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


3.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
既要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 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
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 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
境效益。
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4.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
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 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 系,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 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 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
雾霾启示录
讲到生态文明建设,不得不提中国正被卷入一场覆盖了25个省市和6亿人 的大雾霾 。 “雾霾”成为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 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 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
存在状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 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
态。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 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
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
态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
数据显示,2015年,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 持续改善,城区达标天数252天,同比增加5天, 比2013年增加59天,达标率为69.04%;全年重 度以上污染天气3天,同比减少4天,比2013年 减少14天,且均为外来沙尘天气所致,全年无人 为因素导致的重度以上污染天气发生。同时, 2015年,兰州市主要污染物PM10和PM2.5年均 浓度同比分别下降4.8%和13.3%,比2013年分别 下降21.6%和22.4%,降幅十分显著。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三.十九大报告内容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应对重大环境问题的挑战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 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
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兰州蓝”的经验 长期以来,大气污染是兰州人民的一个重大“心肺之 患”,也是外界认识兰州的一张“负名片”。 但从2012年以来的短短几年时间,兰州市退出了全国 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闯出了一条重污染城市的治霾新路 子。2014年8月,环保部在兰州市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座谈 会,介绍推广“兰州经验”。在2015年的巴黎世界气候大 会上,兰州获得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秘书处等机 构联合颁发的“今日变革进步奖”。
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社
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十九大报告内容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 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 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 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 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 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社会倡导环境建设 企业重视环保生产 国家重视环境投入 个人重视环保生活
• 完善体制机制
建立和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 环境的目标责任制和问责监督机制
在宏观规划、制定政策、经费投 入上体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明确 导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 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六.应对重大环境问题的挑战 Nhomakorabea---雾霾启示录
2.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实现 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2.有利于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 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 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 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 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 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 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要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 经济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鼓励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资 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开发应用源头 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 和产业技术链接技术,推广发展循
环经济的典型模式。
• 加强宣传教育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得到全 社会的广泛关注、共同参与和大力 支持。要提倡从我做起,使生态文 明建设成为每个家庭和公民的自觉 行动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 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 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 会体系。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 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 节水、节才、节地、资源综合利用 为重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 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推动节能减排
通过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发展环保产业,
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
染的先进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
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水污染 防治、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城市大气污染
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生态修复
• 发展循环经济
环境问题:温室效应 污染
2015年,北京城区上一次出现沙尘暴还是在2002年3月20日,此 次大范围沙尘暴是近13年来北京遭遇的最强沙尘天气。
大气污染严重,北方冬季雾霾严重
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持
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 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治理工作中,兰州从造成大气污染的成因出发,重 点采取了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的综合措施。 兰州市把生态增容减污作为一项治本之策,坚持一手 治“污”、一手播“绿”,对整个市域进行封山育林,推进黄 河风情线、主题公园、小游园、小广场建设以及黄河万亩 生态湿地修复和城市生态水系开发,新增和改造公共绿地 4450亩。 管理创新方面,兰州市全面推行了城市网格化管理, 将市区划分为1482个网格,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包 抓,建立了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一长三员” 制度,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巡查全天候、调度数字 化和应用多元化。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谢谢大家!
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
建 设 生 态 文 明
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2.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必须统筹好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 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 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 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 谐。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 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 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 展的社会体系。
2.当前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资源问题:人口 耕地 淡水 森林 臭氧空洞 能源问题 荒漠化问题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节 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 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5.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
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
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 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