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组织的规范运作
织目的 • 产权:财产来自捐赠及其孳息,而不是投资。捐
赠财产不再归捐赠人所有;慈善组织在其财产使 用上受到组织宗旨和捐赠合同的限定。 • 组织形式:慈善组织没有股东,但应当有自己的 内部治理,以及控制自身事务的能力和权力。应 当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决策、执行、监 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
公益慈善组织的特性
公益捐赠 • 公益捐赠: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
无偿向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 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财产,用于公益 目的。 • 赠与:自愿无偿将财产转让给另一方的行 为。
公益慈善组织的特性
法律法规
公益慈善组织应当遵循的主要法律法规和规章制 度:
• 《公益事业捐赠法》 • 《基金会管理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
保值、增值
可以用于保值增值的财产: • 非限定性资产,在保值、增值期间暂不需
要拨付的限定性资产。政府资助的财产。 投资方式: • 根据自己的资源、背景可选择多种方式;
委托投资,要委托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进行。
合作
交换交易 • 交换交易收入和捐赠收入要严格区分。 • 交换交易要保护公益慈善组织自身和社会
决策机构-理事会(以基金会为例) • 理事会由5-25人组成。利用私人财产设立的非
公募基金会理事相互之间有近亲属关系的可以 占1/3以下,一般的基金会理事之间不能有近 亲属关系。 • 理事会一年至少召开2次。一般的事项,理事 会议要2/3以上的理事参加,到会理事1/2以上 表决通过,重大事项要经2/3以上表决通过。 • 理事长是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 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 理事长不能召集理事会的时候,有1/3以上理 事提议也可以召开理事会。
区别于捐赠人的其他私人财产,也要求慈 善财产的使用受到专门的管理和监督; • 慈善财产和活动的有限责任; • 慈善活动的专门化和可持续发展。
公益慈善组织的产生
慈善活动包含的五类主体: • 慈善组织 • 捐赠人和志愿者 • 受助者 • 政府部门 • 其他支持机构
公益慈善组织的产生
现代慈善体系:一类组织+五种关系 慈善组织 捐赠者与慈善组织的捐赠关系 志愿助者的救助关系 慈善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和接受监管 慈善组织与其他参与机构的合作关系
公益慈善组织的特性
• 非营利性:可以从事营利活动,但利润不 得用于分配。
• 公益性:服务于不特定的公众。 • 非营利组织五要素:组织性、民间性、利
润不分配、自治性、志愿性。
公益慈善组织的特性
公益慈善组织的四个维度: • 特定领域:符合公共目的若干领域、非政治、非
宗教 • 行为要求:非营利性,不以特定私人利益作为组
• 募捐要事先公布:捐赠人权利义务、资金 详细使用计划、成本预算;计划调整的, 应当及时公布调整后的计划。
• 通过募捐和为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接受的 捐赠,在取得收入后定期公布详细的收入 和支出明细。每3个月公布1次,项目结束 后还要全面公示。
筹资
筹资的目的 • 公益活动经费 • 日常运作费用 • 本金
公益慈善组织的规范运作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 基金会管理处 郑帅
• 一、公益慈善组织的产生 • 二、公益慈善组织的特性 • 三、公益慈善组织的功能解析 • 四、公益活动 • 五、筹资 • 六、保值增值 • 七、合作 • 八、公信力
公益慈善组织的产生
从个体互助到慈善组织 个体互助,属于私有财产的赠与。 慈善组织的产生是满足下列几种需求: • 慈善财产上负有特殊的使命和责任,要求
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即配套规章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 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财税发(2008)160号、财税
发(2008)122号、123号、财税(2014)13号等 • 《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关于规
范社会团体开展合作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
公益慈善组织的功能解析
筹资
捐赠收入的确认 • 公益捐赠,以实际受到财产为确认收入的
时间,而不是依据合同订立的时间。 • 实物捐赠,要以相关凭证作为入账依据,
要注意公允价值、评估价值和使用价值。
保值、增值
基本原则:合法、安全、有效 机制:要建立资产管理和处置的原则、风险
控制机制、审批程序,规定用于投资的资 产占基金会总资产的比例,并向社会公布。 投资方案应当经决策机构组织三分之二以 上多数同意。
税前扣除资格有关政策规定的公益支出比 例下限 合同约束:履行捐赠协议的要求
公益活动
公益组织的成本 • 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 • 开展公益项目所发生的直接运行费用 • 两种成本的支付标准、列支原则、审批程
序、支出比例由基金会自行规定,但要向 社会公开
公益活动
捐赠财产的使用 • 捐赠财产的使用一要符合宗旨和业务范围,二是
公益慈善组织的功能解析
理事会与管理层 • 理事会负责战略决策 • 管理层负责业务活动的计划、执行 • 理事会与管理层、理事长与秘书长的分权
与制衡(在制度建设中应予以考虑) • 决策的动议: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提
高管理层乃至员工的参与
公益慈善组织的功能解析
章程 • 章程是基金会的基本大法。 • 章程应当按照章程示范文本制定。 • 章程不得规定使特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
符合捐赠协议。 • 用于救助突发事件的受赠财产,要在应急期和重
建期完成前使用完毕。因特殊原因无法使用完毕 的,要经捐赠人同意或公示后,用于近似目的。 • 一般情况下,改变捐赠财产用途要征得捐赠人同 意。 • 要对公益捐赠的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确 保受赠款物及时足额拨付和使用。
公益活动
预算和实际支出的披露
他组织受益的内容。 • 以章程为基础建立健全基金会的各项制度。
公益活动
• 开展公益项目,是公益慈善组织的主体活 动,是基金会使命的最集中体现。
• 使命的实现由于个体的存续。 • 公益慈善组织应当将使命分解为目标,制
定具体的战略和计划,通过开展一系列的 公益活动来实现目标,达成使命。
公益活动
公益绩效 法律标准:《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公益捐赠
公众的利益。
合作
与商业部门的合作 • 不得将本组织的名称、公益项目品牌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