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某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

安徽省某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

水保方案〔皖〕字第工程编号:工程设计甲级安徽省XXX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弃渣场补充)报告安徽省XXXXXXXX设计院二〇一七年四目录目录安徽省XXXX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弃渣场补充)报告特性表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第 1 页1.2水土保持方案、后续设计及实施情况1.3弃渣场变更补充设计主要成果2弃渣场变化情况2.1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中有关弃渣场情况2.2弃渣场后续设计及实施情况2.3弃渣场的变更情况及原因分析3弃渣场变更设计3.1编制依据3.2弃渣场设计4投资概算4.1编制原则和依据4.2基础单价4.3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单价4.4措施费计算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保函〔2015〕242号”文《水利部关于安徽省XX市XXXX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2、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皖发改设计函〔2015〕1141号”文《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安徽XXXX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3、XX市XXX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关于尽快编制安徽省XX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变更报告的函》;4、安徽省XXXX工程弃渣综合利用协议书;5、投资概算附件。

第 2 页安徽省XXXX设计院目录安徽省XXXX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弃渣场补充)报告特性表1 综合说明1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2013年 9月,XX市人民政府成立XX市XXXX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项目前期各项报批工作。

根据《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013年 12月,XX市XXXX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委托安徽省XXXX设计院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014年 10月,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省XXXX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农经〔2012〕4120号)的批复要求,XXXX项目进行了项目法人招标,XX市XXX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标。

2015年 12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农经〔2015〕2885号文批复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中同意XX市XXX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该工程的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建设管理。

2016年 4月,XX市人民政府以黄政函〔2016〕46号文批复同意我公司的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原批复的水保方案报告书明确了主体工程两处弃渣场的具体位臵,分别为大坝上游左岸车坑(1#弃渣场)和大坝下游右岸杨家园(2#弃渣场)。

由于在初设阶段增加鱼道以及施工设计进一步细化,导致建设期间弃渣量增加 20%以上,且开工建设之后,因临时征地协议一直未能签署,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加之本区域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为了减少耕地和森林植被的占用及不影响施工进度,对 2#弃渣场位臵进行变更,符合《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水利部办公厅办水保〔2016〕65号文),2016年 5月,XX市X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XX市XXXX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及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共同签订合同主体变更补充协议,合同委托主体由XX安徽省XXXX设计院第 1 页市XXXX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变更为XX市XXX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1.1.1地理位臵安徽省XXXX工程(以下简称“XXXX”)地处XX江主源率水河中上游,选定坝址(中坝址)位于XX市休宁县海阳镇首村下琳溪组下游约 500m,距休宁县城 18.5km,距XX市区 29km,控制流域面积908km2,坝址区为“U”型河谷,坝址两岸山体较厚实,地形较为平顺,与河流走向近一致,山顶高程左岸 214.8m(1956年黄海高程系、下同),右岸 225.8m。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与浙、赣两省交界,承东启西,贯穿南北,县城距XX市中心城区 18km,是通往XX、皖南古村落宏村与西递、婺源江湾等著名景区的重要通道。

屯黄公路、205国道和慈张公路穿境而过,徽杭、合铜黄、黄塔桃、黄祁景等 5条高速公路和京福高铁及在建的黄杭高铁、拟建的皖赣高铁均经过休宁县。

高速公路在境内总里程达 93km,高铁新区地处休宁县与徽州区交界处,区位优势突出,三省通衢,是交通枢纽重地。

地理位臵见附图 1。

1.1.2工程布臵XXXX主体工程区由混凝土重力坝挡水坝段、泄水坝段、发电引水坝段、生态放水管、鱼道等建筑物组成,最大坝高 36.6m。

拦河重力坝自左至右依次布臵左岸非溢流坝段、发电引水坝段、生态放水坝段、溢流坝段(表孔、底孔间隔布臵)、右岸非溢流坝段。

发电厂房与升压开关站布臵于左岸坝后。

鱼道布臵在左岸,进口位于电站尾水渠末端,绕管理区,穿左岸非溢流坝段至上游。

上坝道路布臵在左坝头,利用原左1 综合说明岸公路作为进厂道路。

工程总平面布臵图见附图 2。

1.1.3工程任务、规模及等级XXXX的开发目标及主要任务是以XX市中心城区—屯溪城区的城市防洪为主,结合城镇供水,兼顾发电与灌溉等综合利用。

水库死水位 157.0m,汛限水位 160.5m,正常蓄水位 165.0m,20年一遇洪水位 165.8m,50年一遇防洪最高水位为 168.7m,相应防洪库容0.73亿 m3,100年一遇设计最高洪水位 170.3m,相应防洪库容 0.96亿m3,1000年一遇校核标准洪水位为 172.1m,总库容为 1.57亿 m3。

