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联交易分析终稿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毕业论文题目: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学校:成都电大龙泉分校姓名:吕婧专业:会计层次:本科班级: 2012秋学号:日期: 2014.5目录写作提纲一、绪论关联交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为存在,但它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却不相吻合。
按原则,一切企业之间的交易都应该在市场竞争的原则下进行,而在关联交易中由于交易双方存在各种各样的,有利益上的牵扯,交易并不是在完全公开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
关联交易客观上可能给企业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
二、本论1、关联交易的含义2、关联人的范围3、关联交易的分类(1)公平、公正的关联交易与不公平、不公正的关联交易(2)零星的关联交易、普通的关联交易与重大的关联交易(3)第一类关联交易与第二类关联交易(4)真实的关联交易与虚构的关联交易4、关联交易对公司的影响及对策(1)关联交易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2)关联交易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影响(3)关联交易定价方式的影响5、减少关联交易影响的对策(1)规范关联交易定价政策(2)通过资本运作,逐步减少现有可避免的关联交易(3)制止新的可以避免的关联交易产生三、结论关联交易是在市场经济中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但是我们必须将其控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这一点对于上市公司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建立严格的市场秩序和监督机制就成为当前规范关联交易的重点。
【内容摘要】关联交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但它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却不相吻合。
按照原则,一切企业之间的交易都应该在市场竞争的原则下进行,而在关联交易中由于交易双方存在各种各样的,有利益上的牵扯,交易并不是在完全公开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
关联交易是在市场经济中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但是我们必须将其控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这一点对于上市公司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建立严格的市场秩序和监督机制就成为当前规范关联交易的重点。
关联交易客观上可能给企业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
关联交易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甚大,这不仅表现在其对利润的高比例贡献上,而且还表现在其核算方式的不确定性所引致利润的变化上。
【关键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关联交易在今天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这种规模较大且内部关系复杂的企业体。
以前“关联交易”只是在书上看到的,在后来的一次实习中我负责查看某公司的应收账款部分账目于是引起了我对于关联交易的兴趣此文中我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关联交易含义法律释义联交易的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2006)》的规定,在企业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
这里的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所谓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
参与决策的途径主要包括:在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互相交换管理人员等。
凡以上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均被视为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为存在,但它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却不相吻合。
按原则,一切企业之间的交易都应该在市场竞争的原则下进行,而在关联交易中由于交易双方存在各种各样的,有利益上的牵扯,交易并不是在完全公开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
关联交易客观上可能给企业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
从有利的方面讲,交易双方因存在关联关系,可以节约大量商业谈判等方面的交易成本,并可运用行政的力量保证商业合同的优先执行,从而提高交易效率。
从不利的方面讲,由于关联交易方可以运用行政力量撮合交易的进行,从而有可能使交易的价格、方式等在非竞争的条件下出现不公正情况,形成对或部分的侵犯。
正是由于关联交易的普遍存在,以及它对企业经营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全面规范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非常有必要。
我国十分重视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2006)》》对有关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的定义与信息披露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关联方交易指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内地关联交易内地上市规则中,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人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一)购买或销售商品;(二)购买或销售除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三)提供或接受劳务;(四)代理;(五)租赁;(六)提供资金(包括以现金或形式);(七)担保;(八)管理方面的合同;(九)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十)许可协议;(十一)赠与;(十二)债务重组;(十三)非货币性交易;(十四)关联双方共同投资。
