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重庆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重庆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B.经过不断的试验,反复的推敲,关键难题一旦被攻克,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C.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郁积在诗人心中的“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D.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2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B.汉语是什么?汉语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受过宫刑者的《史记》,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C.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

”这的确是切身经验之谈。

D.自共享公共单车项目“摩拜单车”在武汉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廉价、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3 . 下面句子的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C.胡适先生所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一生,紧扣母亲的特点选材,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先具体叙述,最后概括叙述,令读者感到遗憾的只是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过于单一。

D.故意言过其实,对人或事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特点,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4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汹涌(rǒng)劫掠(lüè)骈进(pián)心无旁骛(wù)B.娉婷(pìmg)涵养(hán)瞥见(piē)根深蒂固(dì)C.冠冕(guān)箴言(zhēn)宽宥(yǒu)鸠占鹊巢(jiū)D.恪守(kè)坍塌(tān)豢养(huàn)矫揉造作(jiǎo)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窠果(kē)撺掇(cuǎn)忧心忡忡(chōng)B.豢养(huàn)诡谲(jué)唯妙唯肖(wéi)C.嗔怪(chēn)愧赧(nǎn)信手拈来(niān)D.修葺(róng)褶皱(zhě)摩肩接踵(zhǒng)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一文,完成小题。

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是泰兴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51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____平方米,比紧邻的襟江书院大7倍多,还有地下建筑面积____平方米。

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以老县衙的重建和恢复为基础,重现古县衙的历史风貌,内设博物馆、名人馆、规划馆等三馆,以表现泰兴的人、物、城为主线,将城市沿革、历史名人、文化遗存、馆藏文物、现代城市风貌、城市发展远景融为一体,充分展示泰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

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三馆一体,展示内容既全面丰富又精炼浓缩,既重点突出又避免重复,力求挖掘泰兴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浓缩历史,突出典型,展现现代,描绘未来,使之成为泰兴城市发展(历史、现在及未来)演化的窗口,让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受众“一站式”认识泰兴,体会泰兴,祝福泰兴。

6 . 对上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博览中心的思想内涵是力求挖掘泰兴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浓缩历史,展现现代,描绘未来。

B.文化博览中心内设博物馆、名人馆、图书馆等三馆。

C.文化博览中心重现古县衙的历史风貌,拥有不少文化遗存、馆藏文物。

D.文化博览中心是泰兴城市发展演化的窗口,是了解认识泰兴的好途径。

7 . 请说说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母爱的硬度叶浅韵①关于母亲的很多故事,我都是从祖母的口中慢慢得知的。

长大以后,我甚至忘记了母亲怀抱的味道,回避和拒绝她任何形式的亲近和主动示好,似乎只有和她对抗着、沉默着、屈从着才是我与母亲之间最恰当的距离。

②母亲很勤快。

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

她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波浪花纹的紫色毛衣,如今我都还记忆犹新。

③母亲除了种菜还大搞养殖,圈里养着十多头猪,猪菜的事情分配给她的孩子们,柴火的事情她亲自带领孩子们去山上,在她锋利的斧头下,不一会儿功夫就能满载而归。

我总是不能忘记我们以弱小的肩膀背起不堪重负的担子,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母亲巴不得一次就把山背到家里。

每当我发出怨言与抗议,母亲就会骂我偷懒,并立刻举出我的小伙伴们谁比我小但背得比我还多的例子。

④在母亲的辛劳付出之下,一个家过得红红火火,这让她在家里的地位显得至高无上。

⑤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从来不肯松懈的,总是严厉地要求她的每一个孩子。

常常是我们在外犯了错回来,劈头就会挨一顿棍棒,等父亲回来也许还会第二次挨打。

我们家的正门背后竖着一根根细细的棍子,那是她的家法。

它们侵略过母亲每一个孩子的身体,一棍棍抽下去,先是白白的一道道的痕迹,后已分不清痕迹间的距离。

她永远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遵行“小树不剪不成材”的成长规律。

⑥母亲给我的爱总是很坚硬,她除了不断的要求与责备,就是严厉。

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六岁就被送去五里外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

她喜欢关心考试的结果。

每一次我考得九十分以上,她总是要怀疑我是抄袭别人的,即使那已经是全班最高分。

如果偶然考低了,她定会拉着我脏脏的小手,指着我破了的脚尖,责骂我是个贪玩的孩子。

⑦母亲高高地扬着家法,训斥我、恐吓我说:“丫头,你念不好书,就甭想吃饭,甭想整天疯跑,将来我就把你嫁到大山深处去。

”那时候的我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惶恐。

见祖母一把将我拉进怀里,母亲不高兴地说这孩子要是将来不成气候定是祖母的责任。

扔下些伤祖母的话,她一溜烟又到她的地里去侍弄她的白菜黄瓜们了,我想它们看到母亲的温情定是比我们多多了。

祖母总是一边抚慰我一边给我讲“一只羊过河十只羊过河”的道理,鼓励我做好领头羊,给弟弟妹妹们作出好榜样。

⑧母亲的四个孩子一个个变成凤凰飞到了梧桐树上,她暴力的教育模式迅速在周围的村庄里推广开来。

这时候的母亲再没有举起过手中的棍棒,说话的声音也日渐温柔,甚至偶尔会当面表扬下我,我在不知所措间眼里装满了泪水,我知道那是一种久违的情愫涌动而出。

⑨我一直不敢把对母亲心底的这种敬畏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哪怕是在文字里。

从小到大的作文里,一次也没有过关于母爱的记载。

对于我的母亲我是羞愧的。

我安然地享受着她的付出,习惯地接过她的给予。

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

于是,我与母亲就习惯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峙着,直到我有了孩子。

⑩回忆是一场温暖的绽放,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正是母亲有硬度的爱,抚平了我内心所有的脆弱,给了我足够的坚强。

(本文略有改动)8 . 整体感知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爱的硬度”体现在哪些事上。

9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

”10 . 结合文意,请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

”11 . 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好处?三、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①。

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

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②,或至百二三十岁。

……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③,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

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

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苏轼《和桃源诗序》注释:①多过其实:很多都夸大其词。

②寿:长寿。

③五味:这里指日常的调味品。

12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无论魏晋(______)(2)便扶向路(______)(3)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______)(4)或至百二三十岁(______)13 . 找出与甲文“具答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辍耕之垄上B.无丝竹之乱耳C.奉命于危难之间D.属予作文以记之14 . 翻译下列句子。

(1)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 通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1)甲、乙两文写再寻“桃花源”,各有怎样的结果?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认为“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你对《桃花源记》有何看法?请简要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 《曹刿论战》中,为什么略写作战经过,在“齐人三鼓”后曹刿才说可以进攻,在“视”“望”以后曹刿才说可以追击?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四、情景默写17 . 理解性默写(六)(1)《三峡》中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的三峡江水之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中描写高猿鸣叫之声,渲染出三峡之秋凄清萧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院中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富贵不能淫》中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