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文豪有那些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文豪有那些

屈原
屈平(约前 340-约前 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又自云名正则,
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 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 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 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 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苏轼
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 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 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 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 的大家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文豪有那些
1 日—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甘肃秦安 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李 白即出生于此。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州,曾任翰林供奉。因 称李翰林。贺之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称李谪仙。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李 白的,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为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 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朝文学家, 哲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贞元八年(七 九二)进士,与柳宗韩愈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合称为 “唐宋八大家”,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著有《韩 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 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白居易
白居易(┐┐2 年~846 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 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 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 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086 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临川人(今 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被 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 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 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 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 越的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 称“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 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诗歌《踏莎行》。并著 作著名的《醉翁亭记》。
曹雪芹
曹雪芹(约 1715.6.12~约 1763),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 芹溪。清代小说家,诗人。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
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 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下《红 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 《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 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柳宗元
柳宗元(┐┐3 年—819 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 “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 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唐代宗大历八 年(┐┐3 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杜甫
杜甫(712—┐┐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现实主*义诗人。原 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 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 遗、杜工部。他的诗约 1500 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