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选择题一般解题方法论文

化学选择题一般解题方法论文

化学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题侧重对中学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且选择的分数约占总分的40%~50%.由此看出,选择题
在高考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属高考试卷中稳定,成熟的题型.这些题目创设的情境平和,设计的难度平衡,设问平实,有利于稳定学生的考试心理,有利于学生发挥出正常水平.
下面探讨高考试卷中常见选择题的通用解题方法。

1.筛选法。

筛选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概念和原理,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不合理的因素,层层剔除,最后获得正确的结论。

(见例1)
2.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找出所要对比的知识点,然后逐个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见例2)
3.推断法。

推断法就是根据给出的条件、现象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和判断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方法。

(见例3)4.类推法。

类推法是指通过对两个(或两类)不同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或相同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在较广的范围内把两个(或两类)不同事物联系起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思路。

5.具体法。

在解化学选择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题型,题目给出的条件很抽象,看似简单但容易出错。

如若选择自己熟悉的具体事物作为研究对象,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往往会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见例4)
6.特征法。

抓住题目所提供的各种特征(如:结构特征、数值特征、位置特征等),进行大跨度、粗线条的推理,可以说做到去表象、抓实质、融会贯通。

7.本质法。

本质法是指抓住解题的关键,弱化或去掉表象干扰信息,抓实质,实现问题的转换和突破。

8.构造法。

任何解题过程都是实现信息与问题的转化过程,构造法就是利用“等价”“替代”“假想”“隔离”等思维方式,将直接难解答的问题构造为另一类“等价”的较易解决的问题,使问题得以解决。

考题剖析
例1:(上海市高考题)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hc≡c-c≡c-c≡c-c≡c-c≡n。

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
a. 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
b. 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 可由乙炔和合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解析:依题意,该物质是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可推知它是分子晶体,硬度小于金刚石的硬度,a错;分子中含有—c≡c—键,一定能发生加成反应,c 不正确;加聚反应一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而该物质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 错。

答案选b。

答案:b.
小结:筛选法也叫排除法,对于解决选择正确答案没有十分把握的题目十分有效,即排除错误答案,留下正确答案。

例2:(上海市高考题)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g→q+nacl
②q+h2o电解x+h2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a.qgxyx b. gyqzx
c. gyzqx
d. zxgyq
解析:本题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即氧
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必然同时存在,而且氧化剂是获得
电子,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则是失去电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在歧化反应中,同一元素的价态一部分升高,另一部分则降低.学生如果能灵活运用这一些基础知识,并在应用的过程中能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就会很快解出该题的答案.在转换关系①中,g发生的是
歧化反应,由于naci中的氯为-1价,所以q中的氯必为正价,且化合从高于g中氯的化合价,即g7,ag>0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解析:可以敏感地意识到,对a、b、c三个选项,问题就集中在以ag的描述是否正确上。

由简单的数学知识(对数)推断可知,当
c(h+)=c(oh-)时,ag=0;当c(h+)>c(oh-)(酸性)时,ag>0;当c(h+)<c(oh-)(碱性)时,ag<0。

故a、b、c均不正确,用排除法不经推导直接选d。

答案:d
小结:可作如下推导得出选d。

由题给定义式可得
ag=lgc(h+)-lgc(oh-)=-ph+poh=-ph+(14-ph),即ag=2(7-ph)。

例4:(湖北省竞赛题)甲、乙是两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其有关物质的转化如下图所示,其中c为白色沉淀,d为气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生成的化合物发生水解反应不可能生成两种酸
b.d可能为酸性气体
c.d可能为碱性气体
d.a与水反应可能生成mg(oh)2沉淀
解析:短周期元素共有18种,甲、乙反应生成a,说明“甲+乙→a”可能是金属+非金属单质→a或非金属+非金属→a;受d项启发,a+水→c+d,且c为白色沉淀,故c可能是lioh、mg(oh)2、al(oh)3、h4sio4,……可能有下列情况:
甲乙 a b c d
①al s al2c3 alcl3 al(oh)3 h2s
②mg n2 mg3n2 mgso4 mg(oh)2 nh3
③si cl2 sicl4 na2sio3 h4sio4 hci
综合分析,可知a项叙述不正确。

答案选a。

答案:a.
小结:本题考查短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解这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学教材中常见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