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以人民币汇率为例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并且势头强劲,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实施了汇率制度的改革,并且出现了人民币汇率改革倍受世人瞩目的场景,尤其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目光,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时期,到底哪些因素影响了它的汇率,大致可以粗略分为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本文选取了经济因素里的利率因素,简要分析了它是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的。
二.利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
1.利率:利率,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
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
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
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2.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兑换的比率。
如果把外国货币作为商品的话,那么汇率就是买卖外汇的价格,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因此也称为汇价。
三.相关的理论基础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
当利率上升时,贷款会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货币供应量会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的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其次,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
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
而且,一国利率的提高,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而资本流出减少,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支持本币汇率升高。
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四.我国利率体制的现状
由于我国利率体制长期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导致了利率体制存在缺陷,虽然这些年以来央行一直在致力于体制的完善,但还是存在着利率体制与市场经济不协调的状况。
主要表现在:1.利率被人为的压低或抬高,导致利率调节能力程度被制约。
2.由于利率是由央行制定,商业银行只有一定范围的浮动权,会导致利率调节作用的滞后性发生。
目前我国利率改革的主要框架大致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
通
过和上述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的利率体制在法律还有体制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的,还需加强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
五.我国汇率体制的现状
从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改革倍受世人瞩目,我国放弃了单一盯住美元的政策,改为参考多种主要货币,实行更加有弹性和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加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由此可见只有更加灵活的汇率体制形成,才能更好的应对世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可见我国的汇率体制改革也是顺应时代的潮流。
尽管汇率制度不再只是单一盯住美元,但利率仍然受到管制,因此,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互动性不强。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并实现汇率和利率市场化。
一方面,这意味着利率和汇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另外一方面,也表现为我国将受到外来环境的冲击。
六.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分析
下面的分析主要是以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以来的制度作为分析参考的。
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我国的汇率体制更加灵活与富有弹性,再加上利率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传导性更加通畅,使利率变动时对汇率的影响更加明显了,这个会应定程
度上否定了以前有的研究说汇率与利率之间的没有明显的联动性。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分析利率对汇率的影响。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九年来首次提高了全国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这牵动了世界的经济,汇市哗然,一时间人民币升值的声音鹊起。
从这个寥寥几句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这时汇率体制还没有进行改革,但这时利率体制已经进行了改革,已经加强了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传导性,在汇率还没有进行改革的情况下这时利率的变动就已经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见利率在汇率变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这也印证了时,当利率上升时,贷款会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这个理论基础。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继续加强对利率制度的完善将会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产生重要的意义。
七.加强利率对汇率的良性影响的建议
由上述叙述可见,利率对汇率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去加强利率对汇率的良性影响呢?提出以下建议。
1.选择正确的基准利率,加快促进利率市场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以及更好的完善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传导性。
2.协调宏观调控的政策,通过货币政策,也就是利率来调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也可以一直通胀,并加以财政政策适时的推出来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