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严丽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一般都结构严谨, 老师按明确的教学目标,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 包括“启发式”,向学生展示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知识和积累知识。

如果老师选定的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实际问题重合度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接受知识快,且掌握的程度高。

反之,如果老师的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实际问题关联不大,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形成“你教你的,我学我的”的局面。

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且收效甚微。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我们从99学年起,对高一新生进行了旨在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机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下是笔者的认识及基本做法。

一、明确目标,激发内驱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作为课题研究中的被试,又是影响实验结果的相关变量。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必须让学生清楚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与学生个体英语学习的相关性,从而获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首先,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除了了解各类学生的薄弱环节、存在问题,还了解他们是否具备英语自学能力和习惯。

在这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了三年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提前完成高中教学任务,相当一部分同学达到“四级水平”。

同学们很受鼓舞,情绪高涨。

在以后的课题实施中,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

许多同学总在新书拿到后很短的时间内,就把阅读篇目通读了一遍。

还有的边读边做Workbook上的习题,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教学进度。

同学们还不满足于课本上那有限的阅读量。

他们订阅了多种英文报刊、购买了多种英文阅读丛书,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词汇量。

同学们的积极性保障了我们教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

培养习惯,具体指导据调查,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所用到的知识只是他们在各级学校里所学知识的20%-30%。

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我们在高一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预习习惯的同学寥寥无几。

大部分同学对自主学习一筹莫展。

有的把记单词视作拦路虎;有的觉得英语语法繁杂,难于掌握;还有的连音标都认不全。

对此,我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从语音、语法入手,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

然后,就如何根据自身情况主动预习,进行细节指导。

例如,我们有好多同学不会问问题。

我坚持在每份学案上,设计一个问答栏(Your questions)。

把同学们的问题都收集起来,一一讲解。

有代表性的问题,重点讲解;对提出那些思维独到的问题的同学进行表扬;而且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角度、类型等方面的分析,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拓宽思路,使他们进入较好的学习状态。

过了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学案上的预习要求。

有的甚至能在正确评价自己的知识状态的基础上,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材外的英语音像资料、图书馆、因特网等)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英语刊物,大大提高了英语水平。

少数同学还通过反复听《疯狂英语》,学会了一口令人称道的美国英语。

由此可见,同学们身上蕴藏的学习能力是无法估量的。

三、注重课堂,画龙点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不是说就可以忽视课堂教学、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大,而他们学习的量、速度及质量是衡量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

我采用了《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第二册,隔一段时间就在课堂上进行检测。

检测之后的及时分析、评点对同学们阅读能力的完善和提高帮助很大。

例如,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能理解文章大意,就是不能正确答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作了以下归纳:①不能在所给的正确选项中筛选出最佳;②句式变换不熟悉③结论 (conclusion) 与事实(fact)混淆不请等等。

经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学们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另外,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上的阅读材料,一般只满足于情节的理解,不注意进行深层挖掘,必须通过课堂做好拓展、弥补工作。

例如,在 Life in the Future(1) 中,我补充了问题:“Do you know how computers control the watering of the plants as well as the light and the temperature?” 根据课文中 Computers will be used more and more in transport.”我给学生补充了短篇阅读”Computerized Traffic Control System in Chicago”,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We’ve Lost Our Dad” 一文中的戏剧性因素很多,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一一找出,并用If…非真实条件句表达出来。

“If Hank had understood German, he would…” “If his children had not traveled a lot, they would have been … ”学了“Tell him what you think of him”后,我要求学生分别谈谈对the driver和the manager of the company的看法;学Disabilities时,我又补充了有关Helen Keller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情感和意志,更好地体会课文材料中的观点。

经过反复训练,同学们一般都能很好地抓住作者意图,对阅读材料进行合理剖析,初步形成了深层理解的习惯,使课堂教学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民主评学,信息反馈90年代以来,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时时提醒自己有没有真正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来创设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获取知识、保持知识和开发技能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总是定期地以问卷的形式,到学生中间去搜集反馈意见,及时采纳他们正确的建议,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以适应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

民主教学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在2000年江苏省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高二(4)班葛芝氲、高二(5)班许卫、黄佳琪同学分获一、三等奖。

两年来的课题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学习习惯。

对于课题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我们还要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传授一接受”教学模式经过几代人的总结、提高,已日臻完善化、系统化。

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获取知识,确有简捷、快速的优势。

但它的明显缺陷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减少,逐渐产生依赖教师的习惯,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低水平。

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来看,从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来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不是个别教师在某个学科在较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使广大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关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①预习的习惯。

学生进行预习,可以有三种层次:第一种是课前看一看(或翻一翻)课本;第二种是看课本解决生字词(语文、外语)、做做练习(数、理、化);第三种是查找资料作深入研究。

大多数学生可以达到前二个层次少数学生能达到第三个层次。

学生达到何种层次,与教师坚持要求、督促检查有关。

不同学科、不同章节应该有不同层次的预习要求。

②复习的习惯。

学生进行复习,可以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第二种是先做作业,有时间再复习;第三种是安排时间复习。

注意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

多数学生应达到第一种要求,随着学习深入,应对学生提出第二、三种要求。

教师布置假期作业,应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

使其系统化、结构化。

不同的复习阶段应有不同的复习要求。

③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我校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必备三种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简明古汉语词典》。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自己能查词典解决。

长期坚持,就能养成使用词典的习惯。

教师要有计划地布置使用工具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独立地解决疑难问题,条件具备时,让学生到电子阅览室利用互联网检索并下载文件。

2、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习方法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即会阅读、会思考、会检索、会调控。

①会阅读。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

阅读时,眼睛首先从书本或屏幕上感知文字或图象的信息。

然后大脑进行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等思维活动从中提取、处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郭慧智老师认为:“现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就是,把教学的重点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

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的基础是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

”②会思考。

思考是学习的核心。

阅读后遇到问题就要思考。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独立思考的过程。

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想能力的高低。

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教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事物的方法;能透过现象抓住实质进行分类比较的方法;能一分为二又能合二而一。

进行发散和收敛的方法……要通过不同的课型、题型,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品质。

③会检索。

检索是学习的手段。

在信息时代学会定向检索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学习手段。

教师要有计划地在每学期都要拟定些课题,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选择资料。

从纷繁的知识素材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这一点文科实验班的语文教师做得比较好。

他们指导学生自学《古文观止》,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翻工具书了解前人的注解然后小组讨论,派代表到讲台上讲课等,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检索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学校电子阅览室的开放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自己要加紧学习、掌握互联网应用技术。

运用新的教学资源,了解他人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进行自主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