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4.1 课程基本信息(表4-1)表4-1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开课部门适用专业所有专业课程编号9787563538454 课程总学时/学期总学时144/36 课程总学分/学期总学分8/2田径、篮球、羽毛球、先修课程太极拳、其它(体育后续课程无理论、体质测定)修订人审定人修订日期审定日期4.2 课程性质与任务4.2.1课程性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规定,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4.2.2课程任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其任务是: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生理)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监测方法)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锻炼方法)④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心理)⑤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品德)5.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

其根本目标为“培养具有健康第一的现代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4.3知识目标A1:体验运动乐趣,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A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4.4能力目标B1: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B2: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4.5素质目标C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6.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4-2)表4-2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教学任务或项目教学内容(编号)理论实践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学时学时1 田径A1 、A2 B1、B2 C1 2 282 篮球A1 、A2 B1、B2 C1 2 323 羽毛球A1 、A2 B1、B2 C1 2 344 太极拳A1 、A2 B1、B2 C1 2 345 其它(体育理论、体质测定)A1 、A2B1、B2 C1 8 0合计16 1287.“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方案“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方案见表4-3。

表4-3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总表课程名称(学习领域):体育与健康课程编号9787563538454 总学时144 编制时间2015.8 编制人丁剑锋课程目标学习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3、体验运动乐趣,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4、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5、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课程内容学习内容: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1、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卫生与健康、增强体质的锻炼方法、体育保健、各项目竞赛规则;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拓展学生体育知识面和体育修养,在对体育的认识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2、体育实践:田径、篮球、羽毛球、武术-24 式太极拳等,根据学情,教师力求做到提高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体育文化素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觉性,使学生终生受益。

学习情境学习情境 1 田径学习情境 2 篮球学习情境 3 羽毛球学习情境 4 武术类(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学习情境 5 其它(体育理论、体质测定)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本门课程中是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的,其中实践部分占大多数。

教学方法:1、理论方面:现代化教学方法(多媒体),此方法能通过图、文、影、音等多角度、较全面的讲授理论知识。

讲授法,通过教师个体的提炼和组织,个性化的讲授内容。

提问法,根据所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

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能使教学内容更好的植入学生的知识库中去。

案例法,通过各种案例或结合自身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更加形象的接受内容。

2、实践方面:(一)指导法①语言法:是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

②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

③完整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④分解法:是从掌握完整动作出发,把完整的动作按其技术结构分成几段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几个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

⑤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教师为了防止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方法。

(二)练习法①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②比赛练习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③综合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综合运用某些练习法的特点而组成的一类练习方法。

④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循环练习的方法。

⑤重复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

⑥变换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变换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

实施场所:田径场篮球场礼堂排球场羽毛球场、多媒体、体质测定中心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考试采取随堂考试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技能、技术动作、知识等的掌握情况。

课程教学资源:8.教学资料准备(1)教材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由徐骏主编,中国出版集体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6(2)参考书《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3)其他几年来教师编写的多媒体课件。

9.实训条件为了保障本门课的正常运行,对器材设备的要求如下;(1)本课程需要田径场 1 块、篮球场8 块、羽毛球场15 块以及各种器材设备等,满足学生正常上课要求。

(2)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训练密切结合,本课程需要学院教学场地若干。

学生能力要求:10.具有健康的身体体魄、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11.具有体育理论基础知识;12.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13.具有查阅行业相关资料、分析判断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师能力要求:本课程需要熟悉田径、篮球、羽毛球、武术等专业领域的双师型教师各 1 名。

4.6田径情境设计方案(表4-4)表4-4 田径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学习情境编号 1 学习情境名称田径学时数30学习任务教学项目4.2.3田径的基础知识4.2.4走、跑、跳、投等技术技能学习目标掌握田径类课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具备田径类的自主课外田径健身锻炼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习内容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1.协调性练习及素质训练 2 课时2.短跑——蹲踞式起跑技术教学 2 课时3.短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教学 2 课时4.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 2 课时5.短跑——后程冲刺跑技术教学 2 课时6.短跑——弯道跑技术教学 2 课时7.短跑——50 米全程跑练习 2 课时8.50 短跑测试 2 课时9.中长跑——素质训练 2 课时10.中长跑——站立式起跑技术教学 2 课时11.中长跑——途中跑技术及呼气方法教学 2 课时12.中长跑——后程冲刺跑技术教学 2 课时14.中长跑——男子 1 千米女子8 百米全程跑 2 课时练习15.男子 1 千米女子8 百米中长跑随堂测试 2 课时16.理论课 2 课时教学条件教材、课件、田径场地、辅助器材等。

4.7篮球学习情境设计方案(表4-5)表4-5 篮球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学习情境编号 2 学习情境名称篮球学时数34学习任务教学项目4.2.5篮球知识的学习4.2.6篮球技能技术的训练学习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发展史,篮球基本规则和裁判法,较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配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良好作风和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学习内容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8.篮球基本技术知识介绍;原地球性练习 2 课时9.基本姿势、移动 2 课时10.原地高、低运球 2 课时1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2 课时12.双手胸前传接球 2 课时13.单手肩上传球 2 课时14.双手胸前投篮 2 课时15.反弹传球 2 课时16.行进间单手肩上高手投篮 2 课时17.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 2 课时18.原地持球同侧步、交叉步突破 2 课时17.传切配合、掩护配合 2 课时18.教学比赛 2 课时19.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 2 课时与进攻区域联防20.理论:篮球规则与裁判法 2 课时21.教学比赛 2 课时22.考试 2 课时教学条件教材、篮球场、篮球、辅助器材等。

4.8羽毛球学习情境设计方案(表4-6)表4-6 羽毛球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学习情境编号 3 学习情境名称羽毛球学时数36学习任务教学项目4.2.7羽毛球知识的学习4.2.8羽毛球技能技术的训练学习目标以羽毛球运动中的发球、击球、杀球、裁判法以及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要知识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羽毛球基本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以此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为终身体育提供指导与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