电站装机容量 20MW。

水库规模为大(2)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Ⅱ等。

工程建成后,可使XX市屯溪主城区防洪能力由 25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为 6874万 m3,其中城镇供水量为 6846 万 m3,灌溉补水量 28万 m3。

设计灌溉面积为 1.45万亩。

电站装机容量20MW,多年平均发电量 0.43亿 kW.h。

XXXX工程特性表详见表 1.1-1。

表 1.1-1 XXXX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特性表表 1.1-1 XXXX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特性表(续)1 综合说明表 1.1-1 XXXX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特性表(续)表 1.1-1 XXXX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特性表(续)1 综合说明表 1.1-1 XXXX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特性表(续)表 1.1-1 XXXX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特性表(续)1 综合说明表 1.1-1 XXXX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特性表(续)1.1.4工程建设情况场地平整及上坝道路工程开工时间为 2016年 4月 3日,完工时间为2017年 1月 16日。

五城至琳溪施工兼备用电源 10kv供电专线工程开工时间为 2016年 4 月 9日,完工时间为 2016年 7月 26日。

主体工程开工时间为 2016年 8月 20日,一期围堰截流;12月一期后阶段围堰截流;2017年 8月二期围堰截流,左岸坝体基础开挖并浇筑混凝土;2019年 1月大坝下闸蓄水;2019年 4月,首台机组调式发电;2019年 7月第二台机组调式发电;预计 2019年 8月完工。

主体工程现状及水土保持措施见图 1.1-1。

1.2 水土保持方案、后续设计及实施情况2014年受XX市XXXX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委托,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以下简称“我院”)于 2015年 2月编制完成了《安徽省黄山市XXXX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2015年 3月,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合肥组织召开了技术审查会议,并形成评审意见。

会后,我院根据评审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完善,完成了《安徽省黄山市XXXX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2015年 6月 16日,水利部以水保函〔2015〕242号文批复了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2015年 12月 31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皖发改设计函〔2015〕1141号批复了《安徽省XX市XXXX工程初步设计》。

2017年 3月 27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安徽省XXXX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弃渣场补充)报告》的审查会议,并提出了评审意见。

根据评审意见,方案编制单位对方案报告书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

1 综合说明安徽省XXXX设计院坝址施工上坝道路左坝肩截水沟及喷播植草进场道路图 1.1-1 主体工程现状及水土保持措施图第 11 页施工场地施工生活区排水施工生活区施工场地绿化图 1.1-1 主体工程现状及水土保持措施图第 12 页安徽省XXXX设计院1 综合说明1.2.1方案主要内容及结论根据《安徽省XX市XXXX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

XXXX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 1206.46hm2,建设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为 187.29hm2,工程产生弃渣 27.17万m3(松方);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 4897.2t。

水土流失防治由枢纽工程区、水库淹没及影响区、永久办公生活区、交通道路区、移民安臵及专项设施复建区、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7个一级分区组成。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组成,需剥离表土 1.015万 m3,土地整治 32.06hm2,浆砌石挡墙21747m3,生态护坡 518m2,排水沟 5367m,永久沉沙池 2个;种植乔木2344株,灌木 14996株,锚杆钢丝网喷混植生护坡 7.125hm2,塑料三维网喷播植生护坡 0.305hm2,马尼拉草皮 0.484hm2,撒播狗牙根 36.3hm2;袋装土 4065m3,彩条布 1.305万 m2,简易排水沟 5309m,简易沉沙池 1 个,拦渣栅栏 7056m,临时散播狗牙根草籽 1.806hm2。

水土保持工程静态投资 2771.20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 824.83万元,植物措施投资 977.3万元,监测措施投资 41.85万元,施工临时工程投资 125.72万元,独立费用 524.17万元,基本预备费 249.39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 27.94万元。

水土土保持工程实施后,能够控制建设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

预期能达到的目标值为:扰动土地整治率为 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 97%,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拦渣率为 95%,林草植被恢复率为 99%,植被覆盖率为 27%。

本工程建设期防治措施完善时,整治扰动土地面积 187.29hm2,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4.2hm2,水土流失总量为 4897.2t,工程建设期采用防治措施后,水土流失预测量可控制在 1436.1t以内,减少水土流失量 3461.1t,林草植被建设面积 64.15hm2,林草植被恢复率为 99.72%。

各项防治措施实施后,能有效控制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有效恢复和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

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不存在限制项目建设的制约性因素,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1.2.2初步设计报告主要内容及结论本节根据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变化,对已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土石方平衡、弃渣量、防治目标、分区和水土保持总体布局等几个重要指标进行复核,以确定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布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