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单选题(14分)1.(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感慨朗润菡萏花肢招展B.酝酿诅咒讴吐秋风萧瑟C.瘫痪告诫憔悴小心翼翼D.嘹亮喉咙贪婪淅淅历历2.(2分)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客人身份尊贵,上级领导十分重视,她小心翼翼地接待他,幸好没出什么问题。
B.经过老师深恶痛疾的一番教导,他下定决心改正错误,争取用好成绩回报父母。
C.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D.连续多日的暴雨让山洪暴发,良田被淹,灾情扣人心弦,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时候到了。
3.(2分)经典共赏部落开展了“集对联,猜文常”知识竞赛,下列作家作品与对联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④万物复苏春光里,百鸟欢唱绿色中A.①诸葛亮②鲁迅③《世说新语》④《春》B.①诸葛亮②朱自清③《聊斋志异》④《秋天的怀念》C.①孔子②朱自清③《世说新语》④《秋天的怀念》D.①孔子②鲁迅③《聊斋志异》④《春》4.(2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候,用“令尊”尊称对方的父母,用“家严”谦称自己的父亲。
B.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那么小明就应该属“羊”。
C.“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D.古代通常男子20、女子15岁行成人礼,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
5.(2分)下列画线文言词语读音、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君有疾在腠理疾(jí,小病)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hào,喜欢)B.吏二缚一人诣王(yì,到……去)缚者曷为者也?(hé,同“何”,什么)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hè,扛)子子孙孙无穷匮也(kuì,竭尽)D.余拏一小舟(ná,同“桡”,撑船)余强饮三大白而别(qiáng,酣畅)6.(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甲】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乙】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丙】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丁】(1)文中画线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虬枝(qióng) 磨折(zhé) 婉 鄙B.虬枝(qióng) 磨折(shé) 婉 轻C.虬枝(qiú) 磨折(shé) 宛 轻D.虬枝(qiú) 磨折(zhé) 宛 鄙(2)文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婆娑:枝叶低垂,形容姿态优美。
B.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C.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D.秀颀:美而高。
(3)在选文【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
;。
B.,。
C.。
!;!D.。
!。
!(4)对选文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细致刻画了白杨树挺拔的姿态。
B.“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坚强不屈的个性和精神。
C.选文中连用四个反问句,将白杨树与北方农民、北方的抗战军民,以至于抗战军民的精神和意志建立起联系,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D.选文最后一段将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7.(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二、文言文阅读(6分)8.(6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宾客诣①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②,二人进火③,俱委而偷听。
炊忘著箅④,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⑤?”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偷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⑥。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⑦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⑧,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释】①诣:拜见。
②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
③进火:烧火。
④箅(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
著箅,放竹箅。
⑤馏:蒸饭。
⑥糜:粥。
⑦所识:收获的知识。
⑧更相易夺:互相改正错误。
(1)下列句中对画线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尊君在不(“不”同“否”)B.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下车引之(指代元方)C.仿佛志之(记)/大人与客语(谈话)D.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3)从【甲】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元方从小就聪明善辩,请你结合乙文的具体内容分析他如此聪明善辩的原因。
三、默写(14分)9.(5分)古诗文默写。
(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郦道元《三峡》)(2)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4) ,终岁常端正。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5)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
(曹植《梁甫行》)(6)《黄鹤楼》中,诗人登楼远望,用“,”一句描绘了一幅清晰明丽、富有生机的画面。
(7)《使至塞上》中,诗人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的诗句是:,。
(8)《野望》中,作者描绘近景,动态地呈现出静谧、恬淡的色彩的诗句是:,。
(9)请写出一句描绘春天景象的诗句:,。
10.(9分)名句积累与运用。
(1)回乐烽前沙似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4)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作品主旨的句子是:,。
(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古人常用明月寄相思之意,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诗句“,”,就是希望明月送去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8)在《观沧海》中,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开篇即交代观海地点的句子是:,。
四、现代文阅读(23分)11.(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透早的枣子园林清玄①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
”②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怎么现在还在用?而且看起来像新的一样?③“妈?这是从前那一台裁缝车吗?”④妈妈说:“当然是从前那一台了。
”⑤妈妈熟练地坐在缝纫机前,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地车我裂开的裤子,我看着妈妈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童年的三合院。
⑥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
⑦善于女红的妈妈,其实没有什么衣料可以做衣服,她做的是把面粉袋、肥料袋车成简单的服装,或者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
⑧妈妈做衣服的工作是至关重大的,使我们虽然生活贫苦,也不至于穿破衣去上学。
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桌子太少了。
抢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块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
⑨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上,在我的耳后留下一条二十几屋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
⑩我喜欢爬上枣子树,回头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
那时的妈妈青春正盛,有一种秀气而坚毅的美。
由于妈妈在生活中表现的坚强,常使我觉得生活虽然贫乏素朴,心里还是无所畏惧的。
⑪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
⑫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逢早就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
⑬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
这时我会无比地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
⑭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
”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
⑮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子,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
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