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药鱼腥草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药鱼腥草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并 测定 黄 酮 提 取 物 对 D P P H、 羟 基 自由基 和 超 氧 自由 基 的抑 制效 果 。结果 表 明 : 鱼 腥草 叶 中黄酮 含 量 最 高 ,
在 固液 比 1 :3 0, 8 5 % 乙醇 浓 度 , 6 5 ℃下 提 取 4 0 m i n ,
挥 发油 中百 分 比含量 较 大 , 且在 2 0份 以上试 样 中均 检 测 到 的 8种 成 分 ( 包 括 一蒎 烯 、 B一水芹 烯 、 口 一蒎 烯 、 月 桂烯 、 4一松 油醇 、 癸醛 、 癸 醇 和 十二 烷 醛 ) 的 峰 面积 进 行线 性相 关 分 析 , 挥 发 油 主 要成 分 中萜 类 化 合 物 与 两个 吸收 峰 的吸 收 值 均呈 正 相 关 , 且 大 多数 相 关 关 系
结果 甲基正 壬酮 含 量 为 0 . 8 8 5 2 m g / g 。陈 黎 等 研 究
2 . 1 黄 酮类 化合 物 鱼腥 草 含槲 皮 素 、 槲皮苷 、 金丝 表 明 , 鱼腥草 挥 发 油 的化 学 成 分 以萜 类 和 不 饱 和 烷 烃 桃苷 、 芦 丁等黄 酮 类 化 合 物 。张 剑 等 … 研 究 了超 声 波 类成 分 为 主。对 在波 长 2 5 2 n m和 2 6 7 n m 的吸 收值 与 协 同 乙醇提 取 不 同 部 位 鱼腥 草 黄 酮 的最 佳 工 艺 条 件 ,
节上 有残 存 须 根 ; 质脆 , 易折 断 , 叶皱缩 , 展 开 后 呈 心 含量 和提 取 物 得 率 的 高 低 顺 序 为 : 回 流 提 取 法 >冷 形, 长 3~ 5 a m, 宽 3~ 4 . 5 c m, 先 端 渐尖 全 缘 ; 上 表 面 浸 一超声 提取 法 >超声 波 提取 法 >冷浸 法 。 暗黄 色 , 下表 面灰 绿 色或灰 棕 色 , 叶柄 长 1~ 3 c m, 基部 2 . 3 挥 发 油类
5 8
天津药学
T i a n j i n P h a r m a c y 2 0 1 3年
第2 5卷
第 2期
中药 鱼腥 草 化 学成 分 和 临床 应 用 的 研 究进 展
杨 小孟
( 天津 市宝坻区药品检验所 , 天津 3 0 1 8 0 0 )
I 摘 要 鱼腥草又称域菜, 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为三白草科蕺菜( H o u t t u y n i a c o r d a t a T h u n b ) 属植物蕺菜的全草, 是国
鱼 腥 草为 三 白草 科 蕺 菜 属植 物蕺 ( H o u t t u y n i a c o r — 山奈 素 、 异 鼠李 素 等 7种 黄 酮类 化 合 物 含 量 进 行 同时 d a t a T h u n b ) 的全草 , 主要 活性 成 分 为 挥 发 油 和 黄 酮类 测 定 , 鱼腥 草 中 7种 黄 酮在 4 . 0—1 0 0 0 . 0 g / m l 范 围 化合物 , 性味辛 、 寒, 具有清热解毒 、 消肿排脓 、 利尿通 内具有 良好 线 性关 系 , 且 回收率都 在 8 8 . 0 % 以上 。 淋 的功效 , 临床 上 主要 应 用 于 肿 痛 吐 脓 、 痰热 喘咳、 热 2 . 2 生物碱 类 化合 物 梁 慧 超 等 报 道 鱼 腥 草所 含 痢热淋 和痈肿 疮毒 等 。 生 物 碱主要 有 头花 千金 藤 二 酮 ( c e p h a r a d i o n e B) 、 马 兜
1 药 材性 状
铃 酸 内酰 胺 B ( a r i s t o I a c t a m B) 、 马 兜铃 酸 内酰 胺 A Ⅱ
鱼腥草茎呈扁 圆柱形 , 扭 曲, 长2 0— 3 5 a m, 直径 ( a r i s t o l a c t a m A I t ) 和胡 椒 内 酰 ( p i p e r o l a c t a m A) 等, 采 0 . 2— 0 . 3 a m; 表 面棕 黄 色 , 具纵棱数条 , 节 明显 , 下 部 用 4种不 同 的提 取 方 法进 行 提 取 , 所 得 提取 物 生 物碱
腥气 , 味微涩。
刘 廷 江 等 采 集 8月 份 贵 阳三 桥 地
与托 叶合 生 成鞘 状 ; 穗状花序顶生 , 黄棕色 ; 搓 破 有 鱼 产 的鱼腥 草全 株 , 对药 材进 行粗 选 加工 后 提 取挥 发 油 ,
采用 G C法对 主要 指 标 性 成 分 甲基 正 壬 酮 进 行 测 定 , 2 化学 成分
期鱼腥 草的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 的概况进 行综述 , 以期对 鱼腥 草的全面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鱼腥草 , 化学成分 , 临床应用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5 6 8 7 ( 2 0 1 3 ) 0 2 - 0 0 5 8 03 - 中图分类号 : R 2 8 4
黄酮提 取 率为 2 . 3 6% 。边 清 泉 等 采 用 索 氏提 取 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提取样 品 中待 测 组 分 , 反 相 高 效 液 相 色谱 法 对 野 生 和
人工栽 培 的鱼 腥草 不 同部位 绿原 酸 、 芸 香苷 、 槲 皮 素 进
达到 极显 著水 平 , 而 各 主 要 不 饱 和 烷烃 类 化合 物 含量 与两 个 吸收峰 的 吸收值 均 呈显著 或极 显 著的 负相关 。
家卫 生部确定为“ 药食两用 ” 的品种之一 , 始载于《 名 医别 录》 下 品。《 中国药 典) 2 0 1 0年 版一部 收载了该药 。现 代药理研 究确 定其 全草含挥发油 , 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癸酰 乙醛 、 月桂醛 、 丁香烯和芳樟醇等 。鱼腥 草的质量研 究主要集 中于挥发 油, 此外鱼腥草 中还含有 黄酮类 成分 , 主要有槲 皮素 、 槲皮苷等 。这 些黄酮类成分具有 杀菌 、 祛痰 、 止痒作用 。本 文将对 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