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问: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定义?
这是一组由脑变性、脑血管病、颅内感染、颅脑创伤、颅构肿瘤或癫痫等器质性因素直接损害脑部所致精神障碍,不包括全身性感染、中毒、躯体疾患和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可表现为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智能障碍、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神经症样表现或行为障碍。
其诊断除标明主要精神症状属何类综合征外,还应同时作出导致精神障碍的脑器质性疾病的诊断。
护士长问: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
护士1答: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较差,脑损伤或血肿压迫脑组织时,脑细胞一过性或长久缺血缺氧,脑干网状结构以及皮层各部位神经突触联接的完整性和彼此之间联系受到破坏等多种因素所致,从而造成相应部位脑功能的障碍,临床上病人表现为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
目前诊断主要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 3)第3版》进行[3],包括由各种脑损伤导致的精神障碍和后遗综合征,即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脑震荡后综合征及脑挫裂伤后综合征等。
而陈大普等[4]对脑损伤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作详细的表述:①有明显的头部外伤史,伤前无精神障碍病史;②伤后躁狂不安,狂喊,毁物,欲伤他人,拒绝治疗;③伤后语言紊乱,智能减退,具有远近期健忘症;④易激惹,幻觉,表现正常人际适应差,社会适应差;⑤思维迟缓,淡漠、抑郁、孤僻、爆破性语言伴强迫动作或体位;⑥失眠多梦,易怒、易喜,离奇动作。
具有①及②~⑥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精神障碍。
张延平等[5]对359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研究,伤后均行CT扫描证实额前区及颞前区(包括双侧)脑实质损伤占70%,其他脑叶占10%,临床表现的症状、体征与脑实质损伤基本一致,无明显脑叶形态损伤者占20%,而无明显脑形态损伤者其精神表现更显著且持续时间长。
护士长问: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护士2答:1.急性精神障碍。
(1)意识障碍:严重受创伤者若丧失意识时间超过数小时,完全康复的机会可能降低。
(2)脑外伤后急性障碍:昏迷病人会经过一段意识模糊
和智能下降的阶段,才能完全恢复正常,这类情况亦称外伤后精神混乱状态。
(3)
记忆障碍:脑外伤后遗忘是一种顺行性遗忘,病人对脑外伤当时及其后一段时间
的经历发生遗忘。
2.慢性精神障碍。
(1)智能障碍:严重的脑外伤可引起智力受损,出现遗忘综合征
甚至痴呆。
(2)人格改变:可以是患者对脑外伤及其后果的心理反应的表现。
(3)
脑外伤后精神病性症状:部分头部外伤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精神病性症
状,如精神分裂症样症状与情感症状等。
(4)脑震荡后综合症:这是各种脑外伤后
最普遍的慢性后遗症。
护士长问: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
护士3答:颅脑外伤急性阶段的治疗主要由神经外科处理。
危险期过后,应积极治疗精神症状。
智能障碍者应首先进行神经心理测量,再根据具体情况订出训练方案。
对人格改变的病人科尝试行为治疗。
对于脑外伤后伴发的精神病性症状,可根据情况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用法与剂量与治疗功能性精神障碍的原则相同。
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或认知一行为治疗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都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护士长问:针对此病例大家给出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护士4答:护理问题有:
(1)生活自理缺陷:与认知功能障碍及活动能力下降有关。
(2)语言沟通障碍:与思维障碍、构音不清有关。
(3)社交障碍:与自我感知障碍及记忆力、判断力、定向力障碍等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反应迟钝步态不稳及判断力障碍有关。
护士2答:护理措施有:
1.病人刚入院时,热情接待病人,向其介绍病房环境、医院规章制度及主管医生、责
任护士,介绍病友与其认识,引导其安心住院。
2.做好安全检查及卫生处置之后带病人入病房,将病人安置于重管室,转移病房内的
危险物品,做好交接班,告诉重管班该患者头颅有缺损应将病人置于视线之内严防
摔倒和冲动。
当病人出现冲动行为时给予口头限制,告之冲动行为的严重后果。
必
要时给予约束保护,并做好解释工作。
3.在做治疗之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尽可能的取得病人的合作。
4.做好饮食护理,督促病人进食,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
5.做好生活护理,督促病人洗脸刷牙,晚上入睡前要洗脚,每周安排剪指趾甲,刮胡
子洗澡等。
6.观察病人的大、小便情况,如果病人超过12小时未解小便给予诱导排尿,无效时给
予导尿处理,如果三天未解大便,给予缓泻剂番泻叶泡服,无效给予灌肠处理。
7.积极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观察病人的睡眠状况并做好记录,必要是根
据医嘱用促眠药。
8.病人出现谵妄、意识模糊要注意安全,必要时要限制其活动,必要时给予保护约束,
防止坠床和冲动伤人,并分别按相应常规护理
9.病人出现神经症样症状,应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焦虑。
10.为病人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和进行心理指导。
11.疾病恢复期病人自知力有部分恢复时,向病人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告之坚持服药治
疗的重要性,介绍服用药物的常见副反应,
12.病人若病情好转出院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嘱病人遵医嘱坚持服药抗精神
病治疗,不可随意加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忌酒、咖啡、浓茶、人参及辛辣等刺激性事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饮开水预防便秘;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定期随访,每月复查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心电图等,如有异常或遇病情波动及时来院就诊;告之家属多关心病人,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保管好药物并督促病人服药,避免让病人一次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意外或停药导致病情波动,避免让病人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督促其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及社交活动,以避免病人意志减退从而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