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的规律
03
形 式 美 的 规 律
02
主从与重点
从我们生活中,植物的干与枝,花与叶,动物的躯干与四肢,各种艺术形式中的主题与 副题、主角与配角等都表现为一种主与从的关系。这给我一个启示:在一个有机统一的 整体中,各组成部分是不能不加区别而一律对待的,他们应当有主与从的差别,有重点 和一般的差别,有核心与外围的差别。不然的话,何种要素平均分布,同等对待,即使 排列整整齐齐也难免会流于松散单调而失去统一性。
用哲学定义来说: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 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面价值,是
人类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受其刺激和影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
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01
统 一 美
美的定义:
1.美在客观说:这种理论最初注重美的自然属性研究,发现了有关和谐,比例,对称,多样统一等美的外观形 式法则,后来侧重于社会美的研究,对美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有精辟的论述。代表人物狄德罗。 2.美在主观说:这种理论认为美是人的意识,情感活动的产物或外射表现,这种理论在审美意识,审美心理, 审美感情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代表人物有休谟,康德等。 3.主客关系观说:认为美既不在客观,也不再主观,而在二者的结合中。但在论说中倾向于客观,也有倾向于 主观的。 4.超自然说: 认为美是上帝,神或者某种超越主、客观的‘第三力量’创造的 5.社会实践说: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真与善的统 一的自由的形式。
03
形 式 美 的 规 律
水纹
把一个石子投入水中,就会出现一圈圈起伏的波纹 从中心向外扩展出去,这就是一种有规律的变化, 具有某种韵律感。
古代砖塔
j教堂内部
我们古代的砖塔,逐渐收缩的层层出檐,不仅具有渐变的 韵律,而且还丰富了建筑物的外轮廓线变化。
高直教堂室内交叉的拱肋,每部分对应排列的尖璇, 由于不断的连续重复而获得连续和交错的韵律。
在西方古典建筑中,愈是高大的建筑其高度与开间的 比例关系愈狭长,愈是低矮的建筑愈开朗。这是因为 采用石结构的建筑俩柱间距离受到梁的限制所致,从 上例 可以看出三者的柱间距离比较接近,但是高度 相差甚大,以致形成三种不同的比例关系。
03
形 式 美 的 规 律
物体与人的尺度
犯事和人有关的物品往往都存在着一个尺度问题。供人使用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必须具有合理的大小及尺寸, 日久天长,这种大小和尺寸与它所具有的外表形象便统一为一体而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正常的尺度概念。任何违反这一 统一的物品,不进使用上不方便,而且还会引起尺度上的混乱。
03
形 式 美 的 规 律
06
比例与尺度
比例,就是指要素本身,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在度量上的一种制约关系。在建筑 设计领域中从全局到每一个细节无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大小是否合适?长短是否合适? 高低是否合适?宽窄是否合适?粗细是否合适?厚薄是否合适?……这一切其实就是度 量之间的制约关系,也即是比例问题。极而言之,前面所讲的主从,轻重,对比,微 差……等归根结底也还是一个比例问题,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良好的比例关系,就不可 能达到统一。 和比例相联系的另一个范畴就是尺度。尺度指的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与人之间的度量 上的制约关系,这两者如果统一,建筑形象就可以正确反映出建筑物的真是大小,如果 不统一,建筑形象就会歪曲建筑物的真实大小,例如会出现大而不见其大或小题大做等 情况。
04
异形美
推崇矛盾性,复杂性,含混性, 直至追求残破断裂,扭曲,畸 变,解构等一系列传统美学所 不相容的审美范畴。
04 审美变异
异 形 美
进入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想工业化社会想信息化社会过渡,人们的审美观又发生 了一次重大转折,找一个转折超出了演变和发展的范畴,而带有明显逆反的性质。所谓 逆反,就是指它北里了和谐统一的传统美学法则,而推崇矛盾性,复杂性,含混性,直 至追求残破断裂,扭曲,畸变,解构等一系列传统美学所不相容的审美范畴。 表现在这几方面: 01.追求多义与含混 。传统美学强调明确主题,清晰的含义。而这派反对排他性而强调 兼容性,以期用含混多元的信息构成创造多义性 的建筑形象。 02.推崇偶然性和追求个性表现。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共性和普遍性,排斥感性因素。 这派建筑师否定创作思维的逻辑性,极力推崇偶然性和随机性,认为美的本质存在随意 性。 03.怪诞与幽默。传统美学都专注于崇高典雅与纯洁之美,极力迎合上流社会的审美情 趣。这派建筑师强调从民间艺术,商品广告乃至漫画中去寻求审美素材,努力发展现代 建筑所不齿的戏谑,反语,嘲讽等手法,并运用于自己的创作。 04.残破,扭曲,畸变。传统美学追求的是规则,对称,和谐统一与完美的造型。这派 建筑师强调残破,冲突,破碎的意向,并表现出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建筑形象。
