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沪江日语的卡卡老师。
今天将会结合考试题型来和大家谈谈日语能力考试N2级别考试的特点和答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会和大家谈谈临考前最后一周如何复习冲刺。
不知道大家现在备考是什么心情。
觉得自己啥都不会、考前焦虑的同学有没有?已经成竹在胸、安枕无忧的同学有没有?觉得怎么样都无所谓,352块不能白扔,去考场打个酱油,这样的同学有没有?考前是一个什么心态,可能会影响到考试复习的状态。
希望大家能调节好心态来迎接考试。
大家经过了这么久的努力学习后,肯定会想通过这个考试肯定一下自己,给自己一个继续努力下去的理由。
甚至也会有同学等着这个证书来向公司要求加工资的吧,有没有啊。
不管你想怎样,我们还是得先聊聊这个考试,给自己再多点信心。
N2级别考试分成两大块儿,一是语言知识和读解,也就是把文字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放到一处,答题时间为105分钟;一是听解,答题时间为50分钟。
总的来说,考试对大家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家会在想“地球人都知道嘛”。
是的,但是这个综合能力体现在哪里呢?我们来看看考试的题型和时间分配建议。
文字词汇语法(41分)1汉字读音5问(14分)2汉字书写5问3词语构成5问4选择合适词语7问5近义词5问6词语正确用法5问(5分)7选择合适文法12问(7分)8排序组句5问(15分)9完形填空5问读解(62分)10短文(5篇)5问15分11中长文(3篇)9问24分12综合理解(短篇2篇)2问8分13主张理解(长篇1篇)3问10分14信息检索(1篇)2问5分大家看到了。
卡卡老师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了。
这个只是一个简单大致的时间分配。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节。
这不是我们要说的主要内容。
我们下面会根据过去的试题,和大家聊聊每个部分的应对和复习冲刺的策略。
词汇的读音、书写和意义、用法,应该不用说太多了吧。
多记多背总是没坏处的。
如果大家现在还觉得自己差很多的话,要么拼命去搏一下,要么就放弃这次考试,准备下次考试。
想搏一下的同学,想来这样的同学应该还是很多,拼也就一个星期而已嘛,建议你一定要把标日中级上下册(至少是下册)的词汇索引表再看一遍。
因为去复习学过的内容,远远比你去学新的内容有更好的记忆效果。
另外,大家还记得曾给大家推荐的考前对策系列的词汇书吧。
不知道的同学可以到我的日志里看看,这里是连接/app/diary/ 44820/那里的词汇是最低要求,必须掌握的。
相信记了这三本书,词汇部分的题目,大家肯定没有问题的。
提醒大家,复习词汇的时候,要注意下我常说的几个点----长短音、拗直音、促音、拨音等发音;音读、训读、熟字训读等读音系统;词性、词义内核、使用对象、惯用搭配(惯用语)等意义用法内容。
当然如果系统地重新去学一遍的话,大家没有精力也没有这个必要,最后阶段,对于自己还不是很熟的内容,在本子上标一下,做个记号还是有必要的。
别再一个词抄写很多遍去记忆了,抄到天都飘雪了,12月份考试结束了,你可能都还没有抄完呢。
多看几遍绝对有用的,大家多加油。
文法部分薄弱的同学,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定要补起来。
不看好两本语法书的索引,去参加考试,也还是有点悬的。
索引看起来吧。
最起码要知道语法条目对应的汉语意思、前接后续,最起码得能背出一个使用了该语法条的短句,当然越经典越好,为的就是能掌握这个语法使用的语境嘛。
文法要是差很多的话,考试拿高分还是会比较难的。
词汇和语法是外语学习的两大基石,阅读和听力都得靠它呢。
语法复习的语法书也曾经给大家推荐过的。
考前对策系列的/a pp/diary/44820/还有我们课程中曾经使用过的小绿,最好能结合着看看。
考试对于辨析非常麻烦的题目是不考的。
所以大家还是按照刚刚说过的最起码要求去做就好了。
再说一遍啊,就是对照语法条目,回想汉语意思、前后的接续和呼应,背出一条例句。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语法部分的题目,不仅仅限于句型考查了。
所以,大家不要再去做那些仍然是老题型老考点,还标榜是N系列辅导的题目啦。
先把自己的语法基础夯实,不变应万变才是硬道理。
考试的内容中大家有注意到,有原能力考试2级的语法项目,更不乏原来3、4级部分的内容。
有没有人记得曾经在公开课里和大家讲过的几个特别要注意的内容?除了语法句型外,还要看“陈述副词”“动词的态—(ら)れる、(さ)せる、させられる”(可能、被动、使役、被动使役、自发)、“授受关系”“敬语”“语气”(重点是看下肯定否定含义经常弄错的、形态上包含否定或疑问形式的语气结构、以及包含有形式名词的语气结构)有很多同学都觉得排序组句的题目难。
不知道听过了语法专项或者N2语法冲刺课程的同学觉得怎么样。
其实精炼了几个题目之后,大家就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了吧。
再提醒大家,记住最重要的是逻辑关系,意思和排列顺序一眼就能看穿的,就不用说了。
意思不能一下敲定的,那就从接续关系上入手,排排看。
逻辑和接续两方面统一结合在一起了,题目就能解决了。
