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含义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
将爱国守法列为2019年3月,外语系的一位学生在回家途中所坐的摩托车与汽车相撞,严重受伤,需要开颅手术,医疗费高达10万元。
同学们知道这情况后,纷纷解囊相助。
还有一位同学,半夜里胃出血,生命危在旦夕,是团结友爱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
在我们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处处是真情满人间。
正如清朝学者辜鸿铭在中所描述的那样,中国人过着的是一种心灵的生活。
那种心灵就是我们民族的底蕴,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友善,使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美誉,也正是那种内心的平和,使我们能正确的看待自己,面对生活和世界。
没有团结就没有和平与发展,没有友善就没有生活的烂漫。
让团结和友善充盈人们的心田。
勤俭自强
勤俭自强作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个人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
勤俭的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俭朴、节俭;自强的基本内涵是自尊、自立、自励,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可以积沙成塔,集液成裘。
,勤劳、勤奋、勤快反映的是个体对待劳动、学习、工作的态度与品质。
一个具有正确人生观的人,必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勤奋学习的人,努力工作的人。
因为他们懂得:只有用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才能浇灌幸福之花。
所谓“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天才就是勤奋”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句都是对“勤”字的最好诠释。
俭朴、节俭折射出人们对待生活消费、劳动果实的态度。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俭朴的人在生活消费上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不追赶时髦,不片面追求高消费,珍惜劳动果实,做到节俭而不吝惜,大方而不浪费。
李嘉诚先生多年荣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华人首富,但他本人在衣食住行上非常俭朴、简单。
他曾说:“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
”李嘉诚不抽烟、不喝酒,到工地巡察与工人一样吃盒饭,但为了公益事业却一掷千金。
自强不息表现个体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精神。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困难面前,在逆境之中,受挫折以后,自强自立者勇往直前,懦弱自卑者节节败退。
青年的楷模、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张海迪身残志坚,以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书写着她那美丽的人生。
她自幼患高位截瘫,以后又身患癌
症,在坐轮椅整整40年的艰难岁月中,无数次的手术、大面积的褥疮、撕心裂肺的疼痛,多少次与死神檫肩而过,但她不仅以灿烂的笑容、诗一般的灵魂顽强地活着,而且活得轰轰烈烈、有滋有味。
她写小说、画油画、唱歌、读硕士——充实自己、奉献社会,一息尚存、发光发热。
张海迪不愧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典范。
在学校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职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好本领;也需要每一个师生员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更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进一步弘扬“财专精神”,为学校的新腾飞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敬业奉献
宋朝朱熹对“敬业”的解释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即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古人提倡的这种工作态度今天仍然没有过时,在中将“敬业”作为公民道德规范,用来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
“敬业”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
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在于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为社会、为祖国作贡献。
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南昌某派出所的民警邱娥国,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李素丽为了乘客方便。
邱娥国尊重群
众,真情对待群众,以致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连从外地赶回来的亲儿子都不认识,却轻轻呼唤着邱娥国的名字。
李素丽、邱娥国以及教育战线上的许多楷模的爱岗敬业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每个从业者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造福社会。
奉献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
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因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
中将“奉献”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出公民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克已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奉献是无私的付出。
像孔繁森同志所说的,“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就是这种无私奉献观的最好写照。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奉献却是无限的。
我们的社会中像雷锋、孔繁森、李润五、徐虎、李国安等同志,之所以受到社会崇敬,就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社会作了无私的奉献。
奉献社会自始至终体现在爱岗敬业等各种要求之中,如果我们每个人连爱岗敬业都做不到,何以谈得上为社会作奉献,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应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即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教书育人”,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奉献社会,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