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彭宇案”的看法
南京青年彭宇扶起被人撞伤的徐老太,却被告上法庭,索要医药费;湖北武汉电动车师傅救起摔倒的八旬老人,却反被冤枉,要求赔钱……接连再三的“彭宇案”引起社会的轩然大波,民众再也“不敢”救人,好心人越来越少,这又使得高龄老人因为摔倒无人救助而或死或伤……那么,当我们遇到如此事件,又应该如何做呢?我们应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弘扬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美德?
在“彭宇案”中,徐老太有权势、有人证,而彭宇寡不敌众,败诉。
法官并没有了解到事实的真相便妄下定论,这样的法官是失败的,而中国的法律也是失败的。
法律本是对与错的分界线,是道德最低的底线,道德与法律本应该保护高尚的人,惩罚卑鄙的人,可是在“彭宇案”中,道德的底线——法律,却惩罚了高尚品德的人,使真正的罪魁祸首逃之夭夭,让一些有意“碰瓷”的人阴谋得逞,告诉我们“救人是要付出代价的”,这难道不是一个可笑的悖论吗?
让我们再来看看国外的人们遇到这种事件又是怎么做的:美国丽莎救助遭遇车祸的女子,女子被救后瘫痪,将丽莎告上法院,而在这时,加州议会颁出“好心人免责条例”——无偿对别人进行帮助的人享有法律责任上的赦免,使丽莎受到保护。
这就是法律的善意,使道德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我认为,中国的法律也应该如此。
我们应该完善中国法律的规章制度,保护品德高尚的人,不让不怀好意的人阴谋得逞。
只有让道德受到法律的保护,才能使社会和谐,建造一个有道德的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