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适用范围
4.职责
5.验证内容
5.1 相关文件
5.2 清洁方法描述
5.3 验证方法
5.4 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
5.5 验证结论与评定
6.附件
表1 清洁记录
表2 取样记录
表3 实验记录
表4 回收率实验记录
表5 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记录
1.概述
本公司生产的产品以片剂、颗粒剂为主,属于非无菌固体口服制剂,提取工艺基本相同,均为水提取,仅投料、加水量有区别,清洁方式相同,对提取工序的设备(提取罐1套,静止罐2套)进行清洁验证。
2. 验证目的
通过对提取操作的验证,确认提取各岗位的清洁规程适用性,证明在生产过程中按清洁规程可以有效的控制微生物的污染,可以控制不同批次的交叉污染,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均一性。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3.适用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XXXXXXXXXX有限公司提取工序的清洁验证。
4. 职责
验证小组成员、姓名、职责如下
验证领导小组成员、姓名、职责如下
5. 验证内容
5.1 相关文件
5.2清洁方法描述
5.2.1 打开出渣门.
5.2.2 用饮用水清洁提取设备,通过高压水枪冲洗投料仓及出渣门.
5.2.3 将提取储液罐进液阀关闭,打开输液管与排污管的连接阀,开启循环泵的饮用水阀门,用清水清洗输液管路。
5.2.4清洗过程中,阀门连续打开关闭10次,清洗阀门;各支管、排污管阀门打开1分钟,进行清洗。
5.2.5 用清洁专用抹布蘸饮用水擦拭设备、管道外壁污痕.
5.2.6 填写清洁记录,记录见表1
5.3 验证方法
5.3.1 验证方法选择
选用棉签擦拭和饮用水冲洗,棉签擦拭法为清洁验证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可靠性强,简单易行。
饮用水冲洗和实际清洁操作相同,有代表性。
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真实有效的反应清洁实际情况。
5.3.2 验证关键部位
提取罐内壁,管路内径,过滤器内壁。
5.3.3 最难清洁部位的确定:
1)A部位:提取罐内壁底部均为筛网,表面最粗糙,为不易清洗的地方。
2)B部位:管路选择位置较低的循环阀处,由于该处液位较低同时有循环阀,为不易清洁的部位。
3)C部位:过滤器内壁底部,因为此处液位最低,同时所有药液均从此通过。
4)D部位:贮液罐底部截门,因药液在此处停留时间较长,并且该位置液位最
低。
5.3.4 验证操作
5.3.4.1被清洁品种选择
被清洁品种选取本厂生产批量较大、批次较多的Y—XY。
清洁时间选择高温高湿的恶劣时段——每年的7月份,选择连续3批Y-XY产品进行清洁验证的考察。
5.3.4.2 验证实行
首先按《提取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结束后按《DT-2000型多功能提取罐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将清洁情况记录于表1中,对清洁结果进行验证检查。
5.3.5 验证合格标准
5.3.5.1 目测:设备内外洁净明亮,无可见残留物及污迹。
用干净湿润棉签擦拭提取罐内壁、管路内腔、过滤器内壁,棉签应无污迹。
最后一次冲洗水应澄清透明。
5.3.5.2 对棉签和最后一次冲洗水进行TOC检测;对最后一次冲洗水进行微生物
检测。
1)冲洗水微生物标准:参照《细菌总数检验规程》(文件编号LR-ZL-52),《霉菌、酵母菌总数检验规程》(文件编号LR-ZL-53)进行检测。
杂菌菌落不得超过1000个/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超过25个/ml;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2)擦拭法TOC值:最小生产批量B以50kg(5×1010μg)计算,分析检测浓度设为C=10ppm,安全因子F=10,提取系统内表面积以20m2(2×105cm2)计。
则TOC 应不大于(B×C/S/F),即TOC≤5×1010×10-5 /2×105/10=0.25μg/ cm2
擦拭法TOC标准分别为(A、C部位为5cm×5cm的方形区域;B、D部位为管道口至内部5cm处,其中管道内径为3cm,具体见5.4.6 取样操作)
A、C部位≤5×5×0.25=6.25μg
B、D部位≤3.14×3×5×0.25=11.78μg
3)淋洗法TOC值:最小生产批量B以50kg(5×1010μg)计算,分析检测浓度设为C=10ppm,安全因子F=10,淋洗液总体积V以100L(105ml)计。
则TOC应不大于B×C/V/F), 即TOC≤5×1010×10-5 /105/10=0.5μg/ ml
淋洗法TOC标准应为≤200×0.5=100μg
5.3.6 取样操作
5.3.
