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DMA室内深度覆盖优化思路

CDMA室内深度覆盖优化思路

室内深度覆盖优化思路12•室内优化概述•室内典型问题分析与定位•室内覆盖优化方法•室内覆盖新技术应用•室内分布系统优化案例分析提纲室内无线传播环境室内通常是封闭、半封闭(非封闭)的无线传播环境,由于墙壁、门窗、家具和其它物体的存在,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无线电波有直射波、反射波、透射波和绕射波。

影响室内无线信号传播的主要因素包括:建筑物尺度、建筑物内的格局、布局,墙体楼板的厚度,建筑材料的类型以及窗户的类型等。

由于无线信号在室内无线环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导致:Ø路径损耗,除了自由空间损耗还包括其它障碍物及穿透建筑物材料所产生的额外损耗;Ø多经效应;Ø路径损耗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3室内传播模型目前,可以将室内传播模型划分为经验模型和确定性模型两大类。

Ø经验模型是通过对大量测量数据的拟合建立的,又称统计模型。

经验模型的公式中包含的参量比较简单,如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工作频率以及墙体、楼板的穿透损等,缺乏描述无线传播环境的具体参数。

优点是比较容易实现、计算量小,使用简单易于推广应用,缺点是难以揭示无线电波传播的内在特征,在不同无线环境应用时需要校正。

适用于室内环境覆盖预测的经验模型主要有: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ITU-R P.1238通用模型;衰减因子模型;多墙模型(MWM模型);线性衰减模型(LAM模型)。

Ø确定性模型用来模拟实际电波传播的物理过程,它将环境中的要素如墙壁、楼板、家具和门窗等用几何形状及介电常数建模,再选择与环境要素模型相一致的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电波的直射、反射、透射和绕射以获得空间中某一点的接收场强预测值。

确定性模型的优点是能够很好的跟踪和分析预测结果误差的来源,缺点是计算复杂,往往需借助高精度的数字地图信息和工具软件的支持,应用难于推广。

常用的预测室内电波信号场强的方法有:射线跟踪法;时域有限差分法。

4轻阻隔性场景主要是空旷的地下室、大型会议厅、空旷的交易场所等,该场景墙壁的隔断较少或没有,信号的传播以直射为主。

一般以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为基础。

L = 32.4 + n10 log(d) + 20 log( f ) 其中n取2.5。

电梯场景目前电梯覆盖方法基本采用在梯井壁上或梯井顶端安装天线两种方式。

当天线安装于井壁上时,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存在深衰落区,信号稳定性较差,信号快速波动,幅度约20db,模型的预测几乎没有意义,只能取其中值向上加10dB为基础来计算。

L = 32.4 + n10 log(d) + 20 log( f )+48 其中n取2。

当天线安装于电梯井顶时,由于隧道效益信号的波动幅度变小,只有5dB,除深衰落区外,其中值与自由空间计算值走势相吻合,则模型可表示为:。

L = 32.4 + n10 log(d) + 20 log( f )+8 其中n取256隔断型场景绝大多数室内场景均属隔断型场景。

对于住宅楼与商务楼宇,多数情况下,天线放置于走道上,到达覆盖目标的边缘,一般要经过墙壁的阻隔,则适用于此种场景模型;而如果天线放置于房间内,则可适用于轻阻隔型场景模型。

模型一:隔断型场景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基础上修正,增加信号传播路径上的穿透损耗。

L = 32.4 + n 10 log(d ) + 20 log( f ) + Lc其中n 取2,Lc 为阻挡物的穿透损耗。

模型二:ITU 通用模型它用平均的路径损耗和有关的阴影衰减统计来表征室内路径损耗。

模型计算穿过多层楼层的损耗,以应用于频率在楼层间复用的情况。

基本的模型如下:其中,N为距离损耗系数;lf 为楼层穿透损耗(dB );n 为Bs和Ms 间的楼层数。

频率(MHz )公寓办公室商场900303320室内覆盖信息管理楼宇室内覆盖信息是室内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依据和基础,并随着持续的网络优化而动态调整、更新,因此,将楼宇室内覆盖信息入库并建立相关数据库管理十分必要,对于掌握全网室内覆盖情况、开展室内深度优化和快速解决室内用户投诉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楼宇室内覆盖信息管理主要的内容包括:Ø楼宇地理信息:包括楼宇所属辖区、楼宇名称(全称)、楼宇详细地址、楼宇经纬度等。

Ø楼宇属性信息:包括楼宇类型、楼宇高度、楼宇层数、楼宇单层面积等。

Ø楼宇覆盖规划信息:包括楼宇平面图,是否安装分布系统,分布系统编号、规划频点、每层室内信源PN,室外覆盖室内基站编号、扇区PN等。

Ø楼宇覆盖现场测试信息:测试点位置,通话状态下最强4个PN及其1x平均Ec/Io、Rx及Tx、DO平均SINR、Rx及Tx,是否满足覆盖要求,语音质量MOS值或主观评估值等。

楼宇室内覆盖信息库的建立应是现有楼宇室分系统信息的完善、扩充,能够通过分布系统编号、基站编号建立与其它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相关数据的联合查询、展现等。

7室内覆盖优化基本流程有网管监控(如室分系统KPI指标异常)、客户申告(如室内信号差、掉话等)、现场CQT/DT测试(发现室内覆盖质量差)及业务发展提出室内覆盖需求四种。

室内覆盖优化过程中应以“室内覆盖信息库”作为基础,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数据信息,提升室内优化工作效率。

室内覆盖优化过程可分为室内质量预评估、信源合理性判断、分布系统问题定位、优化方案制定、方案实施、工程验收和效果评估等多个阶段。

89•室内优化概述•室内典型问题分析与定位•室内覆盖优化方法•室内覆盖新技术应用•室内分布系统优化案例分析提纲掉话问题分析掉话原因分析Ø弱覆盖:由于建筑物的穿透损耗较大,容易形成局部弱覆盖区甚至盲区,用户接入困难、易掉话。

