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肾内科相关基础知识
二.临床表现
1.急性肾盂肾炎 (1)全身表现:起病急骤、畏寒、高热、
体温可达40℃。 (2)泌尿系统表现:尿频、尿急、尿痛
及下腹部不适,腰痛,肾区叩击痛。
2.慢性肾盂肾炎 大多数因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来,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程长,迁延不愈, 反复发作
三、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1.尿常规:白细胞增多,尿中白细胞管型有助
四、治疗要点
1.饮食调整 见护理措施。
2.降压治疗 控制高血压是延缓进展至慢性肾衰竭
的重要措施。低盐饮食、降压、利尿。 3.血小板解聚药 4.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课堂小结
慢性肾炎病程往往1年以上,蛋白尿 是必有症状。
慢性肾炎是免疫介导性炎症所致,与细菌 感染没有直接关系。
控制高血压是延缓进展至慢性肾衰竭的重 要措施。
感染。
三、检查及诊断
1、检查: (1)尿液检查:可见管型尿、蛋白尿。 (2)血液检查:晚期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
白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降低。 (3)肾功能检查:晚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
降,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 (4)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类
型和预后。
2、诊断: 蛋白尿持续1年以上
+ 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 排除其他肾炎
护理主要是对症护理,指导病人避免引起 肾损害的各种因素。
第二节 肾盂肾炎
概述
尿路感染: 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
急、慢性炎症。根据发生部位分为: 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
肾盂肾炎: 是尿路感染中常见的临床类型,主要是
由细菌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性炎 症。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大肠杆菌最为多见
(二)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2.血行感染 3.淋巴管感染 4.直接感染
(三)肾盂肾炎常见易感因素 1.尿路梗阻 2.女性 3.机体抵抗力低下 4.医源性感染 5.尿道口周围或盆腔有炎症
(四)发病机制
细菌通过感染途径进入肾脏 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 急性肾小球肾炎 ▲ 慢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
和高血压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所 致,好发于儿童。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机体发生免疫反应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性因素参与。
肾小球 “三高”: 高压
高灌注 高滤过(蛋白,磷)
导致肾小球硬化
“三高”学 说
高灌注 高压力 高滤过
二.临床表现
1.蛋白尿:必有表现。尿蛋白定量常 在1~3g/d。
2.血尿:多为镜下血尿。 3.轻、中度水肿: 晨起多为眼睑、颜面水
肿,下午双下肢水肿明显。
4.高血压:多为轻、中度高血压。 5.肾功能呈进行性损害。 6.并发感染:容易并发尿路感染、上呼吸道
慢性肾小球肾炎
概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 是最常见的一组原发于肾小球疾病。临
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 其病程长(往往1年以上)。
起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以后缓慢持 续性进展,最终发展成慢性肾衰竭。
入球小动脉 颗粒细胞
致密斑
肾小囊 毛细血管
肾小管
出球小动脉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不清
发病机制:多与急性肾炎无关。起始因素 为免疫介导性炎症,后期有非免疫非炎症
(二)慢性肾盂肾炎治疗
1.寻找病因、去除易感因素 2.抗生素治疗: (1)急性发作者:按急性肾盂肾炎治疗
抗生素需联合应用,一般需治疗2~4周 (2)反复发作者:长期抑菌疗法
老年病人的无症状型菌尿,一般没有必要 抗感染治疗
课堂小结
肾盂肾炎是由细菌引起的肾脏感染。分为 急性、慢性。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 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上行感染。
二.临床表现
1.尿液改变:尿量减少,血尿常为 首发症状,绝大多数病人有蛋白尿,往往 不是大量蛋白尿。
2.水肿:常为首发症状,多表现为晨起眼 睑水肿,面部肿胀。
3.高血压:70%~9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高 血压,多为轻、中度高血压。
4.肾功能异常:常为一过性轻度氮质血症。 5.并发症:少见。
三、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1.尿液检查:几乎所有病人均有镜下 血尿,红细胞管型具有诊断意义。
2.血清补体测定:在发病初期均下降。
3.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测定: ASO常在链球菌感染后3~5周滴度达高峰, 其滴度高低与链球菌感染严重性相关。
4.血沉:常增快。 5.肾功能检查:可有轻度血尿素氮和血肌
于诊断 2.血常规:急性肾盂肾炎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
粒细胞计数可增高 3. 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5/ml为真性菌
尿,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4.肾功能检查:晚期可有持续性肾功能损害 5.影像学检查:肾盂造影、肾图、B超检查对
诊断慢性肾盂肾炎具有重要价值
(二)诊断 临床表现
+ 尿细菌学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
酐升高。
(二)诊断
链球菌感染后l~3周出现临床表现 有血尿,血清C3降低 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
四、治疗要点
(一)治疗 休息 + 对症处理
(二)护理 1.饮食护理:酌情限盐,控制水、钾摄入 2.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 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体重、肾 功能、尿液颜色、尿量及水肿情况。 4.健康教育:指导监测病情及如何防治。
病程超过半年以上 + 临床表现 + 尿细菌学检查 + 肾结构改变、功能损害
慢性肾 盂肾炎
四、治疗要点 ★
(一)急性肾盂肾炎治疗
1.应用抗菌生素: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 药物;病情较重者应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 抗生素的疗程常为10~14天。
2.碱化尿液:服用碳酸氢钠 3.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
解剖、生理、病理要点
泌尿器官主要包括: 肾脏、输尿管、膀胱 和尿道及有关血管、 神经组成。
肾脏内部结构 示意图
肾单位示意图
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生成原尿 2.肾小管功能
重吸收功能 分泌和排泄功能 浓缩和稀释功能
3.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肾脏还能分泌血管活性激素包括肾素、
前列腺素等;非血管活性激素包括1-a羟化酶、 促红细胞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