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主要矛盾: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社会性质: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基本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极其相互关系?
两个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
相互关系: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
4.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在军事上: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在政治上: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在经济上: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5.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和我国经济技术的落后。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6.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
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
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7.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二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第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
第四,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第五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人物。
8.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性质:封建主义的自救运动,失败的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9.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的原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教训: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10.革命派在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
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只有通过通过平均地权一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11.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的变化?(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12.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原因:客观上,由于政府用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他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主观上,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13.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使他们在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探索失败,说明他们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随着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
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马克思更适合中国国情。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先进今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资产阶级的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提供了阶级基础个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
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1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5.五四运动是新民族主要的开端,五四运动的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15.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上: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了剧烈的分化。
主观上: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6.大革命失败的意义?
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