Ø导频污染:室内高层由于受附近基站天线向上波瓣的信号影响,室内信号在高层窗边无法成为主控信号,则容易出现导频污染、乒乓切换等,用户可感知的话音质量比较差,容易发生掉话。

Ø反向RSSI异常:室内分布系统中直放站和干放的故障或增益设置不合理、合路器、耦合器等器件老化、馈线连接松动等易引起施主基站反向RSSI异常,电话很难打通或接通后易掉话。

Ø载波间的切换问题:许多地区的室外基站对话音业务已经开通了多载波,室内部分采用了单载波微蜂窝。

在采用HASH算法(目前已普遍采用)的情况下,话音业务由室外向室内切换时,参数设置不合理易发生掉话,并可能出现重新搜索网络的现象。

掉话问题定位掉话原因可以通过分析设备告警信息、RSSI干扰排查、参数合理性检查及现场测试信令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定位与分析。

10接入失败问题分析接入失败原因分析:室内接入失败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室分系统设备故障、干扰、参数设置错误、覆盖不良、导频污染、网络拥塞、天馈系统问题等。

与常规接入失败原因不同的是,室内分布系统相对室外站涉及环节更为复杂,存在设备监控系统不完善,RRU、干放、馈线、无源器件等设备布放环境不稳定,因扩容或室分改造而带来的覆盖不稳定,高层导频污染等诸多问题。

接入失败问题定位:在处理时,首先应判断是室内信号问题还是室外信号问题。

若为室内信号问题,可通过区域测试判断问题区域。

若属区域性问题可逐级判断问题原因,若无,可结合室外接入失败问题原因分析方法进行,先判断是主叫失败还是被叫失败,若为被叫,则查看是否收到寻呼消息,若无则可能是覆盖、寻呼参数设置、频繁登记等问题,否则与主叫失败分析思路相同。

查看是否收到信道指配消息,若无可能是资源不足、覆盖等问题,若收到,再判断是否成功建立业务信道,可从弱覆盖、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导频污染、搜索窗及功控参数设置不合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定位。

11语音质量问题分析语音质量问题常见原因语音质量问题通常指通话过程中产生的单通、静音、回音、串话以及断续杂音等。

CDMA 网络语音质量问题的产生,与通话端对端通道建立所涉及的所有网元都可能有关系,也包括终端设备。

室内语音质量问题的产生一般与室内存在弱覆盖、导频污染、直放站或干放等有源设备故障及参数设置不合理等密切相关。

语音质量问题定位单通和回音问题一般是交换侧原因造成,语音断续较多表现为前反向业务信道的FER 差。

引起前向FER升高的原因主要为业务信道较差和导频信道较差,可从覆盖问题、功控参数及信道增益设置不当、同PN干扰、搜索窗过小等方面去定位。

反向FER升高的原因可从反向干扰、功控参数设置不当、前反向不平衡等方面去定位。

12数据业务问题分析数据业务速率问题常见原因影响数据业务速率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无线覆盖情况、无线资源配置情况、数据业务调度算法及参数配置等几方面。

室内数据业务速率问题的产生一般与与室内存在弱覆盖、缺乏主导频、直放站或干放等有源设备故障、参数设置不合理等密切相关。

数据业务速率问题定位数据业务速率问题定位一般采用分层、逐段分析的方法,数据业务速率性能优化可参考《第二部分EVDO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1314•室内优化概述•室内典型问题分析与定位•室内覆盖优化方法•室内覆盖新技术应用•室内分布系统优化案例分析提纲信源选取原则室内分布系统的信源主要有宏基站、微基站、RRU、直放站等几种方式。

室内分布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主要应根据无线环境情况、服务区域的话务情况和所选定的分布系统类型确定。

选取信号源时,需综合考虑目标话务量、覆盖面积、覆盖要求、传输条件、电源要求、机房要求、工程实施可行性、网络建设性价比、具体场景特点等因素,选取既可以达到覆盖要求又可以合理控制成本的分布系统。

信源类型宏基站微蜂窝BBU+RRU数字光纤直放站家庭基站优点容量大提供容量容量大组网灵活易于选址可靠性高、升级方便不需要机房配置灵活安装方便、兼容性好方便安装、建设周期短缺点需要机房容量受限需光纤资源不提供容量需分配PN需要配套扩容困难兼容性差需光纤资源不支持软切适用场景高话务密度中低话务中低话务密度低话务密度大规模建筑中小规模站中小规模场景中小规模场景家庭重要场景一般场景光纤传输到位光纤传输到位、延伸覆盖补充覆盖15信源类型选择一、根据话务需求选取信源类型Ø当室内话务量低于15Erlang时,建议选用光纤直放站或分布式RRU作为信号源;Ø当室内覆盖系统的总话务量高于15Erlang且低于48Erlang时,建议选用微蜂窝基站或分布式RRU作为信号源;Ø当室内覆盖系统的总话务量高于48Erlang且低于96Erlang时,建议选用宏基站、分布式基站作为信号源。

二、根据覆盖面积选取信源类型Ø对于以覆盖为目的、业务需求较低、覆盖面积小于2万平方米,原则上选用光纤直放站或分布式RRU信源方式;Ø宏基站所在楼宇内的小型分布系统,比如电梯、地下室可以直接耦合宏基站信号做为信源。

Ø对于存在较高业务需求,中大规模覆盖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下)原则上选用微蜂窝基站或分布式RRU信源方式;Ø对于超大型建筑物(建筑面积15万平米以上),如机场、会展中心等,选用宏基站或分布式基站信源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