香港关联交易《上市规则》中,关联交易是指:1、上市发行人与关联人士的任何交易;2、或与非关联人士之间的某些涉及收购或出售公司权益、以特别优惠的条款认购一家公司、以及控权人(或其联系人)认购一家公司的股份的交易;3、上市发行人向关联人士或符合一定条件的上市发行人及关联人士均持有股份的一家公司提供的财务资助,以及关联人士或符合一定条件的上市发行人及关联人士均持有股份的一家公司向上市发行人提供的财务资助;4、沽出、接受、转让、行使或不行使涉及上市发行人及关联人士的选择权;5、上市发行人与关联人士就成立任何形式的合营实体而达成任何安排或协议。
二、关联人的范围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关联人(connected?person)的范围界定是不同的,有的是原则规定,是否为关联人,应视“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存在与否而定,如《24号准则》规定:关联者,是指在制订财务或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认为它们是有关联的。
我国在《准则》中也有类似规定: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也将其视为关联方;有的则是详加列举,对关联人之范围予以清晰界定,如美国1940年《投资公司法》规定:“关联人”是指,直接或间接拥有、控制某人已发行在外的5%或者5%以上的表决权股份的人;或者其已发行在外的5%或者5%以上的表决权股份直接或间接地被某人拥有、控制的人;直接或间接共同控制他人的人或受他人控制的人;某人的高级职员、董事、合伙人、共同合伙人,或者雇员;投资顾问或其他顾问;投资公司保管人。
13可以看出,无论是原则规定,还是详加列举,关联人不外乎存在关联关系的法人或自然人两类,前者以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为代表,后者以公司的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为代表。
两类关联人性质不同,各国采取的立法对策也不尽相同,如针对前者,德国在股份公司法中设“关联企业”编,14我国台湾在公司法中有“关系企业”专章立法,15而对后者,规定董事等人士的忠实义务(duty?of?loyalty)与注意义务(duty?of?care)乃是各国通例。
注:(1)何种情况才能构成母子公司关系各国立法虽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是以所持股份或表决权的多少加以判断。
如日本商法公司编第二百一十一条之二规定持有相当于其它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完毕股份总数一半以上者为母公司,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者亦是。
法国的公司法与我国之《准则》中亦有类似规定。
例外的是,德国股份公司法中无持股数量之规定,而是以“决定性影响”来界定“支配与从属”关系。
(2)何谓“一致行动(Acting?in?concert)”香港《公司收购与合并守则》中文本作此翻译,规定:在法人买入某上市公司股票的过程中,该法人及其董事、董事的配偶及成年子女、其分公司、子公司、联营公司、为该公司在该次过程中代理业务的证券商、投资顾问等,均可视为“一致行动人”。
《章程指引》及《必备条款》在规定何为“控股股东”时规定“一致行动”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以协议的方式(不论口头或者书面)达成一致,通过其中任何一人取得对公司的投票权,以达到或者巩固控制的目的的行为。
《上市规则》中无此提法,但“由于产权关系或契约关系共同行使权利而具有上述能力(即控制上市公司多数股权或董事会组成之能力,笔者注)并导致上述结果的两个以上股东”之条文可以看作是类似的规定。
1.主要股东(自然人),在《香港上市规则》中是指“有权在公司任何股东大会上行使或控制行使至少10%投票权的人士”。
《上市规则》中有“在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上具有法定提案权的个人股东或其授权代表”之提法,而《章程指引》第五十七条中规定“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持有或者合并持有公司发行在外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有权向公司提出新的提案。
”2.控股股东,一般以直接或间接拥有表决权的比例多少或能否控制董事会组成加以判断。
《上市规则》中分别为50%或能够控制公司董事会组成,而《章程指引》及《香港上市规则》都为30%或可以决定半数以上的董事。
笔者认为,后两者之规定较为合适。
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规范关联交易之首要任务乃在于规范他们的行为。
为下文分析、论述方便,兹将上述关联人做如下简单分类:第一类关联人,主要指因占有一定比例的出资额或持有一定比例的表决权股份、或是因契约关系、一致行动等对上市公司具有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的股东第二类关联人,主要指上市公司及附属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联系人。
此外,在有些国家的证券法规中,对关联人还有补充定义,存在“潜在的关联人”之提法。
如:当一个公司购买或出售资产或财产所有权时,如果该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或法人代表)、居控股地位的个人股东或出资人,他们的授权代理人,将在交易的对方法人单位任相应的职务,则交易的对方也视同关联人。
三、关联交易的分类对复杂多样的关联交易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分类,有助于我们加深认识。
(一)公平、公正的关联交易与不公平、不公正的关联交易。
此分类之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判断一项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来说是否公平合理。
关联人都是具有自利动机的,因而在交易过程中,有关的关联人往往会滥用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不按等价有偿的原则对公司支付对价,从而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因此,判断一项关联交易是否公平合理,就要看关联交易是否遵循了市场竞争原则,是否符合正常或一般的商业条款。
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如“与该交易若由两个非利益相关当事人来鉴定的结果相比的话对公司是否有利”18;如,在交易的批准程序中,关联人是否利用了他们的控制权和重大影响力,如果利用了,则有可能导致不公平交易之发生,虽然某些时候,这种控制权与重大影响力的利用不一定必然导致不公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