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外科腱鞘炎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腱鞘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腱鞘炎(ICD-10:M65.992)。
需行腱鞘切开、屈指肌腱松解术。
(ICD-9:727.4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手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手外科学》(王树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王岩主译,人民军医出版社,第十一版)。
1.病史:好发于40-60的女性或1-5岁的学龄前儿童,表现拇指或其它手指呈半屈曲状,指指间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或伸指时出现弹响感。
2. 诊断要点:
(1)拇指或其它手指出现伸屈手指时出现指间关节疼痛。
(2)手指伸指活动时有弹响或出现嵌顿,关节不能完全伸直。
3.查体:拇指或其它手指掌指关节可触及豆粒样大小结节,局部压痛,屈指活动时有弹响,出现嵌顿时手指不能伸直或伸直后不能屈曲。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手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手外科学》(王树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王岩主译,人民军医出版社,第十一版)。
腱鞘炎的治疗方法有:局部封闭及物理治疗等手术治疗:.腱鞘切开减压、屈指肌腱探查松解术
1.符合腱鞘切开屈指肌腱探查松解术手术适应症。
(1)手指伸屈活动时疼痛,影响工作生活者。
(2)手指伸屈活动时出现弹响,影响手指活动者。
(3)屈指肌腱出现嵌顿,手指不能伸屈活动。
(4)局部注射保守治疗1个月以上无效、患者坚决要求手术者。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腱鞘炎疾病编码。
(ICD-10:M65.992)。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入院前)。
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
2.血生化:肝肾功能、血糖、血脂;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X线胸片,心电图。
6.患处X线检查或手部超声。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必要时行心脏超声,肺功能检查;颈椎CT或MRI
(2)有相关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不用使用抗生素。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局麻、必要时行臂丛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腱鞘切开、屈指肌腱松解术,或肿物切除、骨突及滑膜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
4 操作注意事项:(1)注意保护指神经、指动脉;(2)术中注意引起腱鞘狭窄的因素,腱鞘增厚、肿物、滑膜炎症、或骨突等;(3)消除腱鞘狭窄的因素后注意止血,可于肌腱周围涂抹术尔健等药物预防肌腱粘连;(4)皮肤切口周缘注意保留部分皮下脂肪,全层缝合伤口,减少肌腱与皮肤粘连;(5)必要时石膏制动;
(九)术后住院恢复≤1天。
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根据情况用药:
(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建议不用使用抗生素。
(2)止痛药物:路盖克(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口服或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肌注、静滴。
(3)术后根据创面情况用创敷宁壳聚糖功能性敷料、百克瑞纱布创面敷料或者不用
3.术后康复:术后手部可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以防血肿形成。
术后第2天开始手指伸屈功能锻炼,每天5-10次;术后7天后加强活动,1个月内避免体力劳动。
(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创面无明显疼痛。
2.伤口无异常,无感染征象,无明显渗出。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需导致退出日间手术路径。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围手术期并发症:术中有可能发生手指指神经损伤,指动脉损伤,肌腱损伤,术后手指感觉减退、手指血运不良等并发症。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内科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围手术期需要详细检查内科情况并请相关科室会诊,术前准备时间需延长;同时使用相关药物,将增加住院费用。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
4.其他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沿着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
二、腱鞘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腱鞘炎
行腱鞘切开、屈指肌腱松解术(ICD-9:727.40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