如果现在还搞不清楚名词前面都有哪些内容能修饰它,那么,可能真应该去看下基础语法内容啦。
这样会对你的提高起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可能有点歪门邪道的味道了,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话,一般来说,选项中会存在2级的语法句型,拼一下试试吧。
另外,提醒大家啊,如果做对了排列,结果去填错了答题卡,那是最杯具的。
这样的同学会后悔一辈子的。
一定要小心仔细啊。
完形填空题目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原来的考试考察语法的时候,都是单句、复句中考察助词、功能辞之类的,而我们说的完形填空这种形式的题目,不单单是考察语法句型,还考察篇章理解、文章构成等内容。
虽然题量不多,但是阅读量却不亚于一片中长篇的阅读理解。
解答这个题目的时候,要注意跟上作者思路、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态度之后,进入细节分析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同时尤其也要注意的是句末语气表达。
这部分没啥说的,大家就是语法夯实基础就能解决了。
读解这部分真没有太多想和大家说的了。
去年的12月份试题比7月份试题难度上稍有浮动,但是让大家感到难的地方,其实应该是阅读量的大增。
大家要知道,能力考试能把题目做完一遍就是好样的,不要开始就设计检查的时间,让自己慌慌张张的状态从开始到结束。
读解的技巧,大家总会说些。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语法层面的内容,要不怎么会搞出一个完形填空的语法题目呢。
长句看到就能分清主干和附从,指代的内容一眼就能识别指代什么,句中副词、句末语气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态度让我们一下子就能看懂,那么阅读的速度就会上来了。
短篇、中篇、长篇阅读就不会太难了。
文章读两遍再解决问题,是很正常的。
考试的时候,不要急,慢慢来。
只要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就好了。
下面又是一个友情提示了。
做阅读题,你自己的思维发散越少越好,一定要忠实于原文。
让自己的思路完全跟着作者,理解好作者在写文章时的前后句子的呼应。
从大方面入手把握作者本意,读解才会拿高分。
语法在学外语的时候尤其是考试的时候,它的重要性就体现的一览无余了。
正如去年曾经提醒过大家的,考试的语法、词汇内容等是有一个范围的,所以当我们在前面的题目中有没有搞清楚的问题的时候,在后面阅读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同一个考点。
我们可以当它是出题组送给我们的サービス。
如果你不够敏锐,没有捕捉到,那可就辜负人家的一番好意了。
当然,我们考试不能指望这样的サービス,但是还是要在考试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利用这样的机会。
接下来再聊一下听力的问题。
听力不是几天就能提高的。
但是通过提高词汇和语法的水平,我们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
听力的题型有五个:1.课题理解,就是接下来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2.要点理解,就是一堆信息中要听出我们需要的最重要的信息。
3.概要理解,通过一个人的独白听出他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即时应答,根据发话推测场景,然后做出回答,选择能应用其中的对话。
5.统合理解,给出大量信息,让我们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做题目的时候要注意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采取不同的对策。
例如第一题第二题,我们就要知道听力考试的模式就是在提出方案观点否定方案观点、再提出方案观点再否定或肯定方案观点的循环中进行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会话的流程,抓住里面出现的关键副词、接续词,听出他们后面的内容。
而第三题则要求我们对小文章类的东西能做整体的把握,对里面出现的汉语词汇能做出快速的反应。
问题四,我们就要熟悉如何使谈话能流畅进行,能形成完整的对话。
问题五,要时刻做好笔记,简单地把信息记录下来,问题出来后快速反应得出答案。
最后一周的时间,大家可以多听听历年能力考试的真题,不管新旧题型,听起来总是有好处的。
在最后一周的时间里,建议大家多在词汇和语法上下功夫,词汇和语法是基石,尤其是语法项目,贯穿着整个考试。
如果你还没有做过什么复习,只是想最后冲一下的话,建议把语法条目表上的语法全部过一遍,然后多做些题目。
如果你已经复习的很不错了,那么建议在过一遍语法条目的基础上,把连词也就是接续词、和副词的部分再好好的复习下,对于大家最后的提高相信应该会有很大帮助的。
最后,祝愿大家能够顺利过关,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