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外国语学校2010高一语文第一册三单元检测题命题:何啸鸣一、基础知识与运用(选择题共30分,每题5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精悍(hàn)洗涤(dí)踌躇(chóuchú)惊诧(chà)B.桀(jié)骜?黯(àn)然?噩(è)耗?不惮(dàn)C.喋(dié)血?尸骸(hái)呻(shēn)吟?浸渍(zì)D.辗(zhǎn)转?攒(zuǎn)射?屠戮(lù)惩(chěng)戒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B.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C.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
”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D.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
3.下列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B.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C.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D.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为了保证水资源不受污染,有关法规规定,沿河的工厂不得把工业污水______到河里。
(2)他们两人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____一下,让他们彼此熟悉熟悉。
(3)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______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倾泻引荐不仅/还B.倾注引荐既/又C.倾泻引见既/又D.倾注引见不仅/还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时间。
B.明园古柏,恬静幽雅,却弄得遍地垃圾,污水横流,大煞风景,实在是焚琴煮鹤。
C.有些消费者盲目崇洋,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宁愿出高价也要买进口货。
D.为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50多岁的老王也在刻苦学习和钻研计算机技术,大家都夸他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报道,全景式反映三峡移民历程的我国首部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国家行动》,已由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完成。
B.许多胃肠专家认为,空腹时嚼口香糖,会使人感到恶心、头晕、胃疼甚至胃溃疡。
C.预防非典型性肺炎,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及时治疗患者,这样就可以避免群众乱投医、乱服药。
D.杨教练坚持认为,不适当的增加运动量,运动员的体能就会下降,最终影响比赛成绩。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共60分)老父如子袁利霞父亲70岁了,越来越像个小孩子,走路腿抬不起来,脚蹭着地,嚓嚓地响。
从屋里听,分不清是他在走路,还是我那8岁的侄儿在走路。
有时候饭菜不可口,他就不吃;天凉了,让他加件衣服,得哄好半天。
在院子里,父亲边走边吹口哨——全没有一点父亲的威严。
父亲像孩子似的,越来越有点“人来疯”。
家里来个客人,父亲会故意粗声大嗓地跟母亲说话,还非要和客人争着吃头锅的饺子——他明知道家里有客人,母亲不会和他吵架。
客人一走,父亲马上又会低声下气地给母亲赔不是。
每次父亲从外边回来,第一句话都是:“你妈呢?”如果母亲在家,父亲便不再言语;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便折回头去找,认认真真把母亲找回来。
有一次,父亲晨练回来,母亲说:“出去之前也不照镜子,脸都没洗净,眼屎还沾在上面。
”父亲不相信:“我出去逛了一圈,别人怎么没发现,就你发现了?”母亲感到很好笑:“别人发现也不好意思告诉你呀,都这么大的人了。
”家里有一点破铜烂铁、废旧报纸或塑料瓶,父亲都会高高兴兴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卖得三元五元,不愿交给母亲,装进自己的腰包,作为公开的“私房钱”,用于自己出去吃饭或购买零食。
父亲以前特别节俭,从不肯到外边吃饭,也不吃任何零食。
现在儿成女就,没什么大的开支,他也就大方了,经常到小摊上去吃“豆腐沙锅面”——不放肉,不放虾米、紫菜、海带和豆腐,一碗只要一元五角。
父亲喜欢吃板肉夹烧饼。
板肉是新疆特有的一种食品——把牛肉煮熟了,加上各种佐料,压成块状,吃时,用锋利的刀切成薄片,夹在刚出炉的热烧饼里。
有一次,父亲很委屈地向我告母亲的状:“我每次都夹一元钱的肉,有一次烧饼有点大,我夹了两元钱的肉,你妈就嫌我浪费。
”我感到好笑极了,这哪是印象中严肃古板、不苟言笑的父亲啊,分明是一个馋嘴的孩子。
我从口袋里掏出50元钱给他,让他专门用来买板肉夹烧饼,并刻意叮嘱他:“不准告诉母亲。
”父亲高高兴兴地收下钱出去了。
不一会儿,我从厨房经过,听见父亲以炫耀的口气对母亲说:“女儿给我50元钱,让我买板肉夹烧饼,你看,还是女儿疼我。
”我心里忽然一阵酸楚——我们越来越大了,父亲越来越小了。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叫云亮的诗人写的诗——父亲老了,站在那里,像一小截地基倾斜的土墙/……父亲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像个孩子/我和父亲说话,父亲总是一个劲儿地点头/一时领会不出我的意思,便咧开嘴冲我傻笑……有一刻/我突然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给他买最好的玩具,天天做好饭好菜叫他吃,供他上学,一直念到国外,如果有人欺负他,我才不管它三七二十一/非撸起袖子,揍狗日的一顿不可……有一天,我下班回来,看见父亲正向街口走去,我赶紧走过去叫住他,问他要去干什么。
他像一个等到大人回家的孩子,咧着嘴笑,说是在等我,怕我找不着家。
一种深深的感动涌上我的心头,我鼻子一酸,泪水模糊了眼睛。
心想:你接我的方向都反了,自己都要走丢了,还挂念着我,深沉的父爱啊。
我扭过脸,不让父亲看见我的泪水,让他带我回家。
走着走着,我停住脚步,但父亲毫无察觉,依旧向前走着,夕阳给他的全身镀上了一层金色。
看着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
——摘自《做人与处世》2004年第9期7.本文共写了父亲的几件事?各用简单语言将其概括出来。
(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引用云亮的诗句的目的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赏析加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1)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便折回头去找,认认真真地把母亲找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一次,父亲很委屈地向我告母亲的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鉴赏下列句子的含义与作用(8分)(1)我们越来越大了,父亲越来越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旧向前走着,夕阳给他全身镀上一层金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从文中找出两个细节描写,简析其对描写父亲形象的作用。
(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2—10题。
玫瑰树根[智利]米斯特拉尔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
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
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
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
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粗鄙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
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膊一样。
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上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
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
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
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阳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伸部分。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选自《外国散文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12.“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这用的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完此文,很容易使我们自然地联想起两句中国古诗,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14.读完文章后,用两句话概括你的感受。
(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8分)()A.这是一篇非常美丽却充满哲理的童话。
B.作者用女作家那特有的笔触,娓娓动听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细流与树根比美的故事。
C.作者用女作家那特有的笔触,娓娓动听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玫瑰与树根比美的故事。
D.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道理:“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E.“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通过拟人的手法,来直接写出人世间的某种现象,揭示出某种真理。
三、表达交流与探究考查(12分)野老①杜甫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______________。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王画角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