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黄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我国主要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10-12 月多 见) 病毒损伤血管——发热、出血、肾损伤 潜伏期(1-3W)→发热期→低血压期→ 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表现 皮肤粘膜出血点 多器官出血 肾衰、休克、死亡(3-20%)
免疫力:牢固
复习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最重要的传染源和 中间宿主是 ( ) A. 幼猪 B. 三带喙库蚊 C. 虱 D. 蜱 E. 螨 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是 ( ) A 防蚊灭蚊 B 易感人群普遍接种疫苗 C 幼猪接种疫苗 D 动物宿主的管理 E 以上均是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简称:乙脑病毒,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 原体(乙脑),又称日本脑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球形,单正链RNA,20面体,有包膜, 刺突E蛋白 血凝素作用 与受体结合 易感动物为小鼠,脑内接种3日发病,耸毛,蜷伏肢 体,痉挛,麻痹死亡,脑组织分离病毒 鸡胚,卵黄囊,48小时达增殖高峰 细胞培养,细胞明显CPE 只有1个血清型
第30章 虫媒病毒
是一大群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蚊、蜱等) 传播,具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 对人类致病主要有: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登革病毒 3.森林脑炎病毒
黄病毒与甲病毒的共同特征为
病毒呈球状,直径约为40~70nm。 病毒基因组核酸为单正链RNA。 病毒对热、脂溶剂和去氧胆酸钠敏感,在 pH3~5条件下不稳定。 有广泛的宿主范围,节肢动物(蚊、蜱等) 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 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主要引起 发热、脑炎、出血热等。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 ) A 登革病毒 B 汉坦病毒 C 新疆出 血热病毒 D 埃博拉病毒
第31章 出血热病毒
由节肢动物或啮齿类动物传播的有出血和 发热等症状的病毒 主要包括
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鼠) 新疆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蜱) 埃波拉病毒——埃波拉出血热(?) 登革病——登革出血热(蚊) 黄热病病毒——黄热病(蚊)
第一节 汉坦病毒
* 汉坦病毒于 1978 年由韩国学者李镐汪等从疫区 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出,分类: 单分子负链 RNA 病毒目(Mononegavirade) 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 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 * 病毒名称来自汉坦病毒属的原型病毒汉滩病毒 (Hantaan virus),为避免区分属及型的名称 时发生混乱,故在译名用字上加以区别。
汉坦病毒(Hantavirus)的型别
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 汉城病毒(Seoul virus) 多布拉伐-贝尔格莱德病毒 (Dobrava-Belgrade virus) HFRS HFRS HFRS
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
泰国病毒(Thailand virus) 希望山病毒(Prospect virus) 索塔帕拉雅病毒(Thottapalaym virus) 辛诺柏病毒(Sin Nombre virus)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及致病机制——乙型脑炎
病毒经叮咬侵入 隐性感染
皮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肝、脾、淋巴组织增殖
入血
第二次病毒血症 0.1% 突破血脑屏障
轻型感染
乙型脑炎、高热、头痛、呕吐、惊厥、 痉挛,死亡率高(10-40%),有后 遗症(5-20%)
脑实质、脑膜病变
免疫力:牢固(包括隐性感染)
(五)防治原则
防蚊灭蚊 疫苗接种
儿童 幼猪(切断中间传染源)
第二节 登革热病毒
1.感染后引起登革热。人和猴是登革 病毒的储存宿主。传播媒介是伊蚊。 2.疫苗尚未研制成功。
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
1.引起的森林脑炎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2.多种野生动物均可作为该病的传染源, 蜱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 3.特异性预防方法是对有关人员接种灭活 疫苗。
HFRS
HFRS ? ? HPS
汉坦病毒在临床上主要引起两种急性传染病:
*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S)
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紊乱为主
要特征。
*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
乙脑病毒结构模式
(二)流行环节
传播媒介:蚊,主要是三带喙库蚊(乙 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传染源与宿主:幼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和中间宿主或扩散宿主。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小型积水
污 水 体
小型积水
媒介蚊虫的滋生场所
流行环节:
动物 蚊 带毒越冬 人
猪
蚊
经卵传代
病毒血症(4天)
蚊
人
猪
(扩增宿主、传染源)
教学要求
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流行环节; 汉坦病毒的传染源、流行环节、致病性。 熟悉:虫媒病毒的概念及共同特性;流行 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汉 坦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点及防治原则。 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汉坦病毒和 微生物学检查、主要生物学特点。新疆出 血热病毒和埃波拉病毒的流行环节及致病 性。
以肺浸润及肺间质水肿,呼吸窘迫、衰竭为主要
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 HFRS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1. 流行范围广:除青海和新疆外,其余各省、市、 自治区均有病例报告。
2. 发病人数多: 10 万人左右/年;
占全球总病例数 80% 以上。
3. 病死率较高: 5%~10%。 *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广泛、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 多为野外感染,主要危害青壮年 * 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生物学性状
球形:单负链RNA(3个节段),螺旋对称, 有包膜及刺突
对脂溶剂敏感,对酸、热的抵抗力弱。
易感动物:黑线姬鼠等接种后,10天发病, 并分离病毒(肺、肾) 细胞培养:生长缓慢,无CPE,免疫荧光检 测 可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坦病 毒肺综合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是黑 线姬鼠,厉螨和小盾恙螨是汉坦病毒的传播 媒介及储存宿主。人和动物经呼吸道、消化 道或直接接触等方式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