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入学年月__2008年4月_姓名__袁电奇_____学号_0826130030__专业_ 语文教育 _学习中心_濮阳市图书馆指导教师___王原璞 ____完成时间2010年_2 月_22_日目录摘要 (2)一、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3)1、原因家庭 (3)2、学校原因 (3)3、社会原因 (3)二、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后进生转化 (3)(一)以学校、班级为主阵地,班主任为主力做好转化工作 (4)1、关心热爱尊重信任 (4)2、挖掘积极因素,激发上进心 (4)3、注意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 (4)4开展“一帮一”活动 (5)5发挥班集体在转化工作中的作用 (5)6转化后进生必须持之以恒 (6)(二)争取家长的大力配合,形成转化合力 (6)三、结束语 (6)参考文献 (7)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摘要:教育转化后进生的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也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与心血。

但是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生活上多给后进生一些关爱,学习上多给后进生一些赏识,并做到因材施教,采取多方面的得力措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关键词:关心热爱尊重赏识激发兴趣因材施教持之以恒后进生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特点,除了学习成绩较差,学科作业、考试分数或评判价值低于基本的合格线以外,在道德认知上还表现为学习、生活无目标,是非观念和法制意识薄弱,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等等。

所以有些教师对班里的后进生很冷淡,甚至是反感,这往往影响到其他学生,大家都看不起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并深入研究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因为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

根据十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经验,并经过理论学习与样本实际调查,本人就小学后进生的成因以及如何有效转化小学后进生作如下简要分析:一.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进生的成因是多面的、复杂的和长期的,经常有人说差生是客观存在的,根本没有办法避免。

事实果真如此吗?俗话说的好:“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

”通过对后进生群体的分析,其成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1. 家庭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具有时代特点的家庭给教育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方面,首先是父母素质偏低。

他们虽想望子成龙,但却教子无方;有的对子女过度宠爱,使孩子个性发展偏离了正常轨道,表现出“溺爱综合症”的种种迹象。

其次是“代沟”严重。

父母由于家庭和年龄原因,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生事物快,思想新潮,两代人的沟通存在着障碍。

再次是父母“失职”。

父母整天为了生计而忙碌,孩子由爷爷奶奶看管,而老人往往对孩子缺乏严格管理,放纵孩子的行为。

还有的是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对孩子关心不够或关注偏差。

2. 学校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后进生的出现和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者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在学校教育方面,违背教学规律,教育方法失当“逼”出后进生。

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讽刺挖苦,不留自尊;赶出教室,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态度冷淡,弃之不管……学生在学习上遭受挫折后,他们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而这些错误的方法首先会导致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仅有的兴趣也消失了,他们就会失去实现进步的目标的强烈动力;其次是会造成师生的对立,老师觉得后进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处处都鄙视他,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地对个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他们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和抗衡。

3. 社会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

在社会影响方面,首先是畸形的文化娱乐消费影响。

影视和网络游戏中暴力、色情的内容使青少年的理想观念、行为向不良的方向发展;有些娱乐场所为了经济利益用尽了手段,吸引人们盲目消费,甚至鼓励青少年学生犯罪。

其次是偏离轨道的伦理道德观念。

家庭责任感淡漠,重幼轻老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的价值取向。

第三是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部分家长对儿童青少年的投入。

培养子女的投入是巨大的,有的家长因此觉得不划算,甚至觉得子女早一点赚钱自己也可以早一点享福;或者是把钱挪作它用,有的家长舍得建气派的房子,却舍不得花钱让孩子读书,这样的家长在乡村并不少见。

二、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后进生转化由前文所述可知,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从总体情况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型,绝大多数小学后进生仍属于可引导可教育转化的群体,因此对于他们不能一概定论是坏学生。

当然也绝不能以学生“年龄小不懂事”为理由就对他们放松要求,教师要熟悉和了解后进生的不同特点,针对具体情况,客观的分析原因,然后用爱心、细心、耐心去对“症”下“药”,才能“妙手回春”。

