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启蒙教学初探
摘要:钢琴艺术是一座丰富的宝藏,是音乐大师性灵智慧和才情禀赋的结晶,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
持久不衰的”钢琴热”形成了我国社会上庞大的钢琴学生队伍。
文中分别从培养和发展孩子对学习钢琴的兴趣、钢琴启蒙教学的基本要素,以及培养孩子良好的练琴习惯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兴趣读谱习惯
钢琴,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现在已进入我国的千家万户。
它的音域宽广,气势磅礴,富于色彩变化,表现力极其丰富,使得钢琴和钢琴音乐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世界。
随着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在许多城市已出现”钢琴热”,学习钢琴的儿童越来越多。
一、培养和发展孩子对学习钢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孩子来说,兴趣的力量更是无穷的。
作为钢琴老师,应把启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放在首位。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让他们觉得钢琴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1、通过音乐欣赏,培养直接兴趣
大部分初学钢琴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好动,注意力较差。
老师可以放映一些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曲子或片断,让孩子去欣赏、体验不同风格的曲子,感受音乐的千姿百态;还可以让孩子聆听和感受钢琴演奏的音乐,让他们跟着琴声摇动身体,跟着琴声唱熟悉的歌。
通过欣赏的多种手段,让孩子觉得弹钢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逐步树立学好钢琴的愿望和决心。
2、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对于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这里的语言能力,并不是指”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低年级的孩子,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讲”儿童语言”,讲述清楚而有条理,幽默风趣,语速要慢,语调要抑扬顿挫。
3、培养孩子的自信
人是需要鼓励的,更何况是孩子。
每当孩子有了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老师和家长也要及时给予肯定、赞扬、引导、鼓励,这样孩子就会产生向新目标奋斗的动力,并且对学习钢琴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二、启蒙钢琴教学的基本要素
1、正确的弹奏姿势
人们教育孩子时常说:”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
同样,弹钢琴也要有正确的姿势。
从小就用科学的弹奏姿势弹琴,日后才能渐渐体会到正确地运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来触键发声,提高弹奏的准确性。
正确的弹奏姿势应注意身体、双脚、臀部、腰以及双手等几个方面的协调。
总之,姿势的正确既是外形的正确,也是精神状态、内在感觉的正确。
有时,一个弹奏者尚未开始演奏,我们仅凭他坐在钢琴前的姿势、神态,就能猜出几分他会弹得如何。
这就
充分说明稳定、自信、积极、任何部位反应敏捷、随时做出需要的动作是掌握正确姿势、学好钢琴的关键。
2、正确的读谱
读谱是演奏一首作品的基础。
对开发智力、增强独立学习能力是很有利的。
认识和熟读五线谱对幼儿学习钢琴是一个重要关口,需要得到良好的指导。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谱号,再者要有固定的音高概念,让孩子记住五线谱上每一个间、线位置代表一个固定音高的音,没有重复。
其次是节拍和节奏:偶数拍子平稳、规整,奇数拍子灵活并具有动感。
同时让孩子把常用的音符的形状、名称记住,准确地辨认各种音符、休止符。
许多时候应离开钢琴来做节奏感和节拍概念的专门训练。
再次,曲首第一小节上方都标有速度记号,速度对于揭示乐曲的形象往往具有”魔杖”般的神奇力量,它能使”小白兔”变”乌龟”。
另外,还要留神曲首的力度标记,强、中、弱各有不同的表情含义,是作品情感的”晴雨表”。
把握合适的速度和力度,就赋予了钢琴生命的活力。
同时要注意五线谱上的指法,它是用阿拉伯数字1-5来标记的。
要求孩子严格遵照乐谱的指法编排使用手指,哪怕会识谱慢一些,也必须养成重视指法的习惯。
最后,初学者演奏前还要注意乐句的弹奏方法,连奏抒情如歌,断奏活泼诙谐,如果是连奏--断奏组合,表情则更加丰富。
因此,更要准确地弹好。
综上所述,读谱要严格做到五个不错:音不错、节奏不错、指法不错、奏法不错、表情不错。
只有培养良好的读谱能力,才能为
钢琴演奏铺平道路。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练琴习惯和毅力
儿童学习钢琴既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又要锻炼他们的毅力,后者更为艰巨。
在孩子练琴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孩子的毅力,但也不能把孩子搞得太苦了,否则会挫伤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练琴习惯和练琴方法,并且给他们安排合理的练琴时间。
1、练琴习惯
练琴有目的、不盲目和善于运用方法是体现良好习惯最具体的方面。
干事最忌盲目和蛮干。
办事无目的和不讲究方法的蛮干都是事倍功半的愚蠢行为。
要培养孩子从小就明确办事要有目的性。
要懂得在达到目的的努力中运用科学的方法。
这一切一开始只能依靠家长在实施辅导孩子练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孩子。
2、练琴方法
在上琴前学会”研究”乐谱,像看书一样看谱,把上琴前所有的精力先集中于看清谱号、调号、拍号,注意谱上音符外的符号。
然后认一认音高,想一想音符时值长短及相互关系,使脑子准备在动手之前,就克服上琴后死盯住某个音而可能发生的疏漏,减少盲目性,从而避免各种错误。
基本练习方法包括:一、重复,练琴的技法是在重复中积累的,记忆是在重复中巩固的。
重复必须是有目的的学琴或练琴行为;二、慢练,它最大的优点是来得及想,来得及准备,来得及根据视觉、
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来调整和修正练琴中的缺点和毛病,使之更符合预定的设想要求和最终目标;三、分解练习。
对于一首新曲来说,用分句、分段的办法,可以更快形成音响记忆和动作记忆,有利于迅速熟悉新谱;另外还可以分手、分声部练习,或者单独把难点抽出来重点练习,反复练习,集中突击,直至最终完全克服。
分解练习可以根据学琴技巧和音乐处理的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练琴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
3、练琴时间
练琴时间的安排很有讲究,宁可练的时间短一些,也要有所收获,讲求实效。
既要求天天练,又不能搞疲劳战术,根据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规律确定练琴时间,将练琴时间固定安排在孩子精力充沛的时候,5周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故每次练琴的时间安排20--30分钟为宜,每天安排两至三次,中间应适当休息,”少吃多餐”便于”消化”。
之后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程度的加深,逐渐的延长时间。
初学是个起步,尽管浅易,却是万丈高楼的基础。
谁都知道,要是地基有一丝偏差,那墙砌上去就会倾斜,甚至还会倒塌。
所以说,启蒙教育对孩子的学琴之路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很多钢琴家在回忆他们的童年时代时,都非常感谢自己的父母和老师不惜在精力和时间上做出了巨大牺牲。
在当今社会里,为着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审美能力和具有审美要求的人,家长就必须从他们幼年时代起进行启蒙艺术教育。
通过学习艺术的过程,让孩子在理性调节下个
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情感层次变得更加丰富,以崇高的审美判断作为自己人生航程的导向。
参考文献:
[1]梁宪怡《钢琴教学研究》全音乐出版社 1998.3
[2]李晋瑗《幼儿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5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修订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1
[4]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1 [5]周广仁《钢琴演奏基础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1 作者简介:桑志苹(1986.1-),女,汉族,山西大学音乐学院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