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一讲创业融资专题风险投资增值服务
第十一讲创业融资专题风险投资增值服务
3
达晨投资同洲电子
达晨投资同洲电子后,利用股东 电广传媒的有线电视网络背景, 协助同洲电子转型,使其成为中 国最大的机顶盒制造商,同时委 派公司高管陈立北担任同洲电子 副总经理,协助同洲电子成长。
早期项目增值服务案例:广州风险投投资倍特生物
广州风险投于2000年7月份对广州倍特生物公司投资,该公司属于初创期企业,有独特并 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但企业前期的管理及销售比较混乱,广州风险投公司除给予资金支持外, 还积极帮助企业推行规范管理,带动经营发展。
创投公司对项目的要求
每项投资都有六个“需”和六个“给”,“需”是对投资对象的要求,“给” 则是投资人需给投资对象带去的支持。
高增长行业里的领头羊
可增长的商业模式
良好的财务业绩
需
优秀的管理团队
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不存在发展的硬伤
项目公司对创投的要求
对企业管理的战略性建议
用以企业发展的灵活稳定的资金
行业领域的关系
1
周鸿祎投资奇虎、讯雷
周鸿祎1998年创建3721公司; 2003年被yahoo收购。2004年 周鸿祎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 2005年9月1日周鸿祎先生以投资 合伙人的身份正式加盟IDGVC, 帮助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快 速发展的机会,推动整个行业的 发展。2006年2月,周鸿祎成立 天使投资基金,并投资了奇虎 360和讯雷等公司。
1
3i国际投资小肥羊
3i作为一家知名的国际投资公司, 给企业带来的额外价值远远超过 了资金本身。这首先体现在投资 前的尽职审查过程中。3i请来国 际知名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为 小肥羊做全方位诊断,包括财务 状况、企业历史、公司结构和资 产状况等。做这样的尽职审查, 并不是不信任合作伙伴,而是为 了更好地规避风险,有效帮助合 作伙伴诊断出隐藏问题从而可以 对症下药地加以解决,同时,这 样的审查也可坚定3i投资小肥羊 的决心。
第十一讲创业融资专题:风 险投资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内容
➢为创业企业提供商业模式、市场开发、 公司治理、再融资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 的增值服务 ➢帮助创业企业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 ➢促进企业商务模式升级与扩张 ➢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更加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本 ➢获取政府与社会资源 ➢提高企业创新创业的成功率等 ➢补充。。。
后期项目增值服务
弘毅投资的操作手法:整合一切可整合的资源,增值服 务并非单打独斗
• 弘毅投资通过整合投资链资源,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互动,使得整个投资过 程畅通无阻。海外投资人将资金交给高盛管理—高盛又投资于弘毅投资— 弘毅投资进行项目投资— 项目增值服务—高盛参与海外上市的承销—海外 上市—项目退出—现金归还投资人。在这个资金循环过程中,利益促使大 家拼命跑接力。例如,弘毅投资的项目海外上市,就离不开国际著名投行 高盛的帮助,中国玻璃香港主板上市,林洋新能源纳斯达克上市和先声药 业纽约上市,高盛都是主承销商。
针对后期项目,增值服务的重点应侧重于团队在资本运营方面的人员补充 (CFO/董秘)、改制重组和中介机构的协调、公司上市进度整体把握与监管 机构的沟通、以及投资项目如何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协助公司解决发展过程 中的资金瓶颈、协助完成股权激励方案、提高运营绩效、通过有效并购加速行 业整合和洗牌等方面。
后期项目的增值服务
联想投资经验——柳传志总结: ➢定战略 ➢搭班子 ➢带队伍
中期项目的增值服务
定战略:帮助企业确定发展战略和思路,确定企业的商业模式。
霸菱投资 网易
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协助网易在门户、短 信、SP( Service Provider )及游戏 等业务市场不断转型
达晨投资 网宿科技
投资后,协助企业业务拓展,由IDC(主 机托管)业务向IDC、CDN(内容分发) 业进的局面
弘毅投资:国内PE的榜样
• 弘毅投资的投资项目:中国玻璃、科宝博洛尼、先声药业、济南沃德汽配、 中联重科、林洋新能源等 • 战略合作伙伴/LP:高盛、淡马锡、新鸿基 • 弘毅投资的项目,有许多都在短期内被推上资本市场,顺利实现退出:中国 玻璃从接触到上市不到一年半时间;先声药业从投资到上市也仅仅一年半; 2006年6月投资林洋新能源,当年底林洋新能源在纳斯达克上市,只有短短6 个月
3i为小肥羊引进“头脑资源”,来自汉堡王前总裁 Nish Kankiwala、肯德 基香港运营公司总裁杨耀强 (Yuka Yeung)。作为行业领先的跨国企业的管 理人,他们均对小肥羊提出了切实的建议,甚至诸如餐桌如何摆放、如何呈上 菜单、如何迅速换桌布等类似细节的问题都囊括其中。这种行业的人脉资源和 国际成功经验,是3i作为国际领先投资公司的独特核心优势之一,也是小肥羊 最终将绣球抛给3i的重要原因,投资完成后,上述二人成为小肥羊的独立董事。
中期项目的增值服务