(一)、以学校、班级为主阵地,班主任老师为主力做好转化工作1. 关心热爱尊重信任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热爱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或思想品德不端,往往在家得不到温暖,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歧视和同学的嘲笑,心里存在戒心和敌意。

教师要用深情换真情,厚爱暖心灵,真心实意关爱后进生,尊重后进生,使他们相信教师的诚意,把教师当做知心人,这样转化的时机才会到来。

学校要营造出有利于后进生转化的大环境,对思想品德不良的后进生,教师要耐心引导,认真帮助,鼓励他们进步;对学业成绩不良的后进生,教师要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优先吸收他们参加班集体活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听懂、理解,课后进行补救。

一旦有进步及时表扬。

教师对后进生只要人格上尊重,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思想上启迪,他们就会不断的改正缺点,取得进步。

曾有有一位学生,由于语文成绩很差,经常不上语文课。

经了解,他以前的语文老师时曾说过他笨,他便产生了消极情绪,总认为自己天生学不好语文。

这种心理障碍,导致他每上语文课都紧张得什么都听不进去,如此恶性循环,这位学生便对数学产生了厌恶情绪。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便多次找他谈心,分析其长处,竖立他的自信心,同时帮他补习功课,并经常找出其点滴进步在班里表扬。

一段时间后,这位学生的语文成绩明显提高,他本人也比过去活跃、开朗多了。

春节时,他送我一张自制的贺卡,上面这样写道:“尊敬的老师,是您使我知道自己并不笨,我会加倍努力,谢谢您。

”2.挖掘积极因素,激发上进心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

”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赞赏、表扬、激励的运用极为重要。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会有某方面的闪光点。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

”及时肯定和表扬后进生,哪怕是一丁点儿长处,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去强化它、发展它、扩大他。

要善于抓住这一丁点儿长处和“闪光点”作为转化突破口,改善他们的心里状况,激励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不断地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学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可以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的工作,培养他们的成功感,在班集体中关注他们的心里变化,让他们在良好的集体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约束。

如我班一名男同学,脑子反应很快,可就是不努力学习,也不爱劳动,值日时总想偷跑。

我给学生讲述贫困山区同龄儿童如何艰难地与贫困抗争、想上学而上不起学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和“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应该珍惜当前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通过此项活动,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仅作了自我批评而且说:“老师,请看我的行动!”果然,他变得勤快了,也能主动帮助别人了,再也没有出现值日偷跑的现象。

班上其他几名后进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3.注意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后进生一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适宜的课堂练习,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以及后进生的学习个性,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此外还要经常与后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曾有一名女学生,她非常喜欢某位女歌星,而且模仿的声音极像,她的理想是当一名演员或歌星,可就是成绩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尽量多的给她提供发挥她特长的机会,如班上的联欢会、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等,多让她参加;另一方面,还认真教育她,只有从小努力学好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有机会实现理想。

有一次,我拿出一段歌词,对她说这是女歌星的新歌,她喜出望外,可是许多不认识的字,使她读起来结结巴巴。

然后,我告诉她,这是她经常唱的一首歌,接着,我给她讲了女歌星历尽艰辛才成名的经历,她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

这件事使她深受教育,并充分认识到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此后,她非常自觉地努力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4.开展“一帮一”活动教师针对班内情况,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与后进生结成好朋友,相互帮助,相互勉励,形成你追我赶、共同前进之势,无疑是一条转变后进生的成功经验。

因为优秀生成绩的取得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学习过程,他们摸索出了比较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相对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加上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促使他们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成为自觉的学习主体。

优秀生学习成绩的取得另大多数学生敬佩和尊重,许多学生向他们而不是老师请教学习成功的秘诀,因为同学之间进行思想交流比师生之间更融洽。

因此,鼓励和邀请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参与后进生转化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进步幅度比较大的对子要进行表扬和鼓励,并且可以设立“进步奖”,组织大家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5.发挥班集体在转化工作中的作用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健全的集体中,最有利于思想觉悟的提高,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最易于克服学生的旧思想和不良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