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哲学的“进化史”

儿童哲学的“进化史”

儿童哲学的“进化史”-幼教论文
儿童哲学的“进化史”
文|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贝里斯·高特圣安德鲁斯幼儿中心莫拉格·高特
译|安徽大学哲学系刘笑非
什么是儿童哲学?
我们是贝里斯·高特和莫拉格·高特,分别是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哲学教授和英国圣安德鲁斯幼儿中心的教师。

我们有多年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哲学的经验,主要是3-6岁的孩子,有时包括大点的孩子一起,最大的11岁。

我们已经出版了一本书《给孩子们的哲学——操作指南》,此书今年有望推出中文版。

按传统说,哲学是只在大学中研修的学科,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儿童哲学变得非常受欢迎,很多国家都把它引进了课堂。

儿童哲学,简单地说,就是先给孩子们一个诱导物,比如一个故事,据以提出一个哲学问题。

接着,让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

他们会赞同或者反对,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要给出理由或者例子,但要以一种有礼貌的方式进行。

孩子从哲学中受益,哲学不仅发展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的技巧,还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倾听、交流和社交等方面的技巧。

哲学由两方面组成。

一方面是一系列的问题,它们都是根本问题,并且没有确定的答案。

哲学有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有不同的问题。

举例来说,伦理学包括对好坏、对错的研究。

比如,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公平地分配东西?另一个方面是回答这些问题的方法。

日常实践中,我们会未自己的观点给出理由,哲学方法就是对此的发展。

哲学是以一种十分清晰、谨慎的方式给出理由,理由有各种不同类型。

有些理由是支持对哲学问题的某个回答的,而有些理由是来反
对这个回答的。

有些理由是原则,它们具有普遍性,有些理由是反例,它们是一些与之前某人提出的原则相反的例子,是具体的。

儿童哲学的历史和现状
传统上来说,哲学面向大学开设课程,上世纪60年代,曾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后任教于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的哲学教授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决定创立一个以哲学为基础的教育纲要,用以发展儿童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这项技能会使儿童受益终生。

从此,儿童哲学开始普及。

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学家都致力于儿童哲学的发展和推广。

马萨诸塞大学的哲学教授格瑞斯·马修斯(Gareth Matthews)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他出版了三部著作,都已译成汉语出版。

他的著作鼓励了很多教师,德国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

在美国,仍有很多教学人员继续着李普曼和马修斯的工作,比如曼荷莲学院的托马斯·沃特伯格(Tomas Wartenberg)教授,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一门“儿童哲学教学”的课程,并且出版了相关著作。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菲利普·卡姆(Philip Cam)教授一直致力于和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国家的教师们一起传递儿童哲学教学的知识。

他也出版了很多著作来支持课堂中的教师们。

在英国,把哲学纳入教学的学校越来越多。

比如,皮特·沃利(Peter Worley)创办了哲学基金会,他们的教师到学校里为儿童组织哲学探究,同时为在校教师提供哲学探究训练的一些课程。

他也为教师们出版了一些著作。

促进教育中的哲学探究和哲学反思协会为老师们组织了一些训练课程,同时致力于儿童哲学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

我们自己也开设了一些培训工作室,向教师传授儿童哲学教学法。

此前大部分儿
童哲学都是针对7-14岁的儿童的,而我们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让3岁的儿童也可以探究哲学,并成功地鼓励很多教师把哲学介绍给幼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