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学基础PPT课件

血液学基础PPT课件

1
血液学基础知识串联
掌握
部分掌握
了解
血量和血液的组成
什么是血液
血液的概念
血细胞的成分 血浆的成分
造血过程
参与造血的细胞
造血器官-骨髓
血像
造血微环境
骨髓像
红细胞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和铁
血小板
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
血小板异常
2
什么是血液?
3
血液的概念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 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 分为血浆、血细胞。属于结 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结 构层次。血液中含有各种营 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 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 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 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 的作用。
14
造血干细胞的特性
高度自我更新能力
多向分化潜能
静止性
不均一性
表面标记
复制
增殖
复制:自我更新
增殖:定向分化发育
15
血液学基础知识串联
掌握
部分掌握
了解
血量和血液的组成
什么是血液
血液的概念
血细胞的成分 血浆的成分
造血过程
参与造血的细胞
造血器官-骨髓
血像
造血微环境
骨髓像
红细胞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网织红细胞是红细胞的前身。正 常情况下骨髓中有核红细胞不释 放至血循环,只有网织红细胞和 成熟红细胞才释入血中。 因此,检查血中网织红细胞数, 可以推知骨髓生红细胞的情况。
所以,网织红细胞计数具有一定 的临床意义 ,它是贫血等某些血 液病的诊断、疗效判断和估计预 后的指标之一。
造血干细胞
定向祖细胞
前体细胞
进一步分化为 各系成熟细胞, 最后释放入血
10
11
12
人体最大的造血器官 — 骨髓
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 和黄骨髓。胎儿及婴幼儿时 期都是红骨髓,大约从5岁 开始,长骨干的骨髓腔内出 现脂肪组织,并随着年龄的 增长而增多,即为黄骨髓。 成人的红、黄骨髓各占一半。
了解
血量和血液的组成
什么是血液
血液的概念
血细胞的成分 血浆的成分
造血过程
参与造血的细胞
造血器官-骨髓
血像
造血微环境
骨髓像
红细胞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和铁
血小板
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
血小板异常
9
造血过程
造血过程就是各类造血细胞的生成、发育、成熟的过 程。
造血过程是连续又分阶段的过程
什么是血液
血液的概念
血细胞的成分 血浆的成分
造血过程
参与造血的细胞
造血器官-骨髓
血像
造血微环境
骨髓像
红细胞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和铁
血小板
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
血小板异常
21
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 为双凹碟形,无核和细胞器,充满血 红蛋白(Hb)。
22
红细胞的生成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和铁
血小板
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
血小板异常
16
造血微环境
血细胞生长发育的内环境 称为造血微环境
包括 基质细胞 细胞外基质 各种造血调节因子 微血管、神经纤维
功能:对正常造血细胞增 值、分化的调控
17
集落刺激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 细胞和不同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 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 落的细胞因子。
衰老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血红蛋白分解释放出铁 (Fe2+),Fe2+与血浆中的铁蛋白结合后成为高铁(Fe3+), 聚集成铁黄素颗粒,贮存于巨噬细胞内。
当合成血红素时,Fe3+先还原为Fe2+,并与铁蛋白分离,然 后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将Fe2+转运至幼红细胞合成 新的血红素。
27
网织红细胞
结构:红骨髓由网状组织、 造血细胞和血窦构成
13
造血干细胞 和 造血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 干细胞。它在一定微环境和某些因素的调节下,增殖 分化为各类血细胞的祖细胞,称造血祖细胞。后者也 是一种相当原始的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但已失去多 向分化能力,只能向一个或几个血细胞系定向增殖分 化,故又称定向干细胞。
氨基酸、VitB6、B2 、C、E,微量元素Cu、Mn、Zn等。
25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中所运载的一种含铁蛋白,使血液呈红色,由 血红素和珠蛋白结合而成。功能源自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原卟啉
血红素
Hb
铁(Fe++)
珠蛋白(4条肽链)
26
铁的利用与Hb
铁是合成Hb的必需原料,成人每天约需20~30mg用于血 红蛋白的合成,其中约95%来自体内铁的再生利用,主要 来自衰老破坏了的红细胞。
常见的集落刺激因子有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 ) 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poietin,TPO)
素、代谢废物等。 蛋白质,主要功能是形成胶体渗透压、作为载体运输
低分子物质,参与凝血、止血,抵抗病原物,营养功 能等。 O2、CO2
7
血细胞的主要功能
1.红细胞:输送O2和CO2 2.白细胞:防御和免疫功能 3.血小板:参与机体凝、止血;保护血管内皮完整
8
血液学基础知识串联
掌握
部分掌握
4
血量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血浆和血细胞量的总和), 约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血液。
血液
红细胞:占全血40%-50%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占全血50%-60%
5
血液的组成
6
血浆的成分
水,占90%以上,维持循环血量的恒定。 低分子物质,约2%,主要为激素、脂质、离子、维生
18
血细胞发生三要素
血细胞的发生过程需要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种子(造血干细胞) 土壤(骨髓) 养料(集落刺激因子)
19
血细胞的寿命
平均寿命:RBC 120d; 血小板7-11d; WBC长短不一,几小时~数年。
死亡后细胞的补充来自造血器官——骨髓。
20
血液学基础知识串联
掌握
部分掌握
了解
血量和血液的组成
干细胞 定向祖细胞 核糖体合成 血红蛋白积累 脱核
成血细胞、 原成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 原血细胞
23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缺氧
24
红细胞生成的原料:
蛋白质、铁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缺铁:缺铁性 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VitB12、叶酸合成DNA核苷酸的辅因子(缺乏时导致巨 幼红细胞性贫血,为大细胞性贫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