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传统手工艺特点
中国结
中国结不知什么时候起,现代人又把老祖宗那时候流行的饰物重新从箱子底下找出来,然后依葫芦画瓢,加上更多的想法,更多的点缀,于是,彩色丝线编扎成的粗粗细细带子,有图腾纹样的小环儿,婀娜多姿的穗坠儿,这一切构成了美丽奇特的中国结。
让人惊叹一根红绳原来可以变出这么多的花样。
别看轻这小小的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是人们追求随意、祈盼平安的一种意趣。
“结”是绳编饰品,它同我国的布艺、刺绣并称为祖国的三大手工艺品。
它朴实无华,庄重雅气。
说起中国结可谓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
“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
据文字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
”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
“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感情的字眼,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
“结”与“吉”谐音,“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流传至今。
刺绣
又称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手工工艺品之一。
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另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
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
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先后产生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其中苏州的苏绣和缂丝最为盛名。
苏州刺绣发源于苏州。
苏州女子性情柔和,心灵手巧,擅长慢针细活。
苏州绣娘有 10 多万人,家家有刺绣,户户有绣娘。
苏绣工艺是以绣针引彩线,按事先设计的花纹和色彩,在丝绸、棉布等面料上刺缀运针,通过绣迹构成花样、图案、文字以取得艺术效果。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色彩典雅、针法丰富、绣工精细的特色。
手工刺绣是中国传统的著名工艺品,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手工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开始了养蚕、缫丝了。
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手工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据中国史书《尚书》记载, 4000 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了服装“衣画裳绣”的装饰,可见中国在四五千年前,手工刺绣品已经广为流行了。
芜湖铁画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
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
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缝纫刺绣在中国民间被称之为“女红”,勤劳智慧的中国妇女将自己美好的情感倾注入针缝制之中,风格或细腻纤秀、淡洁清雅;或粗犷豪放、色彩鲜明,创造出了无数动人心弦的布艺作品。
中国古代的民间布艺主要用于服装、鞋帽、床帐、挂包、背包和其他小件的装饰(如头巾、香袋、扇带、荷包、手帕等)、玩具等。
这些生活日常用品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增强了布料的强度和耐磨能力。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中国民间布艺多用一些象征性的图形。
花卉、虫鸟、植物等表达作者祈盼吉祥,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老年人的用品多用“福、禄、寿”题材,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儿童用品常用老虎、“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图案,以取避邪镇恶,希望小孩子象小老虎一样健壮;新婚夫妇用品喜欢用鸳鸯戏水,莲(连)生贵子,鲤鱼闹莲(象征婚姻和谐)图案,期盼家庭美满,多子多福;姑娘送给情郎定情香包、手帕等,以蝴蝶翩翩起舞之形或并蒂莲花图案含蓄地表达隐藏在姑娘心底的秘密,针针线线都浸染着爱慕之情。
牙雕
历来是人们公认的高档奢侈品,有关资料显示,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利用牙角制成各种简单的饰品来装扮自己、美化生活。
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象牙刻花小盅、象牙鸟形匕、蚕纹象牙雕圆形器,就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牙雕作品。
此后,随着祖先们对现实生活和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的不懈追求,牙雕的形制与用途也由简趋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雕牙角作品,不仅精致细巧、题材广泛,其工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至唐代,牙雕越发精致完美,呈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新的雕琢技法。
