费时,又受空间的限制,学生学到的知识很有限,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解决了这一难题。
多媒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强、容量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将其用于英语教学,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变抽象为具体,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