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康德译名的商榷》一文解读贺麟的早期哲学术语翻译思想

从《康德译名的商榷》一文解读贺麟的早期哲学术语翻译思想

了他 的术 语 翻 译 思 想。 他 早年 的翻 译 思 想 对 当今 的 学 术译 名 的翻 译 仍 然 可 资借 鉴 。
[ 关键词] 先天 ; 哲学术语翻译 ; 贺麟研究
[ 中图 分 类号 ] H 5 09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0 文 0 9一l2 (00 0 — 0 2— 4 12 2 1 ) 1 0 3 0
哲 学 家贺 麟 学 贯 中 西 , 融合 古 今 , 生 著 译 颇 丰 , 生 一 他 前 译 介 了 大量 的西 方哲 学 名 著 , 国 内影 响非 常大 。据 笔 在 者 不 完全 统 计 , 贺 麟 生前 发 表 的谈 论 翻译 的文 章 就 至 少 仅 宵5篇 , 最早发表的一篇是他 12 95年上清华学堂时于《 东 方杂志》 刊登的《 复的翻译》, 晚的一篇是 在《 上 严 最 中国 社会 科 学 院研 究 生 院 学 报 》 9 0年 第 3期 上 的 “ 谈 翻 19 谈
第1 第1 4卷 期
21 00年 3月
岱 宗 学 刊
J OUR L O AI O NA F D Z NG
Vo . 4 N0. 1 1 I Ma . 2 0 t 01
从《 德译 名 的商榷 》 康 一文解 读 贺麟 的
早 期 哲 学 术 语 翻 译 思 想
文 炳
译” 一文。贺麟不仅具有 丰富的翻译实践经 验 , 而且站在 哲学 的高度 , 从翻译 的哲学基础出发 , 对翻译 的认 识就必 然深刻 、 独到。本文 旨在从其早期发表的一篇文章来解读 其哲学术语的翻译思想 , 希冀能对学界中人在译介西方思 想 时 提供 一 些 借 鉴 。 笔者之所 以选 择《 康德译 名 的商榷》 这篇文 章 , 因 原 在于 : 由于历 史 的 原 因 , 西 学 东 渐 的 早 期 阶段 , l 在 即 9世 纪末 、 2 纪初到“ 四” 0世 五 前后 这 个 阶段 , 内学 人 对 西 学 国 的接受过程受 到 日本学界的影响很大 , 基本上属于被 动接 受期 , 时对 于 西 学 中 的大 量术 语 , 多袭 用 日文 的译 名 , 当 大 对此部分有识之士可谓是 痛心疾首 , 正如余又荪所言 : 我 “ 国学 术界 所 用 的 学 术 名 辞 , 都 是 抄 袭 日本 人 创 用 的 译 大 名 。这是一件极可 耻的事 ” …” 又如 张东荪指 出 : 以 。 “ 上 所 言 旧译 大 抵 皆 为 日译 。 国 人 于 翻 译 一 道 远 不 如 清 末 时代 , 尚有人 自创 名 词 。近 则 止 知 拾人 吐馀 而 已 。文 化 失 其创造性 , 可哀也 已” 。 伴 随着西学在 中国的进 一步 传播 , 大致到 2 O世纪 3 0年代时 , 来越多 的学人意识普 越 遍袭用 日文的译名所潜藏的弊端 , 并逐步地开始谋求 中国 在 学 术 上 的 自立 。学 术 上 自立 的首 要 任 务 就 是 纠 正 当 时 普 遍 袭 用 日文 译 名 的 做法 , 时也 是 自己动 手对 既 往 译 名 同 进 行 重 译 的过 程 。据 笔 者 有 限 的所 知 , 3 在 0年 代 期 间 仅 对 康 德 哲学 ( 日文 ) 名 的讨 论 , 有 熊 伟 于 13 译 就 9 3年 7月 2 日在 《 津 大公 报 》 表 的《 验 与 超验 》 0 天 发 先 一文 ; 贺麟 于
今哲 学 的学 术 主 张 。


对 日译哲 学术语 进行“ 名” 正
《 康德译名的商榷 》 文 , 一 比较 系统地讨论 了康德 哲 学名词的理解 与翻译 的 问题。在文 章的引 言部 分 , 指 他 出, 由于当时学术 界及 出版界对于西洋名哲的翻译 与介绍 的著 作 日益 增 多 , 得 哲 学 术语 的 翻译 中遇 到 的 问题 日益 使 凸显 出来 , 要 引起 足 够 的 重视 。他 说 :讲 到 翻译 与介 绍 需 “ 西洋 名 哲 的 名 著 , 对 于 译 名 一 事 却 不 可 松 松 放 则 过 。 _( ’ ”l 由于 历 史 的原 因 , 内学 术 界 对 西方 哲 学 的研 j l 国 究受 日文译名的影 响非常之大 , 当时有普遍袭用 日文译名 的做法 , 针对这一现象 , 贺麟 提出 了 自己的主张——号召 国 内学 者 对部 分 哲 学 术 语 进 行 “ 正名 ” 。他 说 : 在别的地 方, 我都很 赞成经验派的苟子“ 名无 固宜, 约
13 在 《 方 杂 志 》 3卷 第 l 发 表 了 《 德 译 名 的 9 6年 东 3 7期 康
商榷》 一文; 张东荪 13 9 9年在《 研究 与进步》 杂志 第一期 上 发表 了《 特 哲 学 之 专 门 名 词 》 文 ; 三 篇 文 章 分 别 康 一 这 对康德哲学 中的术语 的理解 和翻译 进行 了深入 的讨论 。 而笔者惟独单 选贺麟 的《 康德译名 的商榷》 文来 予以解 一 析, 不仅 因为该文具 有那个时 代的代表性 , 即倡导反对 错 误的 日文译名并对其进行重译 以谋求学术 自立 , 而且该 文 还 提 出 了 可行 的术 语 翻 译 原则 , 以具 体 的译 例来 予 以讨 并 论、 印证 、 贯彻实施其原则 ; 当然最值得关注的一点还在 于 他认 为 翻译 的 目的 在 于 “ 化 西 学 ” 翻译 要 融 贯 中 西 古 华 ,
( 东师 范 大 学 哲 学 系 , 华 上海 文中贺麟提 出 了自己的翻译原则和主 张, 一 他认为翻译 的 目的在 于“ 华
化西学” 。针对 当时术语翻译的 实际情 况, 他提 出了术语翻译 中切 实可行 的四项原则 , 并以“ 先天” 译名 来例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