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与世界联网第一课时与世界联网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与世界联网》这首歌曲,学会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体味歌曲所蕴含的宽阔胸怀和青春的可贵激情,产生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壮志豪情。
2、感受歌曲弹唱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并学会用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来表现这首歌曲的情绪,吐字咬字准确,气息流畅,行腔标准。
3、在欣赏《生命之杯》这首外国声乐作品时,扩展对男生合唱艺术风格多样性的了解。
通过模仿、哼唱的方式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内容演唱《与世界联网》,欣赏《生命之杯》。
教学重点完整地演唱歌曲,并能在吉他(或钢琴)伴奏下欢快、热情地演唱歌曲,能主动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要求学生背唱全曲,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1、课前老师准备一幅中国地图和一幅世界地图(地理课常用的那种挂图)。
2、课堂交流。
教师先将“黄河”、“海南岛”、“富士山”、“多瑙河”、“西伯利亚”、“波斯湾”、“百慕大”、“撒哈拉”、“维也纳”、“夏威夷”等歌曲中出现的地名写在黑板上或投影在屏幕上,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3、学唱歌曲《与世界联网》。
(1)要求全班学生齐声朗诵两段歌词,初步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欲望和热情。
(2)听范唱,最好能听两遍,一遍是老师的演唱,另一遍是录音(最好能有吉他弹唱的录音)。
(3)用拍手或说念的形式练习切分节奏,并反复多次直到能准确掌握。
(4)轻声哼唱旋律,注意在休止处不要拖沓,在长音处要保持拍数。
(5)赔偿歌词。
开始用轻声唱,基本常熟后则要求大声热情的演唱。
(6)加上合适的形体动作,让学生尽情的表达这首歌的奔放热情, 4.欣赏男生合唱《生命之杯》。
(1)简介世界杯足球赛。
播放世界杯中“进球集锦”,引导学生的兴趣。
(2)欣赏全曲。
要求聆听,先不要跟唱,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并能体验高潮的出现。
(3)学生哼唱。
在高潮的部分可以重点哼唱几遍。
(4)最后让学生站起来,将手臂高高举起,手拉着手,模拟比赛现场球迷的激情表演,让课堂气氛也进入高潮。
5、课堂小结:师:青春是美好的,人生是美丽的,只有把握青春、热爱生命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人生的价值,以毕生的精力去追求。
世界时精彩的,人类需要相互沟通、理解和合作,才能将它建设的更加美好。
从现在开始就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吧。
教后记:第二课时青春的旗帜在飘扬教学目标:1、学会用坚定有力的声音、热情的情绪演唱歌曲《青春的旗帜在飘扬》。
2、欣赏童声合唱《蓝色的多瑙河》,能体味歌曲轻快、愉悦、优美的旋律和充满动感的圆舞曲节奏。
3、能在“音乐大篷车”和“网络遨游”活动中,识别图片中建筑、景观的名称并说出与图片相关的歌曲、乐器、舞蹈家、音乐家或音乐作品等。
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青春旗帜在飘扬》、欣赏《蓝色的多瑙河》教学重点:能用热情的情绪、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出现的三连音的时值的掌握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新授:(一)学唱歌曲《青春的旗帜在飘扬》导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世人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的主旋律被填上歌词演唱,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圣—桑斯《天鹅》以及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根据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中《大进行曲》的旋律改编的童声合唱《青春的旗帜在飘扬》,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
(1)播放歌曲范唱。
(2)提问。
(3)三连音节奏练习:(4)识谱学唱。
(5)填词演唱。
(6)旋律特点。
(7)齐唱歌曲。
(二)欣赏歌曲《蓝色的多瑙河》。
(1)歌曲简介。
(2)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特点。
(3)启发学生说出歌曲表达的情感。
(4)学唱歌曲片段。
(三)音乐大篷车。
(1)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下列图片中世界各国的音乐风光。
(2)“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的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选择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图片,并说一说从该建筑上联想到哪些音乐作品,为什么,3、本课小结。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世人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原本多为器乐曲)的主旋律被填上歌词,并且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如贝多芬的《月光》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青春的旗帜在飘扬》,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与美好,我们更应该以我们有限的生命,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不能辜负学校、家长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教后记:第三课时八孔竖笛吹奏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竖笛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建立起学习竖笛的信心。
2、使学生初步了解竖笛的构造,学会演奏《乘着歌声的翅膀》。
3、学会5、6、7、三个音的奏法及其三个音以类的练习曲,并能够用所学的三个音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重点掌握竖笛“缓吹”的方法并学习5、6、7三音及以内的练习曲。
