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

《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节奏、旋律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聆听《拉德斯基进行曲》,进一步了解音乐的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拉德斯基进行曲》风格特点,想象乐曲描绘的场景。

教学重点
欣赏歌曲并了解进行曲在节拍、速度、情绪、节奏、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情绪给进行曲分段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讲解。

学法指导
聆听、参与、体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
老师哼唱一段旋律,问学生旋律是否熟悉;
2、随音乐律动,进而感受音乐:
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的A段a主题,让学生跟着老师随着音乐进行律动,并体验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从而让学生能够融入音乐,认真感受情绪情感,在学生对音乐情绪都有了体会之后,出示课题《拉德斯基进行曲》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三、新课教学
1、作品介绍
《拉德斯基进行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也一定是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2、作者介绍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

自幼学习小提琴和音乐理论。

10岁左右在伴舞乐队中演奏中提琴。

1819年参加兰纳组织的四重奏团。

1824年兰纳将乐队一分为二,老约翰·施特劳斯任第二乐队指挥。

1825年他自己组织乐队,并发表作品。

1833年起,他率乐队到欧洲许多国家演出,受到欢迎。

1846年返回维也纳被任命为皇室舞会音乐指导。

老约翰·施特劳斯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

他所作的圆舞曲,节奏活泼,切分音和休止符应用巧妙。

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就有152首。

此外,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

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斯基进行曲》。

3、乐曲分析
《拉德斯基进行曲》D大调,2/2拍,复三部曲式,由管弦乐队演奏。

此曲子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

(1)乐曲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序奏——引子。

(2)第一部分A段为单三部曲式(a+b+a)。

其a主题是用带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写成,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描写拉德斯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

经过一个4小节的间奏过渡,接着转入第二乐段的b主题。

b主题较为抒情、明亮、妩媚。

这段音乐结束在b小调上。

(3)第二部分B段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b)。

音乐转入A大调,此段也有一个简短的引子。

B段的a主题比较活泼,与A段形成对比。

描写拉德斯基骑在马上慢步奔跑、检阅部队时的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

B段第二乐段b的音乐材料来自a主题,是它的展开,最终再现a
(4)第三部分再现乐曲第一部分A段音乐。

4、完整的听一遍《拉德斯基进行曲》,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体会,思考一下乐曲的结构以及风格。

5、知识拓展
结合乐曲让学生说说进行曲的特点。

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

进行曲特点:节奏清晰、结构方整,常用偶拍子。

进行曲类型: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庆典进行曲、凯旋进行曲等。

四、课堂小结
在合唱版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背景音乐中师生再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