6.1 擦拭法
1)取样位置:A、B、C、D四个部位
2)取样工具:洁净灭菌的棉签、烧杯、具塞试管
3)取样面积:A、C部位取样为5cm×5cm的区域(用不锈钢片作一个内径为5cm ×5cm的模具);B、D部位为管道口至内部5cm处(将棉签固定在10cm洁净木棍上)。
4)取样方法:用饮用水润湿棉签,并将其靠在烧杯边去除多余的饮用水,将棉签头按在取样表面上,用力使其弯曲,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
A、C部位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
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
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
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见:棉签擦拭取样图示意图。
棉签擦拭取样图示意图:
B、D部位围绕管道内壁顺时针从管道口外向里,擦拭过程应为5cm深。
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
但与前次擦拭方向相反:逆时针,从里和外。
擦拭完成后,将棉签放入试管中,用塞密封好,贴上标签,注明样品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取样人等相关信息,送交化验室。
5.3.
6.2 淋洗法
1)取样位置:提取至浓缩管路末端出液口。
2)取样工具:不锈钢水舀、量筒、具塞锥形瓶
3)取样方法:在清洁结束后,用100升饮用水淋洗提取罐内壁,并开循环30分钟,打开从提取通往浓缩的取样阀门,出水1min后,用大烧杯盛取淋洗水,用量筒量取200ml装入具塞锥形瓶中。
贴上标签,注明样品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取样人等相关信息,送交化验室。
5.3.7 取样记录(见表2)
填写取样记录
5.3.8 检测样品
对样品进行检测,检测项目见表3实验记录,并填写检测记录
5.3.9 重现性
将连续3批次的Y—XY按验证方法进行清洁验证,将批3次结果进行分析,每批实验结果均应满足实验要求,否则向验证小组提出偏差报告。
5.3.10有效期验证
每批次验证清洁后,第4天按验证方法重复操作,如第4天的实验结果均合格,暂定清洁有效期为3天。
5.3.11 回收率实验
5.3.11.1 实验方法
取表面光滑的不锈钢板5块(10cm×10cm),精密量取Wo g(约5g)Y—XY提取液作为标准液,并测量其TOC值A1。
量取约500ml的Y—XY的提取液装入喷壶中,称总重W1,用喷壶向不锈钢板上喷入约5g的药液,喷完后称喷壶和药液总重W2,根据两次称重的差值换算成喷入钢板上药液的准确重量(W1-W2)。
用棉签按清洁验证取样操作擦拭不锈钢板,测量棉签TOC值A2。
计算得到回收率= Wo×A2/ A1×(W1-W2)
按此方法将剩余4块不锈钢板进行回收率实验。
5.3.11.2 判断标准
将5个回收率的值进行分析,要求5个回收率的值均不得小于50%,5个回收率的变异系数RSD%不得超过10%。
将回收率实验结果填写在表4中。
5.4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
如实验发生异常情况,试验人员应立即报告验证领导小组,对异常情况分析,并做出批示,如有偏差,进行记录并报送验证领导小组
填写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记录(见表5)
5.5 验证结论与评定
验证按预定方案进行,验证人员认真填写验证记录后,验证领导小组对验证的数
据进行分析、评价,并检查验证是否有遗漏、方法有无修改、记录是否完全、实验是否符合要求,最终提出验证是否达到预期要求,是否需要进行补充验证,得出最终结论。
表1清洁记录
表2取样记录
表3实验记录
清洁产品名称:Y-XY 清洁品种批号
表4回收率实验记录
表5 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