教学难点全闭音孔“按指”的技巧并用所学的三个音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具准备八孔竖笛构造及演奏姿势图、竖笛演奏曲音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听一首由竖笛演奏的音响作品,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演奏的,(笛子、长笛、竖笛)师:同学们也能用竖笛演奏那多好啊,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学习竖笛的吹奏方法。
2、板书课题:八孔竖笛演奏方法三、新课教学1、八孔竖笛简介(1)出示图片。
(2)介绍竖笛来源。
八孔竖笛原名 Recorder,起源于意大利,后来逐渐流行于欧美各国,历代皆拥有著名竖笛演奏家。
本世纪以来,八孔竖笛为教育领域所重视,在许多国家中为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所采用。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已经将竖笛确定为器乐教学的选用乐器。
(3)简介八孔竖笛的构造、发音原理师:观察自己的竖笛,猜猜竖笛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叫什么名字,(生讨论)师:我们要学习吹奏的高音八孔竖笛,是一种从顶端吹奏的小型哨嘴笛,分为笛头、笛身、笛尾三个部分(观看幻灯片画面上竖笛构造图)。
它音色柔和、甜美,可任意转调极富有歌唱性。
这种笛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手指指距近,吹奏时气息用量小,很适合我们小学生学习、演奏。
它的演奏形式多样,可以独奏、重奏、合奏,大家听高年级学生用竖笛吹奏的独奏、合奏曲(放录音)。
)吹奏竖笛应该注意卫生。
可准备干净手帕,用后及时擦洗。
提醒学生不要(4 交换使用竖笛,以防“病从口入”。
2、学习吹奏竖笛的姿势(1) 持笛方法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拇指按住笛身背面上方孔为零孔,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1、2、3孔。
右手拇指轻抵住笛身背面中间,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4、5、6、7孔。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2) 演奏姿势介绍演奏姿势:分坐姿、站姿两种。
不论哪种姿势,身体都要自然端正,竖笛于身体的夹角保持40 度左右,肩放松,上臂自然下垂。
手指、手腕放松,用第一关节的指腹按音孔,指控与音孔平行,开放音孔,手指不易抬得过高。
进行按指练习:指名演奏姿势好的学生做示范。
要求嘴角微内收,双唇放松而有控制的含住吹口,含入的深度约一公分。
3、介绍吹奏的方法气流强弱不同,也能获得不同的音高。
如:开同一个音孔,气流强,获得的音则高,气流弱,获得的音则低。
所以,同学们要练习好气息控制。
根据音高吹气,力量恰当,使发音既轻松又充分,音色圆润明亮,全闭音孔必须缓吹,犹如在近距离吹一支蜡烛底火苗,使之充分颤动而不熄灭。
四、乐曲欣赏竖笛练习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欣赏五、学生练习:《乘着歌声的翅膀》六、课堂小结1 、鼓励性谈话,增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2 、布置课外作业,吹奏练习《小宝宝要睡觉》1= C 3/45 -6 |7 - - | 7 - 6 | 5 - - | 5 - 7 | 6 - 5 | 6 - - |6- - |5 –6 |7 - - | 7 - 6 | 5 - - | 5 - 7 | 6 - 6 | 5 - - |5 - -||教后记:第二单元流星雨第一课时《和我一起去探秘吧》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和我一起去探秘吧》,能用声音表达探索科学奥秘的迫切心情,两声部统一和谐。
2、能专心聆听乐曲,积极参与音乐创编,在演唱、欣赏和创编活动中产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教学内容1.、唱:《和我一起去探秘吧》2、欣赏:《地平线》3、创编一小段音乐,献给中国的宇宙探索者教学重点:演唱、体验教学难点:音乐创编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学生自愿结成小组,确定一个主题,用乐器、人声、生活用品等创编一段音乐,表现神秘的星空或奇特的自然现象。
二、导入:教师:世界上有多少未知,多少奥秘,无穷无尽的问题激发我们去求知,鼓励我们去探索。
一群北大学子怀着对专业的热爱,创编了歌曲《和我一起去探秘吧》.三、新课:(1) 学唱:《和我一起去探索吧》1、熟悉歌曲学生集体朗诵歌词教师:点评歌词创作,学生发言教师补充:歌词生活化,富有情感,充满求知欲望和浪漫色彩欣赏歌曲(播放歌曲范唱CD)明确欣赏要求:进一步熟悉歌曲内容,熟悉旋律,把握情感 2、学唱歌曲学生跟琴声学唱歌曲,注意切分音3、讨论歌曲处理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表达、曲式结构、高潮所在,讨论力度、速度的处理,人声安排。
4、演唱歌曲中等速度,轻声演唱,如同诉说心愿,高潮处力度有所加强。
也可请学生领唱,或男女生分段唱、齐唱。
(2) 欣赏《地平线》1、谈话过度2、欣赏并交流交流感受教师小结:《地平线》:作于1985年,作曲家叶小刚当时正在飞机上,她从万米高空向下俯视,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变成了一条线,起伏的山川、曲折的道路,全都融化在无穷的地平线中。
深有感触的作曲家受到启发,他采用现代技法,汲取藏戏,蒙古古典歌舞和蒙古民间音乐中的特点,创作了这首乐曲,从外部世界的描摹,深入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
3、音乐创编(1)学生分小组进一步明确主题,合作演奏,修改课前创编的音乐。
(2)全班交流(3)对各小组的创编和演奏作出评价。
四、本课小结:五、教后记:第二课时《高兴就好》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高兴就好》,并能对说唱风格的歌曲做出适当的评价。
2、能专心聆听乐曲,积极参与音乐创编,在演唱、欣赏和创编活动中产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3、能搜集相关资料,丰富课堂学习。
教学内容1.、唱:《高兴就好》2、欣赏:《行星》3、创编一小段音乐,献给中国的宇宙探索者教学重点:演唱、体验教学难点:音乐创编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二、新课:歌曲《高兴就好》、《行星》介绍1、学唱:《和我一起去探索吧》2、熟悉歌曲学生集体朗诵歌词教师:点评歌词创作,学生发言教师补充:歌词生活化,富有情感,充满求知欲望和浪漫色彩欣赏歌曲(播放歌曲范唱CD)明确欣赏要求:进一步熟悉歌曲内容,熟悉旋律,把握情感3、学唱歌曲学生跟琴声学唱歌曲,注意切分音及说唱唱法4、讨论歌曲处理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表达、曲式结构、高潮所在,讨论力度、速度的处理,人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