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庄思想比孔孟思想更适合现代社会一辩稿

老庄思想比孔孟思想更适合现代社会一辩稿

谢谢主席和场下的评委们,你们好!这次我们的辩题是老庄比孔孟思想更适合现代社会。

思想更具针对性。

我们首先应该来分析一下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急功近利、道德滑坡、生态破坏,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人们幸福感的缺失,究其根源,大抵都是利益冲突、欲望膨胀以及僵化的思想造成的恶果。

而老庄道法自然、少私寡欲、清净无为的思想主张,无疑正是给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开出的一剂清火清心的良药。

下面就几个方面陈述我方观点:
第一: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来看:治理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老庄。

在人类中心论和贪婪欲望的驱使下,三百年以来的全球工业化浪潮,走的是一条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黑色文明”之路,而今天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正是给人类敲响的警钟。

我们承认孔孟在生态问题上也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法,但即便是提倡“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孟子,仍然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矣”,认为自然万物生来就是为供人类享用而存在的,而这种思想人们也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但我们是否反思过:以自然主人的身份去面对自然,怀着利用自然的目的去节制自然,这与以前的那种掠夺式开发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而老庄主张“齐物我”,在老庄的思想里,人与自然在地位本来就是平等的,我们不能仅仅考虑自然对人类的价值,而应该去分析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影响。

因此老庄认为“伤物者,物亦伤之”,提倡“无用之用”,即对人的欲望和需求加以合理地节制,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自然中获取必要的生活物资,与自然互惠互利、和谐共生。

这难道不才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治本之道吗?
第二: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来看:净化社会风气、解决道德问题需要老庄。

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为社会创造大量物资财富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社会风气发生了扭曲,急功近利、道德滑坡的问题日益严重。

这也是老庄和孔孟思想共同的关切。

值得注意的是:孔孟是以一套严格的礼制规范去约束人,要求人们不要失德,不要越礼,它强调的是外在的规范。

而老庄思想一直都是“道法自然”的思想,因此老庄是从人的内在出发,倡导顺应本心、知足常乐的健康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去追求精神的自由与愉悦,少一些不必要的物质欲望。

人与人之间少一些私利的冲突,社会的道德风气自然健康。

所以,哪个治标,哪个治本,道理不言自明。

第三: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来看:缓和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压力需要老庄。

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问题,而压力从何而来呢?冷静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是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的僵化,使人们给自己加上了沉重的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都是财富、地位与名望,而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追求和修养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因此,人竞物奔,苞疽恣行,每个人都在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劳累却依然惶惶不可终日。

而两千多年前的老庄就已经参透了这一点。

对个人:老庄认为我们虽然改变不了社会,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提倡“不为物易形,不为俗易性”的逍遥
而无所待的豁达胸怀;对社会:则提倡“无为而后安其性命之情”,主张应该给每个人的合法的价值追求以平等的尊重,反对以僵化的标准论成败。

老庄倡导“去甚、去奢、去泰”的养生之道,使处在现代社会巨大压力下的人们找到了心理寄托和慰藉。

当然,我们承认,老庄的思想中确实也带有一些比较消极的色彩,但面对当今这个功利、急进的社会,老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无疑是更具针对性的,并非我方强加之。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老庄思想比孔孟思想更适用于现代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