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用户:网上审批系统的使用者,每位在系统中注册成 功的个人都成为该系统的用户。 (2)角色:每位用户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不同角色的用 户对系统的操作不同。 (3)权限: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权限,权限是用来决定不 同角色的用户可以使用系统的不同部分。例如角色为项目 负责人的用户有权限对用户递交的申请进行批阅,而一般 用户则只能查询或递交申请等。 (4)流程:指从某一用户递交申请开始至最终审批人结束 审批并将结果反馈为止的整个执行过程,一次完整地申请 审批过程的完成也就是一次流程的完成。 (5)任务:每次接收需要审批的申请为一个任务,用户递 交任务,拥有审批权限的人执行该任务、结束该任务或者 递交下一任务。 (6)节点:流程的流经途径或者当前任务的位置。 (7)规则:任务从一个节点到达另一个节点的条件以及审 批项目当前的状态信息
谢 谢 各 位 老 师!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工作流管理的概念在8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但由于当时计算 机技术的制约,一直不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国内外很多的大学和 研究机构开展设立了大量的工作流研究项目,并且取得了许多研 究成果,对工作流技术发展作出了非常积极的贡献。基于分布式 主动数据库技术的工作流管理系统WIDE、达特茅斯大学研究的基 于可移动代理的工作流系统DartFlow、苏黎世大学开发的基于事 件的工作流运行服务平台EVE、清华大学开发研究的用于集成制 造的工作流管理系统CIMFlow、和西北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 研究的基于信牌驱动式的工作流计算模型工作流管理系统等等[49]。 工作流管理技术已渐渐发展成一项成熟的技术,它的核心是提高 组织内的业务过程的效率,并且在组织内部也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但是,业务过程管理的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今的企业为了 提高竞争力,不断地扩大规模,开发市场、业务过程经常涉及分 布在不同的地域的资源,需要分布式管理, 并建立支持这种过程管 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是当今工作流领域的研究热点。
◆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
工作流属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SCW)的一部分。后者是普 遍地研究一个群体如何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实现协同工作的。而 采用流软件,使用者只需在电脑上填写有关表单,会按照定义 好的流程自动往下跑,下一级审批者将会收到相关资料,并可 以根据需要修改、跟踪、管理、查询、统计、打印等,大大提 高了效率,实现了知识管理,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对此开发一个会议申请审批软件。
系统总体结构图
专项会议,例会申请相关流程图: 专项会议,例会申请相关流程图:
专项会议,例会申请相关流程图: 专项会议,例会申请相关流程图:
研究方法和措施:
该系统采用静态审批,由系统管理员或者有权限的用户事先规定 好流程步骤即每个节点的审批人角色,申请审批的过程将根据安排好 的顺序一步步递交给该角色的审批人。申请者只需要填写必要的申报 信息,系统自动根据事先定好的步骤和规则将申请递交给的审批人; 而审批人接收到任务时也不需要考虑下一步该怎么操作,只需要对申 请进行批阅,系统自动根据其批阅的结果和步骤根据规则决定下一步 的操作。
重点及难点:
(1)现实审批人发生变化的问题。角色同用户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申请人可以根据需要同时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角色,该角色的所有用户 将同时收到审批的提醒,当某个审批人不在或者某角色用户空缺时也 不会影响工作流程。 (2)审批权限问题。只有授予权限的审批人才能打开审批页面。当某 个任务结束时,拥有执行该任务权限的所有用户的权限消失,即审批 该任务的页面将不会被任何用户打开,包括收到审批消息的审批人。 (3)二次审批问题,即如何阻止拥有相同审批权限的人重复审批某个 申请。当具有权限的不同用户同时打开审批页面时,最先审批确定的 人完成任务,其它审批人再次执行时无效。本文所提出的将基于角色 和任务的两种权限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通用性、安全性、灵活性、实 效性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改进。
[1]史美林,杨光信,向勇,伍尚广.WFMS工作流管理系统.计算机学报,1999(22) [2]叶立新,陈闲中,郑航,罗成平.基于工作流技术的OA系统模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6 [3]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4]姜朋慧,姜志红,须德.工作流系统中路由图构造问题,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12 [5]李建强,范玉顺.一种工作流模型的性能分析方法.计算机学报,2003.5 [6]范玉顺,吴澄,工作流管理技术研究与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0.2 [7]林慧苹,范玉顺,吴澄.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调度方法.清华大学学报,2003(43-3) [8]林慧苹,范玉顺,吴澄.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企业业务过程评价方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1.1249 [9]时培芳.基于UML的工作流建模研究.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0]刘福顺.基于WEB技术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成都:2006,4. [11]杨晓南,甘正华.数据库系统开发设计结构功能与特点[J].2006(4):19-20 [12]卢潇主编.软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 [13]Jean Bacon、Tim Harris编著,Operating System Concurrent and Distributed Software Design[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14]Building Secure Software(How to Avoid Security Problems the Right Way).john Vie g a McGraw[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 Gary
导师: 导师:徐淑萍 学生: 学生:,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情况 论文选题的背景,
研究方案及主要内容、 研究方案及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措施
研究的主要难点及重点, 研究的主要难点及重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参考文献
◆背景: 背景:
在企业,起决定,决策,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最基本,最常用, 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是会议。在由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和我国 国家充分体现人权和民主的今天,在党和国家反复强调反腐倡廉 的今天,凡呈通过会议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集 思广义,民主监督,既可以阻止个人专权,遏制领导干部以权谋 私和其他各种腐败行为,也可以减少决策失误,使工作少走弯路, 错路,节省时间,避免损失,励精图治,促进进步。
[15] AMIT SHETH. An Overview of Workflow Management: From Process Modeling to Workflow Automation Infrastructure. University of Georgia, LSDIS Lab, Department of C.S.,415GSRC,Athens,GA30602
前期已开展工作:
对会议的一些流程做了明确的需求分析,了解会议申请和审批的一些 流程,以此为前提,做相应的开发,为后期的实现提供参考。
第 1-- 3 报告。 第 4-- 5 第 6--12 期总结。 第 13—15 第 16—17 第 18
周:查阅书籍资料,学习相关软件,准备开题 周:分析设计任务,设计总体方案。 周:模块设计以及设计相关外文资料翻译;中 周:模块设计、系统调试,论文初稿。 周:系统测试修改、毕业论文第二稿排版打印。 周:论文定稿,答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