带队伍:体现在“扶上马、送一程”,投资人成功实施战略投资后,仅仅是万里 长征的第一步,投资人与项目公司、公司原股东从此成为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 利益共同体。将企业做大做强,成功IPO,并成为行业的标杆与细分市场的主导者 成为各利益攸关者的共同目标;在此前提下,投资人有动力、有责任、有义务调 动一切有利于投资企业发展的资源努力实现上述目标。
2
光大直投投资金风科技
光大直投在投金风科技之前, 从风电产业链对行业和公司情况 进行了分析,赢得企业尊重与信 任。
3
鼎晖投资南孚电池
鼎晖执行总裁焦震为了投资南孚 电池,共出差50多次,其中在4 个月内10多次往返福建南平,才 得以第一次见到南孚老总;同时 嫁接金霸王,引入摩根斯坦利。 焦震体会最深的是,投资传统企 业时,投资人一定要有乙方心理。
2
朱敏投资连连科技
上世纪90年代,朱敏先生开始在 硅谷创业。先后创办Future Labs 公司(后以1300万美金出售)和 WebEx公司,并带领WebEx发展
成为 全球实力最强的网络互动服务和网 络会议中心系统的服务供应商。在 硅谷创业获得巨大成功后,朱敏回 国涉足风险投资领域。先后带领 NEA团队和赛伯乐团队成功投资了 中芯国际、展讯科技、红孩子、连 连科技等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在 投资后,朱敏先生将美国创业经验 手把手“传、帮、带”。
给
投资行业里的丰富经验
国内外的人脉网络
对国家调控方向良好的预判性
在为投资项目提供增值服务应充分发挥投资人的优势,重 点在发展战略、并购整合、产业链完善、团队磨合、上市规 划、中介机构协调等方面因地制宜为投资项目提供最佳服务, 在策略上应注意如何“授人以渔”,避免过多陷入投资项目 的日常事务,不可越俎代庖、喧宾夺主,并形成依赖感。重 点在于尽量弥补投资企业的“短板”。作为投资人,创业投 资家主要以董事会成员身份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为企业的 发展保驾护航。
2.投资后对公司治理的要求
➢ 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投资的基础 ➢ 投资选择从注重企业技术和市场向注重企业的管理者的
能力和诚信转移 ➢ 投资后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更加规范和完善 ➢ 核心:
创业股东
投资者
共同到资本市场 去实现利益
被投资企业
弘毅投资作为国企重组的“增值服务商”,即通过国企改制、管理提升、 资本充裕、国际合作,提升国有企业的价值。在国企投资案例中,弘毅 投资只需做关键的几件事: 一是让核心经理层持股; 二是改变原有管理体制,建立新的决策、激励机制; 三是帮助企业融资,改变债务结构,把短债改为长债、把高息债改为低 息债,或上市融资; 四是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这对国企来说是一场彻底的制度革命,不仅优化了企业的财务结构、提 高机制效率、扩大企业市场和利润外延,更关键的是,让核心经理层持 股,激发了这些人的活力,使其管理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项目公司由于多半是技术型公司,管理团队对资本市场以及市场营销相对 比较陌生,所以投资后,创投公司需要协助项目公司实施二轮融资、动用 社会资源为项目公司拓展市场、为项目公司横向整合或纵向整合、寻觅并 购目标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后期项目的增值服务
后期投资项目:后期项目即Pre-IPO项目或临门一脚项目,公司财务相 对规范透明、商业模式成熟、团队磨合较长、细分市场地位突出。
• 中介机构-券商/财务顾问/律师/会计师等,监管机构-交易所、证监会,第三 方机构-协会、媒体等都可以成为企业增值服务的外部资源。
后期项目的增值服务
弘毅投资的增值服务关键点
赵令欢:“我们实际上区别于很多的投资公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 们的投后增值服务,除了金钱之外,企业的战略制定、班子的不断完善、 财务金融的不断优化、国际拓展等等方面我们都会做很多的工作,支持 现有的团队,把企业做得更好。”
家族式的管理
➢ 相信血缘不相信团队 ➢ 相信攻关不相信程序 ➢ 相信技术、市场不相信管理 ➢ 相信威信不相信制度
盈利能力:成长型企业的要穴
Cashing is King!
➢ 重资产实力不重视盈利能力:流动性决定盈利性 ➢ 重销售收入不重视现金流动:活的越久做的越大 ➢ 重技术研发不重视市场开拓:卖的越多长的越快
早期项目的增值服务
早期项目由于商业模式并不清晰、市场地位也不明显,需要投资 人投入相当的精力与企业“同呼吸、共患难”,早期项目无论是对项 目公司还是对VC而言,对团队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一般需要由专业 的公司或团队投资和管理。
中期项目的增值服务
中期投资项目:公司对外投资的项目中超过七成的为此阶段,此阶段项目公司 管理、产品及市场已基本成型。
全方位的增值服务
责权明晰 激励到位 博采众长
支持资金 兼并整合 上市发行
完善企业 治理结构
制订业务 发展方向
增值 服务
提供资本 运作帮助
协助其他 资源配置
强调优势 突出主业 持续发展
组建团队 打造品牌 拓展市场
特别问题:民营企业
股权基金投资后的管理
1、民营企业发展特点
➢ 规模小、速度快,3年是个坎 ➢ 创新能力强,有需要就有产品 ➢ 嗅觉灵敏,扑捉市场能力强 ➢ 变化迅速,长的快,死的也快 ➢ 以技术导向或市场导向型企业为主 ➢ 人员稳定性差 ➢ 管理层一般为股东 ➢ 大多缺钱,管理存在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