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

关于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

关于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高等级公路的舒适性、可靠性与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路桥过渡段设计与施工存在的薄弱环节,桥头跳车被列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

路桥结合部的路面平整度差、早期损坏较普遍和桥台路基沉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根本的解决。

关键字:路桥,过渡段, 施工技术,探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comfort of high grade highway safety, reliability,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bridge of transition sec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weak link, the bridge jumped is listed a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s. taking the road surface roughness bridge is bad, the early damage of the abutment and roadbed subsidence are common in a long time has not got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key word: bridge, the transition se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xplored
中图分类号:u44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由于线型要求,桥梁在公路工程中所占
比重大大增加,而高速公路对路面平整度要求高,桥头跳车对高速行驶车辆的行车舒适性乃至安全性所构成的威胁日见突出。

因此,路桥过渡段上的路面的合理结构形式、高质量的材料和先进的施工工艺等问题引起了工程界的关注。

1 路桥过渡段质量问题。

1.1桥梁为刚性结构,基本不产生沉陷,而路基存在允许变形,因此刚性桥面与柔性路面的衔接必然产生沉陷变化,这个问题目前在施工中没有彻底解决的方法,只能采用适当加长过渡路段长度等予以缓解。

2)由于施工场地狭窄,大型机械无法到达桥梁台背处,台背处往往压实不够,过渡段与路基衔接处易发生裂缝和沉陷现象。

3)桥头由于人为因素影响,灰土处理灰剂量、砂砾等透水性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台背整体强度差,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陷,从而形成桥头跳车。

4)在实际施工中有可能因路面结构层和桥面结构层施工不同步,在标高控制上产生误差。

2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1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分析
高速公路线形标准高,桥头引道路堤高,极易产生沉陷和变形,出现桥台与引道错台、桥台路基下沉、路面裂缝、不平甚至积水等病害。

这些病害使快速行驶的车辆颠簸、振动、跳车产生噪音。

2.1.1设置搭板
搭板的设置方法有三种:方法一从理论上讲是完美的,在搭板长度范围内,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的弯沉逐渐变化,但这种方法
给实际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方法二,它的特点是克服了方法一的施工困难,而且又有效地解决刚柔过渡的问题,其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经计算而定,一般不应小于8cm。

第三种方法是采用预留反向坡度,即搭板与桥台连接处标高一致,而与路面连接端则高于设计标高,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坡度大小根据路桥之间的沉降差而定,此法的关键在于考虑路线纵断面平顺的前提下,确定沉降差和预留反向坡度。

搭板与桥台间的锚固有竖向和水平向两种方法。

考虑到搭板自由端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必然发生竖向位移,而水平向的锚固更符合这一受力状态,并有利于桥台受力,因而搭板与桥台间宜采用水平锚固。

2.1.2路桥过渡段内要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以防止施工中雨水的流入,对已有的积水应挖沟或用水泵进行排水。

在过渡段填筑前,应在原地基土拱上设置泄水孔。

还要对基底做必要的处理,在土拱上挖一条成双向坡的地沟,然后在台背全宽范围内满铺一层隔水材料,在地沟内四周铺设有小的硬塑料管,塑料泄水管的出口应伸出路基外,然后在硬塑料管四周填筑透水性好、粒径较大的砂石材料,再分层填筑过渡段透水材料,直至基床表层底面。

2.1.3路桥过渡段处线路的竖向刚度经常会由于外界环境的影
响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车辆的安全、高速运行,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路桥过渡段在地基土的施工环节中,应对地基土的刚度提出较严格的要求,以现代施工技术保障地基土的刚度。

同时,路桥过渡段基底处理应与桥台,以及相邻路基的地基同时进
行,并且当其验收合格后才能填筑施工。

3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对于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着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并须引起所有行业和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我国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发展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逐步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施工技术理论体系。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理论,都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因此,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也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吸收传统施工技术的同时,还要积极寻求新的施工技术方法与措施。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在不断摸索、研究的过程中,以创新的形式向前大步发展。

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作为现代城市道路建设工程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学科和门类,它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是相通与互补的,但是同时它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

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的发展涉及到建筑技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问题,所以其创新发展决不能是片面的创新,而是要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创新发展,这样才能符合国内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要求。

3.2提高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目前,我国路桥
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储备,这是难以满足现代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

如果想保证和坚持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就必须加强对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以提高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心和工作热情。

同时,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还要严格按照预定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精心的管理和操作,要全面保证路桥过渡段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4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1桥头跳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台背回填压实度、灰剂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整体强度差,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陷,从而形成桥头跳车。

4.2桥梁为刚性结构,基本不产生沉陷,而路基要存在允许变形,因此刚性桥面与柔性路面的衔接必然产生沉陷变化,这个问题在施工中仍没有彻底解决的方法,只能采用适当加长过渡路段长度给予缓解。

4.3由于施工场地狭窄不利于操作及人为的疏忽,过渡段与路基衔接处往往是桥头的薄弱环节,易发生裂缝和桥头沉陷现象,因此台背回填土最好能与相邻路基同体施工。

若确实不具备同体施工条件的则必须逐层加宽至少10cm成倒台阶施工,严禁直上直下填筑台背填土。

4.4在实际施工中,有可能因路面结构层和桥面结构层施工不同
步,在标高控制上产生误差。

4.5为增强桥面结构层强度,将原设计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变更为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加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并向桥头两侧各延伸10m,并同时在40m范围内用1%的纵坡进行调整。

为保证路桥结合顺畅,结构形成一致,对变更前已施工的沥青混凝土统一用铣刨机进行铣刨处理。

5 结语
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重点体现在专业知识、高新技术、技术创新等多方面,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路桥过渡段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要求。

因此,提高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是推动路桥建设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钟嘉升。

有关路桥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问题分析[j].路桥、航路及交通, 2009(13): 24-25.
2李昀。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及路桥过渡段施工措施[j].工程技术, 2009(20): 17-18.
3唐林。

高铁张巷桥北京台台尾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 2010, 36(6): 220-22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