其中的拨镂器更是唐代独创,至今,日本正仓院还珍藏着唐代的“红牙拨镂尺”、“绿牙拨镂尺”、“红牙拨镂琵琶拨子” 。
到了明清两代,牙雕工艺更是精品迭出,其中尤以乾隆年间的牙雕最为兴盛,其时涌现出一大批艺匠和雕刻大师,同时还形成了苏州、北京、广东、上海等地的牙雕地方流派。
苏州牙雕典雅醇厚,以小件的文房用具居多,题材来源相当广泛,人称“苏州样,广东匠” 。
北京牙雕细巧生动,由宫中的“如意馆” 玉匠兼作,民间也设有专业作坊。
广东牙雕精细工整、玲珑剔透,其料出滇南、粤西,亦有专业加工,多制作梳子、簪、环、扇及文玩等,其在汲取外来文化的同时,在技艺上不断创新,作品既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西洋文化风格,并以“工聚业精,流播闺阁” 而闻名全国。
而上海牙雕则是我国牙雕艺苑里独树一帜的奇葩,它的发展基础虽然源于苏州牙雕,但有些地方却尤胜于苏州牙雕。
它在汲取了北京牙雕、广州牙雕等地域流派精华的同时,经过了历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海纳百川,勇于开拓,遂演绎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牙雕。
其主要特点是物中有情、景中有景、情景交融、意境悠深。
主要工艺技法有人物圆雕、皮雕和镂雕细花等等,其中又以镂雕细花为最具特色。
此外,上海牙雕(海派牙雕)在人物雕刻上也很有特色,不仅在技法上以夸张的手法来求得形和神的和谐统一,而且还极善于运用其所长,去塑造人物形象,即便是仙佛也是如此,其所蕴含着的民族性、民俗性,较之其他地域流派的牙雕似乎更胜一筹。
刺绣调研市场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消费者的理性和消费意识的增强,十字绣市场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逐渐走向衰退,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型刺绣企业和产品的面市。
那么,这种新型的刺绣有什么样的优势,还会走十字绣的老路吗?为此,我们采访了天瀛仕绣坊的市场部总监李经理,请他就中国刺绣市场的状况,谈谈现代刺绣产品有什么的竞争优势。
和现代机绣相比,传统手工刺绣已经受到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近年来,身兼艺术藏品和时尚奢侈品双重身份的刺绣藏品在各个拍卖会上屡获佳绩,成交价都在百万以上,甚至上千万,这样的成交价格,让藏界无不对这些手工刺绣作品惊叹。
这些精美的绣品作品,已经不可能走进普通人的家庭,而十字绣作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条件下,精美的现代刺绣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天瀛仕绣坊李经理说:“毋庸置疑,手工刺绣具有更好的收藏价值,但现代机绣技术的发达,机绣作品的艺术效果已经可以和手工刺绣媲美。
和手工刺绣相比,机绣可以批量生产,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技术上,手工刺绣的针头表现为不规则,带有人工痕迹,针脚有点乱,而机绣则比较有规律。
这也是近几年刺绣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手工刺绣收藏费用昂贵,一些精美的机绣刺绣作品也就受到了普通大众的青睐。
像北海九龙壁、金陵十二钗、历代皇朝服侍、历代皇朝官员补子等经典刺绣产品都成为了消费者收藏和赠送亲友的首选。
”
据了解,随着机器产业的发达,传统的手工刺绣作品,正逐渐被机绣所代替,而在刺绣市场上,古代的传统作品最受消费者青睐,像清明上河图、北京九龙壁、八十七神仙卷、皇帝服饰成为消费者的首先。
天瀛仕李经理这样说:“相对来说,观赏性的产品比实用性的产品更具升值潜力,消费者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在选购时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绣品,而很多有纪念意义的绣品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像这个长城绣品,北京四合院绣品,国家领导人多次将其馈赠国际首脑,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
从李总监口里了解到,天瀛仕绣印结合的技术是国内刺绣企业中独有的一项技术,线绣油画这一系列产品就是采用的绣印结合技术。
对于绣印结合的效果和优点,李总监特意拿出了《北京四合院》绣品给我们展示,“和普通绣品相比,绣印结合的绣品画面立体感更强,颜色丰满,体现出一种独有的油画效果,这就是绣印结合技术最大的优点。
”李总监跟记者解释到。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绣品产品的真伪问题,李经理是这样认为的,现代刺绣没有真伪之分,只有优劣之分。
判别一件刺绣作品优秀与否,主要从其做工、色彩、构思等方面进行判别。
做工精细程度的高低决定作品的好坏。
低劣的刺绣一般是把作品图案打印上去,然后用几根颜色相近的线搭配而成,较远看给人惑觉是一件刺绣作品,仔细看就可看到其背后图案,这种作品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假刺绣”。
优劣刺绣的色彩上有极大的区别。
优质的作品,色彩丰富,着色鲜活,光影色彩的搭配得当,过度自然,画面栩栩如生;而普通的刺绣则显得比较单调呆板。
据悉,天瀛仕是国内专业的刺绣生产企业之一,创业十五年来,凭借着优秀的品质、完善的管理、精良的设备、周到的服务,在业内获得较高的声誉。
天瀛仕绣品从绣工、画面、细节等多方面已经达到了一流的水准,成为了刺绣行业的佼佼者。
公司生产的北海九龙壁、金陵十二钗、历代皇朝服侍、历代皇朝官员补子等千余种刺绣产品,得到海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高雅古老的刺绣艺术不仅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也走进了西方的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