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例如:一个正方形,若把其画在纸上,其轮廓就固定下来了,它不会 再有产生别的形状的可能性,而对立体形态来说,一个平面的正方形 投影是不能确定该立体的形状,它至少需要三个角度的投影才能确定 其外观形状。
在平面中,对材料的加工是作为视觉效果完成的,完全类似于绘画中的概念。 而在立体构成中,除此还作为材质感、肌理、空间感以及触感的效果(也就 是通过材料和加工的体验,着重追求形态创造的各种变法)。
面要素
色泽
是占据三度空间的材料的表面色彩,它受 到光影效果、工艺技术、材料质地等多种 因素制约,追求色彩的审美心理效应,追 求色彩与材料、技术等物理效能的协调。
立体构成的色彩包括形体的本色和经过人 为处理过的色两个部分
色彩要素
肌理
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 感和视觉质感
1921年未来派的马利内奇发表的触觉主义宣 言,标志着将肌理作为造型要素,并以新的 观念来评价的开始
四、立体构成的应用
建筑
贝隶名的卢浮宫拿破仑广场的玻璃金字塔
建筑构成
城市雕塑
城市公共艺术
城市公共艺术
陶艺
工业产品设计
服装设计
包装设计
立体构成的研究对象
1、形体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空间) 2、制作形态的材料 3、形式要素(形体关系问题。从平衡、对
早期的包豪斯将触感练习导入设计基础教程
肌理
肌理
肌理
肌理
2.立体构成的材料
立体构成是采用各种类型的材料,是通过一定的加工制作从而去构成立体的形态。因 此,材料就成为立体构成的重要研究对象,从形态来看可将材料归纳为三种类型:
A 线材——是一种线状的材料,有很强的运动感和紧张感。(绳子、毛线、电线、铁 丝、筷子、牙签、笔、吸管等)
2 立体构成对于普通教育和人们的审美素质教育也有重要意义。
三、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
1.培养造型的构思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学生遇到
。 问题无从下手,或过于依赖参考资料的不良学习方法
2 培养立体感觉:由从平面形态思维到立体形态思维的模式转变,
树立三维空间概念。
感觉是指人的直观判断力。立体感觉是对形的体量把握,这与平面的 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平面形态是靠轮廓去把握的,一个平面只能决定 一个轮廓,观察,均能看到不同的形态。
要素。 A、形状:点、线、面、体是构成立体构成最基本的造型元素 B、肌理:材料表面的质地。如光洁或粗糙等 C、色泽:材料表面的色彩、深浅、纯度、冷暖变化
(2) 构成要素:A、材料的属性及形态特征(硬材,软材、液体)
B、 加工方法和构造式样。
点要素
点要素
点要素
线要素
线要素
线要素
线要素
面要素(安藤作品)
称、对比、韵律、意境等方面)
立体构成的学习方法
一、从无到有、学会创造
1、想象力的训练 2、灵感的获得 二、第一自然到第二自然。完成信息的吸纳转换 观察自然---筛选自然元素---提炼可用元素--设计拓 展 1、学会观察自然:自然是伟大的设计师。
2、学会借鉴、借鉴物体属性进行 筛选
3、有机形体的获得:自然世界“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学会提炼可用元素。体现了人 类对自然形体的感受和创造。欣赏和追求。 符合中国人“天人合一”,追求自然和谐 的主题。
立体与平面形态有不 同之处:立体形态必 须立得住,并有一定 的牢固度,为此美的 追求必须建立在满足 物理学重心规律和结 构秩序的基础上。
3 提高表现技巧
A 完整、准确的表现立体 形态。在创造立体形态时 要注意其各个角度的变化。 此外,立体形态与空间又 是不可分割的,在考虑立 体形态的同时,还要兼顾 其空隙(空间)的变化。
九、立体构成中形的语意
例如:弧线给人阴柔、圆滑。直线给人刚硬,呆 板。细线给人纤细、粗线给人粗矿。等。通过这 种方程式来使我们获得敏锐的感受能力。。
十、立体构成中材料和结构的训练。
能使我们合理使用材料、提高造型和动手能力。
五、立体构成的基本造型要素
1 立体构成具有两大基本的造型要素: (1)形态要素——由材料形成的点、线、面、体、空间等构成立体形态的视觉
三、抽象能力的培养
抽象能力可以避免具象和材料带来的局限 和束缚。
四、关注生活细节、寻找普通的素材。
生活的细节(寻找亲近、轻松的感觉。)可 以带来生活情趣,更亲近、更轻松,容易 引起观者共呤。
五、对话历史、关注当下(社会责任感) 作品具备启发、警示、教育的功能
六、文化传承 七、释放自我、表达情绪。 借用造型表达情绪,用情绪去感染观者。 八、从平面走向立体。 拉坯的思维方式。
B 注重材料和加工工艺。选用不同材料其立体形态的视觉效果则有很 大区别。合理选材才能更好地表现立体形态。不同的材料其加工工艺 也不同,精良、细微的加工工艺会使立体形态大为增色。
C 认真研究和掌握形态 结构规律。立体形态的 结构均有其自身的规律 性。结构即是立体形态 的构成方式,只有熟练 掌握才能在设计中合理 运用。技巧是经验的积 累(熟能生巧)。立体 构成是一个运用实际材 料进行造型创作的操作 过程,没有固定的方向 性,因此会产生许多随 机效果,及时把握这些 偶然效果,才会迅速提 高造型的表现力。目的 是培养创造新形态、发 掘美的形态的一种思维 方法(模式)。
B 面材——也称板材,是一种平面状的材料,具有轻巧与延伸感。(硬纸板、KT板、 塑料片、玻璃片、木板等)
C 块材——是一种团块状的材料,有较强的重量感和立体空间感。(木块、泡沫、石 膏、石块等)
优选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3 立体构成主要的研究内容是:
a 材质形态;b 构成方法;c 构成规律
4 立体构成主要是以纯粹或抽象的形态为素材,按视觉的效果,运用 力学和精神力学的原理进行组合,避免细微的写实描绘和模仿的意识, 巧妙地进行设想,从而构成理想的形态。
二、立体构成教育的意义
1 立体构成是三大构成基础教学之一,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 艺术贵在创新——第一个!破坏即是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