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作者:王晓姗学号:院、系: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班级:海事管理071指导教师:朱春江二○一○年六月二日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摘要作为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集地理、区位、政策、技术等优势于一身,但其发展速度却是相对缓慢的,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本文从连云港的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区位特点等方面着手分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以宁波港、日照港为比较对象,借鉴其成功经验,从而提出加快连云港港发展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连云港港发展现状前景Simp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of Lianyungang PortAbstractAs China's first batch of open coastal cities, Lianyungang is a Collection of geography, location, policy, technology and other advantages. But its growth rate is relatively slow. We have to consider about thi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Lianyungang Port in the need to address problems by analys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from Lianyunga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city’s characristic, the main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city’s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from some successful city’s experience such as Ningbo Port and Rizhao Port.Key words:port in Liangyungang;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prospect目录第一章连云港港概况连云港港位于太平洋西海岸、中国黄海之滨,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
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现为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1]。
连云港港目前拥有包括集装箱、煤炭、矿石、客滚、件杂货等在内的各类码头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通航关系,辟有至欧洲、美洲、中东、东北亚、东南亚等集装箱和货运班轮航线40多条,并开通了至韩国仁川、平泽两条大型客箱班轮航线。
作为名副其实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港承担了大陆桥过境集装箱运量的90%以上。
2009年为止,连云港港口吞吐量已突破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了300万TEU大关。
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解读》[2]中规划,连云港港未来将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主体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
近年来,中央、江苏全省都加大了对连云港港的支持力度,望其成为中国沿海连接南北的中间环节以及沟通陇海线经济发展与沿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纽带,连云港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在这一大背景下,连云港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连云港港未来的发展乐观地表示到:根据腹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综合分析影响港口吞吐量发展的各种相关因素,预测连云港港2010及2020年吞吐量将达亿吨和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340万TEU和800万TEU。
第二章连云港港的区位特点所谓“区位”是指所在地区自然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坐标”,属于空间资源。
地理位置优越连云港港是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联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与主要出口市场日本和韩国港口相毗邻。
它既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又是连接太平洋西岸于大西洋东岸大陆桥运输的国际枢纽,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区域经济地位重要连云港港不仅处于连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与亚欧经济圈、渤海湾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区“十”字节点位置,又是我国唯一横贯东中西三大地带的陇海兰新铁路与连接万里海疆的黄金海岸的“T”字型交汇点。
通过连云港这个交汇点,加强陇海线经济发展与沿海经济发展的沟通与交融,以带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3]。
第三章 连云港港的发展现状连云港市经济发展概况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052006200720082009年份G D P /亿元连云港市近年来积极实施 “开放兴市”战略,在加快港口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向外经济,经济增长迅速。
如图3-1所示可以看出,连云港市2009年的GDP 为亿元,比2005年的亿元翻了一番还多。
对于向连云港这样的港口城市来说,港口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经济是密不可分的。
连云港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图3-1 2005年~2009年连云港市GDP 变化情为连云港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
因此,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培育壮大城市化经济,才能逐渐实现了港口与城市的互促联动,协调发展。
连云港港口吞吐量及集装箱运量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052006200720082009年份港口吞吐量/万吨50100150200250300350集装箱运量/万T E U迈入21世纪以来,连云港港口业务发展迅速,连云港港口吞吐量连续6年实现千万吨级大跨越,一举从2000年的2708万吨提升至2007年的8506吨,集装箱突破200万TEU 。
随着港口各项条件的发展,到2009年为止,连云港港图3-2 2005年~2009年连云港港口吞吐量及集装箱运量口吞吐量已突破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了300万TEU,成为了上海港和青岛港之间的干线大港。
虽然从80年代到21世纪初,连云港港虽然也有一定的发展,吞吐量80年代的七、八百万吨,增长到2009年突破亿吨,但与全国兄弟港口相比,港口的吞吐量还是有一点差距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
全国超亿吨的港口在2004年就已经达到八个之多,除此之外吞吐量排在连云港港前面的还有舟山港、日照港、营口港和福州港[4]。
在港口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连云港港发展速度如此缓慢的原因究竟在哪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我们目前必须深思的现实问题。
其他港口发展状况要想更好更全面的分析出连云港港发展速度如此缓慢的原因,以及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速连云港港的发展,孤立地从其自身来找原因显然是不够的。
要做到更好更全面就必须同发展较为快速的港口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来推动连云港港又好又快的发展。
3.3.1 宁波--舟山港宁波--舟山港在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分别从港口建设、人才建设、科技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手,使其逐渐朝着河、海兼备的综合性国际大港迈步。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了亿吨,位居全球海港吞吐量首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3万TEU[5]。
这样骄人的成绩把连云港港的亿吨,300万TEU远远地摔在了身后。
3.3.2 日照港日照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国北方天然的深水良港。
日照港不断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并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实施了一系列科学强港的措施,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港城一体化” [6]战略和打造“信息港”形象[7]的战略。
日照港大力推动港口和城市的互促联动,协调发展,并坚持以信息化建设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力,逐渐成为一个信息大港,从而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并跨入了亿吨大港的行列。
这些都可以给连云港港改变当前落后局面,快速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第四章制约连云港港口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宁波港与日照港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并结合连云港港自身的现状,我们可以大体总结出制约连云港港口发展的主要因素:内在因素4.1.1 连云港市经济不够发达连云港市最先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经济发展比较迟缓的,这主要由于连云港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链和较好的。
商品流通市场。
而且其所依托的腹地主要是以能源、原材料及初级加工品运输为主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的地区,腹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制约了连云港港的发展规模和水平[8]。
4.1.2 早期缺乏对港口建设的重视连云港建港时间虽然较长,但其建设发展未得到足够重视,从单一的能源输出港发展到综合性港口,运输规模扩大了,但港口功能没有实质性变化,临港工业处在起步阶段,港口的商业功能仍较为薄弱,港口客运功能没有恢复。
连云港港在1982—1998年间陆续完成了庙岭一期煤码头工程一个万吨级与一个万吨级码头、三突堤4个一万吨级码头、6700米的拦海大堤、庙岭二期工程的2个木材码头、2个集装箱码头与一个万吨级散粮码头、墟沟一期工程的4个一万吨级与2个万吨级码头的建设。
但当时许多人满足于现状,缺乏对长远发展的考虑,在1998—2002年期间就没有新的大中型建设项目[8]。
这也导致连云港港的硬件条件(吞吐量、航道、码头等)越来越难以满足国际贸易的需求,港口码头不适应船舶的靠泊要求,甚至出现了压船压港的现象。
4.1.3 港口服务意识不高虽然连云港港与其他兄弟港口相比,在陇海线有着一定距离优势,但在目前交通发达的情况下,距离的优势已不再明显。
要想提高港口自身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努力提升口岸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等软硬件条件。
而正是因为连云港港口忽视港口服务的重要性,难以赢得客户的长期信赖,争取不到更多的货源,这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港口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4.1.4 专门人才的匮乏从时间范围来看,一个主要港口城市的发展,人才资源的供给是缔造软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人才层次和结构上的不合理,阻碍了连云港港管理水平的提升,制约了连云港港更好的按照市场经济办事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