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SPF配置命令

OSPF配置命令

OSPF配置命令
1.router ospf
启动OSPF路由协议进程并进入OSPF配置模式。

若进程已经启动,则该命令的作用就是进入OSPF配置模式。

2.network address mask area area-id
配置OSPF运行的接口并指定这些接口所在的区域ID。

OSPF路由协议进程将对每一个network配置,搜索落入address mask范围(可以是无类别的网段)的接口,然后将这些接口信息放入OSPF链路状态信息数据库相应的area-id 中。

OSPF协议交互的是链路状态信息而不是具体路由信息。

OSPF路由是对链路状态信息数据库调用SPF算法计算出来的。

area-id为0的区域为主干区,一个OSPF域内只能有一个主干区。

其他区域维护各自的链路状态信息数据库,非0区域之间的链路状态信息交互必须经过主干区。

同时位于两个区域的路由器称为区域边界路由器,即ABR。

ABR是非0区域的路由出口,在ABR上一般有一个非0区域和一个主干区域的链路状态信息数据库,两个数据库之间交互区域间的链路状态信息。

3.area area-id range address mask{advertise|no-advertise}
该命令用于在ABR上将某区域的路由聚合后通告进另一区域,目的是减小路由表的大小。

address mask表示聚合的范围(可以是无类别的网段)。

如果是advertise,落入这一范围的路由将被聚合成一条address mask的路由通告出去,而那些具体路由将不被通告;如果是no-advertise,落入这一范围的路由将不会被通告也不会被聚合后通告。

4.redistribute protocol[metric number][metric-type {1|2}]
将非OSPF协议的路由信息重分配进OSPF。

protocol为重分配的路由源,可以是connected、static、rip和bgp。

metric number为被重分配路由的外部度量值,可选项。

没有配置该选项时,被重分配路由的外部度量值取default metric number配置的值,未配置default metric number 时,默认为10。

外部路由被重分配进OSPF后,可能变成OSPF External1类型或者OSPF External2类型。

可以通过metric-type {1|2}来指定被重分配后的类型,默认为OSPF External2类型。

两种类型的区别体现在度量值的计算方法上:OSPF External1类型认为被重分配路由的外部度量值和OSPF域内度量值相当,OSPF域内度量值不可忽略,所以其最终的度量值为外部和OSPF域内之和;OSPF External2类型认为被重分配路由的OSPF域内度量值相对其外部度量值可忽略,所以其最终的度量值即外部度量值。

一旦配置了重分配,路由器即成为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即ASBR。

5.default metric number
配置重分配路由的外部度量值的缺省值。

6.summary-address address mask
该命令用于在ASBR上将重分配进OSPF的路由聚合后通告进OSPF域。

address mask为聚合范围(可以是无类别的网段)。

落入该范围的路由将被聚合成一条路由通告进OSPF域,而具体路由将不被通告。

7.area area-id stub[no-summary]
配置非主干的area-id区域为stub区域或者完全stub区域,要在area-id区域内的路由器都配置该命令。

成为stub区域或者完全stub区域的条件是区域中不存在ASBR。

配置完全stub区域需要在该区域所有的ABR上带上no-summary进行配置。

stub区域的ABR将阻止OSPF外部类型路由(在ASBR上重分配进入OSPF域的路由)进入stub区域,并且向stub区域内发送一条缺省路由,该路由的度量值为stub区域外部和内部度量值之和,其外部度量值可以通过命令area area-id default-cost cost设置,缺省情况下为1。

完全stub区域的ABR除了执行上述的功能外,还将阻止区域间路由(从其它非0区域通告过来的路由)。

这项配置的目的主要就是减小路由表的大小以及在路由动荡时减小路由汇聚的时间。

8.area area-id default-cost cost
配置stub区域或者完全stub区域中缺省路由的外部度量值。

9.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metric number] [metric-type {1|2}]
该命令用于在ASBR上向OSPF域内通告一条缺省路由。

metric number和metric-type {1|2}的使用与redistribute相同。

10.ip ospf priority number
接口模式下的命令。

该命令设置路由器优先级,帮助决定该接口所在网络的OSPF指定路由器或备份指定路由器即DR或BDR。

几个同在一个网络的路由器都试图成为DR,则优先级最高的成为DR,次高的成BDR。

优先级为0的不能成DR和BDR。

当网络DR和BDR已经被选举时,修改其它路由器的优先级使其最高,DR和BDR不会重新选举。

只有在DR或BDR变成无效的时候,才会重新选举。

这样减少了网络路由的动荡。

11.ip ospf cost cost
接口模式下的命令。

配置相应接口的路径开销,即从该接口发送一个包的开销。

OSPF路由度量值就是一个包到该路由目的网段经过的所有流出接口的开销之和。

OSPF 选择度量值最小的路由作为数据包转发的路径。

可以配置接口开销影响OSPF路由度量值,从而控制路由的路径。

12.ip ospf hello-interval seconds
接口模式下的命令。

配置该命令指定在相应接口上发送OSPF协议HELLO包之间的时间间隔。

HELLO间隔越小,拓扑结构的变化就越快被检测到,但随之而来的是路由传输频繁。

一个网络上的所有OSPF接口的HELLO间隔必须相同,否则无法建立正确的邻居关系。

13.ip ospf dead-interval seconds
接口模式下的命令。

配置dead-interval。

如果一个路由器超过该时间间隔没有受到某邻居的HELLO包,则认为该邻居关闭了。

该值在接在一个网络的所有OSPF接口上必须相同,否则无法建立正确的邻居关系。

14.ip ospf transmit-delay seconds
接口模式下的命令。

在接口上设置传输一个链接状态更新包的估算时间,更新包传送之前将在相应字段加上该值,然后传送出去。

15.ip ospf retransmit-delay seconds
接口模式下的命令。

配置retransmit-delay。

如果路由器从该接口发送了一个链接状态更新包,经过了该值指定的时间间隔还没有收到相应的确认信息,将重发该链接状态更新包。

16.passive-interface type number
配置被动接口。

OSPF路由信息不能通过被动接口接收和发送,被动接口地址以网段网络出现在OSPF域中。

type表示接口类型,目前为pvc。

number为接口号。

17.area area-id virtual-link router-id
该命令用于在ABR上配置虚链,必须在虚链两端的ABR上都进行相应的配置。

虚链用于将与主干区无直连联系的区域连接到主干区,或者连接被分离的主干区。

虚链应该只是作为一种临时性的网络部署措施,最终应该用实际的物理链路代替掉。

area-id标识的区域为虚链连接的两个区域之间的传输区域。

router-id是虚链另一端的ABR的接口IP地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