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原理题库

教育学原理题库

09级小教英语《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或填空题:
1.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
2.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方面
3.德国教育家()在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儿童的身体发展是按照“从上到下”,“从中心到边缘”的顺序进行的,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的观点。

6.壬戌学制(通称“六三三制”)是在()颁布的。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原则。

8.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9.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10.当代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是。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12.()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3.所谓(),是在现实允许的条件下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尽可能的发展,但并不要求各方面都发展到相同程度,即允许有差异。

14.班会的灵魂是
15.班集体的核心是
16作为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诞生的代表著作是:
17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决定教育必须:
18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
19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教师劳动:
21 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
22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2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24 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25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制书384
2.教育学。

书7页
3.教育目的。

书329
4.范例教学法:运用精选的知识经验以及事实范例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有普通意义的知识,形成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批判、判断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是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等创立的。

5.教育书104页
6.教学方法
7.教育机智
8.教育制度
三、简答题
1.教育怎样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
2.(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3.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4.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依据?
5.培养班集体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6.课程开发有哪些方式?
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8.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何不同?
9.简述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阶段。

10.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1.简述尊重教育理念。

12.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是什么?
四、材料分析题
1.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对此进行评议。

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王女士有个正上小学的儿子,她信奉快乐教育、民主教育,认为培养一个独立、智慧、有个性的人比成绩好更重要。

她的儿子虽然成绩出类拔萃,但由于比较“特立独行”而经常挨批,王女士也三天两头被学校请去。

她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反感老师对儿子的评价。

可多年担任班主任的李老师却认为,王女士这样的家长过于相信自己的孩子,总觉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不公正、不全面,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淡化教师的评价。

“很多家长民主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溺爱。

”李老师说,这让本来应该成为“合力”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变成了“分力”,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很多学校和家长在互相抱怨,都认为是对方在弱化自己的教育效果,学校说是“5+2=0”——学校教育5天的效果还抵不上家庭教育两天的影响,而家长则认为是“2十5=0”——每周两天的家庭教育根本无法和5天的学校教育抗衡。

结果就是互相不信任,站在各自立场上“抢”孩子。

2、根据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关系原理,结合相关课程理论,分析以下现象存在的原因及改进办法。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考“3+x”的推行,令我从教育的千回百折中又看到了新的转机和希望。

然而笔者深入高中教学第一线明察暗访,耳闻目睹的真实情况,又不由使我感叹和忧伤。

“3+x”本是导向,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借以
引导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然而很多地方热衷于研究高考新动向,对付高考各有奇招,给我的突出印象是“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

“3+x”中的“3”,不是单科考试吗?高考命题专家们出题深,我比你更深,你“打眼”,我“凿井”,你“刨坑”,我“挖洞”,此乃“深挖洞”。

“3+x”中的“x”,不是广而浅吗?你广,我比你更广,你是“昆明湖”,我是“西湖”,你是“渤海湾”,我是“太平洋”,此乃“广积粮”。

有些学校千方百计地搜罗某些高考命题专家的著作,煞费苦心地“研究一番”,企图从他们的教育理念、治学特点等动向中悟出点什么。

更有甚者,很多为利益驱动的人,把新课改和“3+x”的推行变成了重大的商机,各路人马奔波于全国各地,会议通知满天飞,报告会一场接着一场,各种收费接踵而至。

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但“假李逵”、“假猴王”也混杂其中,他们大谈高考“动向”和“应对之策”,兜售“灵丹妙药”,实则是“蹂躏”了“3+x”,只是“财源滚滚”而已。

笔者提醒课改和高考命题专家们切莫过高估计自己,很多人的应试思维不改变,对付你们的办法多得很,此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猛虎敌不过群狼”。

只是苦了我们的孩子们,他们每天的学习时间长达12个小时,眼前的“书墙”越来越高,此乃“高筑墙”。

3.请仔细阅读案例后,回答问题。

有位教师,在讲完《母亲》这篇范文之后,让学生以“我的妈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收上作文本一看,全班50名学生,开头都是“我妈妈是一位中年妇女,中等身材……”;正文都写有:“她从早到晚不停地忙碌……”;结尾都是“我为有这样一个妈妈感到无比自豪和高兴”。

另一位教师,在要求学生写“我的妈妈”时,同样念了一篇《母亲》的范文。

但在学生作文之前,她让时学生当众说出自己妈妈的实际长相、性格特性以及工作和家庭等情况之后,让学生议论怎样写,……结果,每个学生写出的妈妈,都各有特点、形形色色。

问题:上述案例中两位教师念的范文和写的作文都一样,为什么结果却大不相同?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在学生技能形成中教师应该怎样做?
4.先辈们在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财富。

既有古
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有成语故事:孟母三迁;还有古语:出污泥而不染
等。

结合材料回答:你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请紧扣材料,说明环境在人的发
展中有何作用
五、辨析题
1.所有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的研究对象。

2.课程标准是对某一学段的基本要求。

3.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都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

4.学生是客体。

5.教育制度就是学制。

6.课程标准就是大纲。

六、设计题
下面是09小英某同学试讲的基本环节,
请你根据你的理解重新设计一个针对教
学重点或难点的精彩教学环节。

人教版五年级unit2.key point: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教学环节:1.用绿草碧连天动画视频引出春天里有什么?让学生说说春天的景色。

2.把写有英文的纸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举起标示春天的单词。

3.教师板书春天英语的写法。

4.播放《蘑菇点点》的动画片引入单词Summer
5.看幻灯片海滩浴场,引导小学生说出夏天里的活动
6.教师板书夏天的英语单词,并示范性读。

7.播放画面,让小学生根据图画的季节举起手中的英语字母
8.把不同的季节图片拼凑在一起,让学生根据四个单词对应的图片连线。

9.列出汉英词义对照表,复习巩固单词的意义
10.Homework: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
Spring cold
Summer cool
Autumn hot
Winter warm
设计要求:
(1)指出改变或增加设计某一环节的原因;
(2)清晰说出这个环节的操作过程;
(3)简要陈述该环节前后的教学内容。

七、论述题
1.试论述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论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论述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