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笔书法入门PPT教学课件

毛笔书法入门PPT教学课件

24
2、短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 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25
3、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
向上凸 4、末端转锋向右下
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26
4、细腰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
风格秀逸多姿, 结体匀称,为历 代书家推崇备至
8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 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 常见的一种字体。
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9
《黄庭经》
此帖其法极 严
其气亦逸 有秀美开朗
之意态
10
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 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 于辨认而产生。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向右下写弯弧
4、末端处向右下挫笔后提笔转锋,蓄势向
左上挑笔出锋
83
8、浮鹅钩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向下偏左中锋行笔
4、转笔写弯弧,出锋处挫笔转笔蓄势向上
出锋
84
9、卧钩
1、自左上方顺锋起笔
2、顺势向右下中锋行笔,边行边按写弧
2、上向挑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折笔向下偏右顿笔
3、转笔回锋后扭锋挫笔,蓄势后向右上方
挑出,力至笔端90Βιβλιοθήκη 八、折9192
93
94
横折时,竖画粗重有力,折部形方,大而外 突。
竖折时,竖画宜轻,折部较小,可方可圆。 “日”字外形方正,右竖微弯,短横粗壮。 “自”字,窄长,两竖微弯成“()”形。
6、回锋向上收笔
35
2、悬针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
36
3、右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转笔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偏左中锋行笔
5、底端处向右圆转
6、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向回锋收笔
42
三、点
43
44
1、上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笔向右稍顿
3、转笔向左下顿笔
4、提笔回锋收笔
45
2、下点(杏仁点)
1、逆锋向上起笔
字形方正大方, 横竖折笔之处,圆 中寓方,圆融浑劲, 古茂雄秀。
6
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 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 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 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 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 之称。
7
《曹全碑》
曹全碑是东汉时 期重要的碑刻, 碑身两面均有隶 书铭文,是汉代 隶书的代表作
3、转笔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57
3、兰叶撇
1、自上方向左下顺锋起笔
2、边行笔边按笔
3、至中部后边行笔边提笔至左下出锋,力
至笔端。
58
4、弯头撇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向右上方转笔作围后折笔向右下方顿笔
3、转笔蓄势后向左下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59
5、弧钩撇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39
6、粗腰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起笔稍重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用力行笔
5、向右下顿笔
6、回锋向上收笔
40
7、上尖竖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转笔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偏右中锋行笔
5、向右下轻顿
6、回锋向上收笔
41
8、竖弯
3、提笔折锋顺势写弯钩
98
4、撇折提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笔向左下稍顿
3、转笔向右下稍驻
4、提笔向上回锋收笔
46
3、左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笔向下作顿,再转向右下稍驻
3、微提笔向右上回笔
4、回锋至中部后稍驻
5、向右上出锋
47
4、右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笔向右作顿
3、转笔向右下行笔
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48
3、末端处向挫笔转锋后,蓄势向左上出锋 85
10、右弯弧钩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后中锋向右偏上行笔
4、再提笔、顿笔,蓄势写弧弯钩
86
作业:
写相关笔画的字两张 思、元、而、东、道、会、福 厚、妙、左、深、照、株、禅
87
七、挑
88
1、右向挑
1、左下方逆锋起笔 2、右下顿笔 3、稍提折锋后向右上挫笔 4、蓄势向右上边提边行出锋,力至笔端 89
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 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 之意,谓之草书。
13
王羲之的草 书,在用笔和 结构的变化上, 都达到了极致。
用笔以方折 为主,斩钉截 铁,干净简捷, 从容不迫。
14
15
执 笔 法
16
17
学好书法的
临摹是学习
书法最基本的方
法,不但初学书法
要临摹,就是有了
一定的基础之后
80
5、横折斜钩
1、横折钩是由横和斜钩组成
2、先逆锋写横
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
4、再转锋写斜,再写钩
81
6、竖钩(向右)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后中锋行笔写竖 4、提笔转锋再向右下挫笔 5、提笔转锋挫笔蓄势向右上挑笔出锋 82
7、弧钩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用缰

竖为努, 用力也

趯为跃, 貌与跳跃


左上为策 如策马之
用鞭

左下为掠 如篦之掠


右上为啄 如鸟之啄


右下为磔 裂牲谓之 磔笔锋开
张也
20
一、横的写法
21
22
1、逆锋起笔 2、向下顿笔 3、提笔右上行 4、中锋行笔 5、稍向上提笔 6、顿笔向右下回

23
1、长横
运笔方法如前述
62
作业
将以下字每个字写两遍:
福、蔡、度、威、大、厚、宗、必、 悲、深、照、株、禅、问、七
下周上课交
63
五、捺
64
柳公权的笔法
65
欧阳询的笔法
66
1、直捺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向右顿笔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67
2、弧捺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顿笔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4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 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 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 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 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5
《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最 早的石刻文字,集 大篆之成,开小篆 之先河
行笔 4、作钩时提笔向
左下重顿 5、转锋回收至画
中后挫笔向左下出 钩
30
作业
写和横画相关的字两张。如:三、 元、喜、无、等、茶、处、诸等。
下周上课时交。
31
二、竖
32
33
1、垂露竖
34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间稍提锋 4、末端转锋向右
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27
5、左尖横
1、顺锋起笔 2、力量逐渐增大,
向右中锋行笔 4、末端提笔向右
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28
6、右尖横
1、逆锋向左起笔 2、折锋向右下顿
笔 3、挫笔后向右偏
上边提边行笔
29
7、横钩
1、向左逆锋起笔 2、折锋右下顿笔 3、折锋向右中锋
68
3、方头捺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向右顿笔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69
4、长捺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向右顿笔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70
5、尖头捺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
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71
6、短捺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
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72
7、反捺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 2、起笔后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3、捺脚处向右下顿笔 4、提笔回锋收笔
73
8、曲反捺
1、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连接而成
2、先逆锋写撇
3、撇的末端处驻笔后写反捺
4、角度应大于90度
74
六、钩
75
76
1、竖钩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行笔
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转笔蓄势向左上
挑笔出锋
77
2、弯弧钩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