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写作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写作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写作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常常碰到学生头脑中写作素材不足,缺乏生活积累的现象。

对付这一现象,最好的方法是指导学生挖掘生活源泉,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到生活中去,从不同的角度,扩展学生积材视野,培养学生积材能力。

引导学生多读、有选择地读课外书,积累优美词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这样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观察积聚习作素材,才能保证学生习作思路畅通,应用自如。

一、目标: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使学生真正理解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意识及善于表达的能力。

训练学生审题、立意、选材、组材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评改文章的习惯。

二、具体措施:
(一)读写结合,掌握表达方法。

读写结合一直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读写是作文的一个规律,多读书有利于写好作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先说后写,促进思维发展。

在弄清楚写哪方面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我写什么内容?互相交流交流,只说写什么,不要求具体说,这是互相启发选材范围,使每位学生知道自己写什么,有话可写。

怎么说就怎么写是学生学习写作文的基本方法。

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不仅帮助学生明白怎样写,而且互相交流启发,可以拓展思路,有利于学生选材。

(二)边读边改,提高表达水平
写完习作后让学生读一读,看看话说明白了没有,语句通不通。

用“口治”的办法,可以自己边读边改,也可以读给别人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老师要注意及时肯定他们的成功。

(三)加强习作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写作时,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

有的话题要事先引导学生开展有关的活动,要利用各种机会,多样式地指导学生写作。

三、训练内容:
写熟悉的人。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

适当周围的环境,进行渲染烘托。

写具体的事。

能够清楚、连贯、具体的把事情叙述清楚,注意:文以载道,立意要高,不落入俗套。

写一处风景。

突出景物的特征,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描绘的景物形象化,带有人的特点、人的感情,做到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有机的融为一体。

写喜欢的动物。

按一定顺序把其特征写清楚,从外形特点,活动情况,生活习性等几方面有顺序地观察写作的对象。

在动笔写的时候,要把观察的结果,有选择,有重点,有条理地加以描摹。

童话作文。

想象,是童话的突出特色。

要有不同的想象,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进行描写,要行成自己的特色,不要人云亦云。

想象作文。

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随心所欲地放开胆量去想象,然后再把想象的人或事描述出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愿望、一种情感或一种感悟。

想象作文中的想象内容一定要围绕中心意思展开,与中心意思无关的,哪怕是再迷人的想象都应当摒弃。

看图作文。

根据提供的一幅或一组图画,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然后围绕图的中心,精心构思,用自己的话有条理,有重点地把图画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准确地反映出来。

写人作文的指导
写人的作文,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写人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记事文章,记事文侧重于写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内容;写人的文章则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人物是主要描写的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

小学生怎样写好写人作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

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

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

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

“言为心声”。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

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

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

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

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

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

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第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

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

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

第二、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外貌。

有的同学他们不分主次,不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写。

“眉毛胡子一把抓。

”可是效果呢?罗里罗嗦,让人看半天也不会知道特征在哪里。

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写的顺序。

对于一个人的外貌,作者往往是从多方面进行的. 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

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外貌描写的顺序也会有变化。

总之,外貌描写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文章的外貌描写是成功的。

二、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

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