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高三8月月考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太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中,不时有以乡村为背景的故事出现。
它们固然描摹了乡土情结、故园美好,但无论是从类型故事的创新,还是从乡土文学的发展与农村现实题材的突破来说,都乏善可陈。
考察近年来网文的影视、动漫改编案例,不难发现,乡村题材的网络文学与其庞大的用户群,与这二十年来风起云涌的乡村变革是不匹配的。
乡村题材小说曾经创造过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它们整体反映了百年来乡土中国的变迁历程,不仅具有文学史上的重大意义,而且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记录与反映。
其“镜像”价值不言自明。
在这个意义上,有20年发展历史的网络文学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应缺席。
文学不仅仅是供娱乐休闲的工具,而且要经世致用,与家国命运、时代兴衰紧密联系。
一个时代的文学和故事,必然反映出这个时代民众的趣味与面貌,提升国民世界观与民族凝聚力。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村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网络文学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担当什么样的历史使命?网络文学作者应该有乡土文学自觉,要有自觉创造乡村题材新经典的理想和追求。
今天的网络文学作者自觉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以来中国现当代作家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自觉以新的媒介语言和叙事策略,讲好当代中国乡村故事,以创造新的乡土美学范式。
尽管这个时代的“乡村”面临的是一个高度迭代、日新月异的世界,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但无论如何变迁,乡土文化的内涵有国人共同的乡愁记忆和精神家园,这是共性的存在。
守护乡愁与建设乡土文化家园是新一代网文作者的使命。
网络文学各个层面要有“网络文学+三农”的产业自觉。
“网络文学+”成为网络文艺产业的一个主流。
但是“网络文学+三农”的成熟案例目前鲜有实践。
如果从传播渠道与营销工具的角度来说,网络文学依然可以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大有作为。
原产地农副产品、品牌乡村旅游产品(如民宿)、乡村生态保护等,都可以经由“网络文学+创意传播”的策略进行有效推广。
如果网络文学产业的各个层面能够以产业自觉的方式,参与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中,则乡村振兴如虎添翼。
顶层设计上要有构建“大网络文学与小乡土故事”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自觉。
今天的乡土网络文学,可以通过主流机制推动并发起的方式,打造由网络文学主流大平台、乡土主题网络文学平台、客户端、微博写作等不同社区,互通、互动、互联,充分发挥农民作者为主体的创造性,让他们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设置乡土文化、农村变革的议题,参与到大网络文学的创新创造中来。
新时代农民,不仅是被动的消费者、读者和用户,同时也应是故事的讲述者、生产者和传播者。
当下所处的网络时代,是乡村振兴的时代。
有理由相信,网络文学必将为乡村振兴铸就文化之魂,而乡村振兴也必将为网络文学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故事和动能。
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一个文学的、媒介的、娱乐的、产业多声部合奏的中国乡村文学大合唱将奏响乡村振兴的华彩乐章。
(摘编自李安《网络文学在乡村振兴中如何作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固然描摹了乡土情结,但因为缺少创新和突破,因而普遍乏善可陈。
B . 乡村题材的网络文学虽有庞大用户群,却不能完全适应二十年来风起云涌的乡村变革。
C . 乡村题材小说作品所具有的文学史意义和“镜像”价值,决定了网络文学必须经世致用。
D . 乡村振兴需要网络文学产业各个层面以产业自觉的方式参与,但目前还没有成熟案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将乡村文学、网络文学和乡村振兴的话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出了网络文学应该为乡村振兴助力的观点。
B . 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从三个方面逐层展开,具体地论述了网络文学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
C . 时代的变迁改变不了中国人已有的乡土文化的内涵,这是网络文学的作者可以有乡土文学自觉的立论依据。
D . 文章第六段主要提出了要引导农民参与到大网络文学的创新创造中来的构想,以此来论证顶层设计应有的战略自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聚焦三农的乡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将成为网络文学的主流。
B . 鲁迅的《故乡》表达了对旧中国乡村的深切关注,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的趣味与面貌。
C . 要创作出乡村题材新经典,网络文学作者就必须要有关注农村和农民的乡土文学自觉。
D . 乡村振兴的时代必将助推乡村题材的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会使相关产业得到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13分) (2016高一上·金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一下小题。
樊哙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
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
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
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
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B . 项羽既飨军士飨:犒劳C . 项伯常屏蔽之屏蔽:用屏风遮挡D . 与沛公有隙隙:隔阂(2)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B .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C .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D .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樊哙跟从高祖从丰县起兵,后相继攻下了沛县、胡陵、方与。
B . 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的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的生动传神。
C . 高祖卧病,大臣都不敢入内觐见,但樊哙却敢推开宫门径直闯进去,表现了他不拘礼节、冲动鲁莽的性格。
D . 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
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4)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它是研究我国春秋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 . 司马迁《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
项羽虽然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 . 古代室内的座位,首先以坐北朝南为尊,其次是坐西向东,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
鸿门宴上座次的安排,充分显示了项羽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的个性特点。
D . “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自称。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②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出自《鸿门宴》)3. (8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③。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③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此处暗指朝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 首句写的是紫菊“暗暗”真实地写出诗人对紫菊的观感,表明色彩并不明丽。
“淡淡”又写明其色浅浅也不浓艳。
“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便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风姿。
B . 次句继续写紫菊;“融融”写出菊花花团锦簇;“冶冶”写出菊花花事将过,花瓣下垂打蔫之态。
叠词连用,有音韵流转之美。
C . 李商隐用典自然,毫无削切之迹,晦涩之感。
颔联巧用陶渊明和罗含的典故,既是写菊,也是借以表达自己辞官归隐、回归田园的喜悦,淡泊名利、无意仕途的情怀。
D . 颈联“怯残阳”即害怕夕阳西下,黑天到来,此处别有寄托。
李商隐虽屡遭挫折,仕途失意,但这并不能使诗人彻底失望。
但是他实在担心时不我与,光阴迅速,多少有些迟暮之感。
E .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
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句句写菊,又句句是写自己,是托物言志的杰作。
(2)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 (6分)(2020·茂名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女子出嫁后日夜操劳的艰辛生活。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演奏结束,准备自述身世时的动作与神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5. (12分) (2019高二下·白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聂耽聂鑫森聂耽性格内敛,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尤好静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