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老门东案例

南京老门东案例

• 街区内部的走向、宽度、断面形式等不 得改变,箍桶巷要在现状基础上恢复历 史原貌、适当缩窄宽度。
老門東
建筑特色
按照保留老门东地区的街巷肌理,修旧如旧的原则,结合历史遗 迹、居住体验、精致美食、生活业态、艺文展演等方面,展示老 南京城南市井繁荣的风俗画卷。
老门东通过箍桶巷连通三条营、中营、边营及明城墙,实现 了片区功能的区隔
案例: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老城南地 区,占地面积约15万㎡,于2013年9月对外营业
项目区位: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南起中华门东段城 墙、西抵内秦淮河(中华门 武定桥段)东岸、北至长 乐路、东至箍桶巷,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 约50亿元,建设包括蒋百万故居、三条营地块、箍桶 巷步行街区、明城墙内侧江宁路至张家衙段等项目。 项目背景:“老门东”是南京老城南地区的古地名, 位于南京夫子庙箍桶巷南侧一带,历史上的老城南是 南京商业及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但几经更迭,“老门 东”逐渐破败,为再现老城南的历史原貌,南京于 2010年前开始复建“老门东”,于2013年9月核心区 箍桶巷段对外营业。
整体规划布局:
• 箍桶巷单元功能定位为以旅游 服务与会议接待为主,兼有餐 饮与商业的综合旅游服务中 心;
• 工厂遗迹单元在功能上适合大 型建筑空间的博览展示、文化 娱乐和餐饮休闲;
• 三条营功能以西建筑可适当开 展院落式商业、展示等功能; 以东部分以改善传统民居展示 环境、加强步行观修缮了重要历史文化景点,还复建代表秦淮市井 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并将老厂房进行改建,从多角度实现人 文的传承
老門東
十九世纪后半叶,富甲金陵的“蒋百 万”故居积善堂所在,除了展示蒋百 万 的生平,还将设置江苏东方工艺艺术 研 究院项目。
仿建的傅宅就是中国唯一女状元傅 善祥的出生地。建设使用了很多老 构件。宅子的圆顶藻井雕着凤凰, 显示着宅子主人的显赫身份。
人文传承
“两馆一院”——老城南记忆馆、金 陵 美术馆和南京书画院,由3栋建于上世 纪60年代的工业厂房将改造成。其中美 术馆将建设成具备创作、典藏、拍卖 、 展示功能的综合性美术馆,而老城南 记 忆馆将陈列图片、实物,再现明朝旧 都 南京市井情形。
蒋寿山 故居
问渠茶馆
俊惠书屋 上江考棚 付善祥故居
复刻明末清初“三问”茶馆 中“问渠茶馆”,打造茶 客、戏迷的集聚地。
作为当地活化石老字号与民俗文化汇聚,以及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融合 与互动,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老門東
文化融合
捏面人
7
老门东3D建筑立体投影秀作为历史街区的 一大创新常设展项,将成为老门东景区亮 点之一,是目前全球最大常态化运营的3D 建筑投影秀项目。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将金陵传统文化渗入肌理,通过历史与 现在的互动提升项目体验,成为代言南京的城市名片
老门东店铺分布图
老門東
老门东各业态面积占比
文化展馆, 40%
零售, 10% 餐饮, 27%
风味小吃, 10%
文化茶楼, 13%
业态构成
零售 风味小吃 文化茶楼 餐饮 文化展馆
老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设计要点:
• 对文保单位建筑、历史建筑应严格保持 原有的高度、体量、材料和色彩,对需 要修缮的建筑尽量按照“修旧如故的原 则”。
• 建筑色彩应以黑、灰、白为主色调。在 保护、保留建筑的基底上,采用“镶嵌 式”的设计手法植入新建建筑,并保证 新建建筑与街区传统风貌和特色的统 一、协调。
一院两馆
骏惠书屋是当年安徽考生来南京参加 考试前休息的地方。整栋楼用徽派木 雕制成,工艺十分精美
上江考棚是安徽秀才参加乡试的预考 处。
在恢复老建筑的的基础上,历史文化街区还将古金陵城的文化 与市民生活进行复刻与再现,唤醒老南京人的记忆
• 箍桶巷、三条营、五板桥、剪子巷等历史名称, 唤醒了人们对城南的记忆和回味,
• 黄包车夫、学童进馆(上私塾)、箍桶老汉、寄 信小女孩、下象棋等多个反映老城南居民生活的 系列铜铸雕塑小品,惟妙惟肖地再现了“老南 京” 的民居生活。
• 金陵戏坊,还原老南京的本土戏园子,为喜欢戏 曲的南京人提供一个固定的演艺平台。
江苏首个常态化戏曲演艺平台“金陵戏坊”
老門東
地域特色
在还原老城南风貌的同时,项目也体现了对文化包容性,多 元文化的共存成为城市的文化标记
1
“老门东”牌坊高17米,梁柱和坊额上以干挂工艺 敷设精美石雕,石雕由福建惠安石刻艺人设计雕琢。
老門東
项目定位
南京历史文化商业步行街区 城市怀旧和深度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
展现老城南的历史积淀和保护复兴 具有“南京记忆”内涵的旅游目的地 民俗文化、休闲文化和市井文化汇集之地
文化街区采用老料、老工艺按照传统样式,小规模、渐进式 的复建传统中式木质建筑、马头墙,使其与老城南街巷肌理 保持一种高度的吻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