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讲、传播学研究的演化

第二讲、传播学研究的演化


两大学派的比较
经验学派的特征
经验的、定量的、功能主义、具体实证的、注 重效果研究
批判学派的特征
批判的、思辨的、马克思主义、广泛联系的、 注重控制分析
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奥地利犹太人,1933年赴美,担任哥伦比 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的负责人。
他始对传播学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 “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
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把传 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 (实证主义方向)
信息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5W模式
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谁 说什么 通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
卢因与“把关人”研究
卢因是德国犹太人,原柏林大学社会心理 学教授
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 (gatekeeper)概念。
香农的信息论使信息与人的行为发生了密 切的联系,为传播学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 视野。
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控制论的创始人:威纳,18岁取得哈佛大 学博士学位,后成为麻省理工的教授, 1948年出版了《控制论》一书。
控制论使关于系统内秩序维持的一般法则 的科学。
实现系统控制的重要方法就是信息反馈。 信息在控制论中也是核心概念
“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 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霍夫兰与说服效果实验
耶鲁大学试验心理学教授 二战期间被美国指派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
提高士气所起的作用和效果。 他对传播学的贡献
把心理试验方法引进传播学领域 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
认早期的“枪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
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是第一部系统深入
地研究宣传问题的专著,成为传播学的经典著作; 《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了
传播学的五大要素,提出了五个W模式,搭建了 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提出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
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传播学绪论
第二讲、传播学研究的演化
传播学的起源
传播学起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历史原因
政治生活 经济实力 社会生活 学科背景
传播学研究的四大先驱
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 卢因与“把关人”研究 霍夫兰与说服效果实验 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施拉姆与传播学科的创立
他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是传 播学的创立者
他是集大成者 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
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 他建立了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
版了近30部著作
传播学的两大学派
美国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顾名思义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
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所谓经验性 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 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 方法。 不足之处
过分偏重微观研究; 过分依赖定量方法; 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传播学的两大学派
欧洲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
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学派。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 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 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 态度。
信息论提出这香农(申农):麻省理工博 士,贝尔实验室工程师;1948年提出信息 论。
信息论主要是用数学表达式来考察和解决 电信系统中的信息传输问题,同时香农把 信息论提升到适用于自然界和社会一切领 域的一个普遍概念。
信息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所谓信息,也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 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择之概率的 物质——能量型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