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T胰腺肿瘤

CT胰腺肿瘤


囊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边缘光滑的圆形或卵圆形囊性肿块。 浆液性囊腔直径一般小维瘢痕和间 隔呈辐射状(多房蜂窝)。②纤维瘢痕组织钙化 呈日光放射状,发生率约为30%~40%。 粘液性囊性肿瘤常为单发,病灶较大,边界清楚。 瘤壁厚薄不均和囊内间隔,囊壁上可见乳突状强 化结节。囊壁或囊内可出现壳状或不规则钙化, 多为外周性分布。
囊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肿瘤实性成分较多、有明显强化的壁结节、囊壁不规 则增厚及大囊附近多个子囊的出现提示粘液性囊腺癌 的诊断,若同时出现胰周淋巴结肿大及肝内转移灶, 则更有助于良、恶性粘液囊性肿瘤的鉴别。 【MRI】 边界清楚的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肿瘤。 浆液性呈蜂窝状, T2WI肿瘤包膜和瘤内纤维间隔为低 信号,中央纤维疤痕及钙化为低信号。 黏液性较大,单囊或多囊;囊壁厚有纤维分隔、乳头 样或脑回样突起。各囊腔信号强度可不同,与出血和 蛋白含量有关。

囊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胰腺囊肿:囊壁较薄,均匀,一般无强化,也无 壁结节,囊内容物密度均匀。 胰腺癌:当胰腺癌出现较大的中央液化、坏死灶 时,与粘液囊腺癌鉴别困难。若瘤体实性成分多, 壁厚更不均匀,囊变区内无分隔现象以及囊变区 内密度混杂不均等征象时,胰腺癌的可能性大。 胰包虫病:典型的CT表现为多囊和囊内分隔,囊 内存在子囊,囊周结构强化明显,囊壁可有钙化。 结合牧区生活史以及合并的肝、肺包虫囊肿,有 助于鉴别诊断。
胰腺癌影像学表现
胆、胰管梗阻:胆总管、胰管同时显示,称“双管 征”。胰管梗阻可引起潴留性囊肿、胰腺炎。 肿瘤侵犯周围血管:与血管间脂肪间隙消失、包绕血 管、血管变形及血管内癌栓。为可切除性的依据。 肿瘤侵犯周围脏器:胃肠道、网膜、系膜、脾脏等。 肿瘤转移:血行—肝脏等;淋巴—腹膜后、肝门区及 胃周。 【MRI】 横断面所见与CT相同。 MRCP可显示梗阻扩张的胆胰管。
【外分泌性肿瘤】 胰腺癌:最常见,多源于胰管上皮。好发于胰头。 胰腺囊腺瘤:分浆液性和黏液性; 前者小,系良性,后者大有恶变倾向。 胰腺囊肿:分真性与假性。
【内分泌性肿瘤】
分功能性(80%~85%)、无功能性(15%~20%)。 功能性分β细胞瘤(胰岛素瘤)和非β细胞瘤。 良、恶性的区别取决于肿瘤有无转移和浸润周围脏器 组织。 胰岛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70%~75%。 胃泌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20%~25%。 胰高血糖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1%。 生长抑素瘤,舒血管肠肽瘤。
胰腺癌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胰头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十二指肠肠曲扩大, 内侧壁僵直不规则,可呈倒“3”字征。 【CT表现】 胰腺局部增大、肿块形成:是主要和直接征象。 胰腺密度改变:多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也可等密 度。 增强CT表现:多为少血供肿瘤表现。有助于发现较小 的肿瘤。 胰头癌可见胰体、胰尾萎缩,肠系膜上动、静脉移位。
粘液性囊腺癌。CT增强示胰头 区囊性肿块,囊内密度不均,分 隔样,囊壁厚薄不均,有强化壁 结节(上图白长箭头),胆总管 (*)及主胰管(下图白三角) 扩张。
粘液性囊腺瘤。CT增强 示胰头及钩突多数液性密 度短管状影,不规则排列 (*)。穿刺活检证实。
胰腺黏液性囊腺癌
胰腺囊肿
胰后囊肿(淋巴管瘤)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



胰腺最常见的肿瘤。 40岁以上中老年多见。 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可出现梗阻性黄疸。 胰头癌常见,且症状出现较早。 绝大多数源于胰管上皮,极少部分源于腺泡上皮。 常局部侵犯(血管、神经、邻近脏器)或远处转 移(血行、淋巴)。 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胰颈部癌并体尾部炎症、 包绕血管
胰腺癌肝转移
小胰头癌
胰腺癌包埋腹腔动脉 及分之、淋巴转移
胰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可切除性判断 小胰腺癌的诊断 鉴别诊断 慢性胰腺炎 腹腔淋巴结结核
胰腺囊性肿瘤(cystic tumor of
pancreas)

分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多较小,良性,常位于胰体尾部, 老年女性多见。有无数小囊构成。浆液透明。 黏液性囊性肿瘤较大,为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 胰体尾部多见,多见于40-60岁女性。 为单囊或及个大囊,囊内分隔。 小肿瘤多为良性,直径超过5cm要考虑恶性, 超过8cm为恶性。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
胰腺异常MRI表现


与CT不同的是其信号变化。 胰腺癌—多为T1WI及T2WI等 信号,少数T1WI呈低信号, T2WI高信号,出血、液化、 坏死可使信号不均。 胰腺炎—急性为增大胰腺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慢性T2WI混杂信号,钙化 无信号。
胰腺肿瘤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