04
异 形 美
名古屋市立现代美术馆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的现代美术馆,用梁柱和墙等构件组成一个独立的框架置于建筑前部, 既象征大门又是室外展品。位于底层的下沉式庭院,通过舒展的玻璃幕墙想中庭延续,形成内 外交融的中间领域。高度抽象的不锈钢与混凝土所构成的“鸟居”式框架,带有天文图案的圆窗类 似帐子的墙面。象征朽木之柱子,圆形,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组织,花岗石,大理石, 瓷砖,不锈钢……各种要素相互冲突,有相互包容,创造出包含模糊信息的建筑区域。
03
形 式 美 的 规 律
花与蜜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造的圆厅别墅
花如果连带着枝叶,躯干吐过连带着肢翼,就能够因为具 有明确的主从关系而形成一个独立的邮寄统一的整体。
这个别墅以高大的圆厅位于中央,四周个依附一个门廊, 无论是平面布局或是体形组合,都极均称严谨、主从分明, 具有高度的完整统一性。
广州中山纪念堂
03
形 式 美 的 规 律
山与树
山和树表现为一种静态的均衡与稳定,靠的是接近底面的 部位大而重,下端粗上端细的树干的支承,向四面八方对 应的出杈,这些都会使人联想到方尖锥形的金字塔古典柱 式的收分,各种对称形式的格局。
中西方纪念馆/综合馆
天安门广场群体布局
这些建筑也非常注重堆成形式的运用,一直延续到近代, 某些纪念性建筑还因堆成形式格局而具有均衡的外观和庄 严雄伟的气氛。
由于功能要求不同,各幢建筑不可能设计成完全堆成 的形式,但为了保持庄严的气氛,沿轴线两侧却基本 上保持了均衡。
03
形 式 美 的 规 律
04
对比与微差
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个要素除了按照一定秩序结合在一起外,必然还有各种差异, 对比与微差所指的是这种差异性。对比指显著的差异,微差指不显著的差异。就形式美 来讲,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对比可以借相互之间烘托,陪衬而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 的变化,微差可以借彼此之间的连续性以求的协调,只有把这两者巧妙结合,才能获得 统一性。
形式美的规律
目录
CONTENTS
01
统一美
02
形式美
03
形式美的规律
04
异形美
01
统一美
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 种共同的本质属性。
01
统 一 美
什么是美?
01
统 一 美
1
2
3
4
5
6
7
8
9
1 0
01
统 一 美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01
统 一 美
美
:一般指
“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
03
形 式 美 的 规 律
05
韵律与节凑
自然界中许多事物和现象,往往由于有规律地重复出现或者有秩序的变化而激发人们的 美感,并使人们有意识地加以模仿和运用,从而出现了已具有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 为特征的韵律美。例如音乐、诗歌中所产生的节凑感,某种图案,纹样的连续和重复, 都是韵律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03
形 式 美 的 规 律
白快与黑块
两块同等明暗的灰色调,处于浅色背景中闲的暗一 些,处于深色背景中显得亮一点,同一对象所处的 环境不用,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这正是利用明暗 对比所造成。
巴黎圣母院
人民英雄纪念碑
依靠门窗在形状上的对比与微差,而使得整个立面处理既 和谐统一又富有变化。
高耸的碑身借台基的对比作用而显得更加雄伟高大, 另外,各种脚线、装饰等细部处理也充满了水平与垂 直两个方向的对比与变化。
02
形式美
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 种共同的本质属性。
02
形 式 美
美观性
B A 实用性
02
形 式 美
多样统一
又称有机统一,又可以说为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任何造型艺术,都具有 若干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只有把这些部分按照 一定的规律,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就各部分的差别,可以看出多样性和变化,又可以 看出和谐和秩序。既有变化,又有秩序,这就是一切艺术品,特别是造型艺术形式必须 具备的原则。
02
形 式 美
形式美和审美观念的区别:
形式美规律和审美观念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前者应当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 法则,后者则是随着民族、地区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的、较为具体的标准和尺度。前者 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形式美规律应当体现在一切具体的艺术 形式之中,尽管这些艺术形式由于审美观念而千差万别。
03
形 式 美 的 规 律
原始社会的石环建筑
沿圆力气的石梁柱秩序并然,明显的表现出作为一种人工 创造物的性格与特征
埃及金字塔
埃及一系列的金字塔,虽然各自的太小不同,但均取规则 的正方锤体,这就排除了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